吃過晚飯,我窩在沙發裡面準備找一部甜死人不償命的韓劇看。累了一天,看看不費腦的韓劇不愧是解乏的上乘之選。但我輕易不敢看連續劇,大家都懂得,一旦上手輕易丢不掉,必定是追的茶飯不思、頭昏腦漲、爹媽都不認識的地步。追到最後渾渾噩噩、諸事荒廢。

所以還是選一部韓國電影吧,我看電影的時間不多,要看就看精華。選來選去敲定一部豆瓣評分9.2的愛情電影《我愛你》,這名字挺平淡直白的,但把它單純的定義為愛情電影就大錯特錯了。

...

故事的主角是四位老人,劇情通過兩條主線展開:一條是送牛奶的爺爺金萬皙和收廢品的老太太宋怡芬從相識相愛到無奈分開;另一條是停車場的管理員張君奉一直不離不棄的照顧他患有老年癡呆症的妻子,最後妻子得了不治之症,張君奉不願一個人活下去而選擇随他的妻子而去。

情節就不多說了,不劇透,說說我從這部電影裡看到的最主要的兩點:

一、愛情

顧名思義,電影主要還是講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海誓山盟,他們的愛情裡隻有細膩、溫暖、厚重,但也不缺浪漫。

金萬皙以前對妻子缺乏關心和耐心,更談不上浪漫,知道妻子被确診為癌症晚期,他才知道珍惜,但是妻子已離他而去。他“脾氣臭,但心眼兒好”,後來喜歡上了孤苦伶仃、以拾荒為生的宋怡芬,她早年被丈夫抛棄、孩子夭折,至此從未奢求過幸福。沒想到垂暮之年還能遇上。在他倆的愛情故事裡,我居然看到了充滿粉紅色泡泡的韓劇的影子:金萬皙的主動、蠻不講理,和宋怡芬的順從、歡喜,像極了韓劇裡霸道總裁和乖巧小媳婦的樣子。所有年輕人談戀愛會做的事他們都做了:約會,像小情侶似的一起坐公交,一起吃飯;騎着摩托車兜風;相互送禮物,萬石會帶着怡芬送的手套到處顯擺,怡芬會帶着萬石送的發卡進入夢鄉;看到怡芬跟别的老頭(張君奉)在一起他會醋意大發…原來愛情是不分年齡的。

張君奉和妻子的愛情卻太沉重、悲壯。妻子因老年癡呆生活不能自理,但他從未嫌棄過她。張君奉每天把妻子鎖在家裡然後去上班。下班回家做好飯一口口的喂給妻子,不厭其煩給她講當天發生的新鮮事。生活艱辛但隻要跟妻子在一起就好,可偏偏病魔纏上了她,當醫生告知他劇烈的疼痛會一直伴随着她直至死亡,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說“我是一個膽小的人,沒有你我活不下去”。最後,張君奉把所有的門窗封死,打開煤氣,和心愛的妻子手牽着手一起奔向了另一個世界…


...

二、老無所養

看完電影我的腦海裡一直重播着張君奉和妻子手牽手赴死的鏡頭。除了因感動于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外,還有一個問題讓我蠻感慨:他倆兒女衆多卻老無所養,最後落得這個下場。他們育有兩子一女,從前一家人住在一起溫馨熱鬧。最小的女兒撒嬌道:“我一輩子都不嫁人,永遠陪着爸媽”;兒子仰着頭“反駁”說:“你别忘了爸媽還有兩個兒子呢,我們以後會賺很多很多的錢,爸媽再也不用辛勞工作”。後來孩子們去了外地讀書,再後有了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小家,一個個都搬了出去。都說着“會常常回來看你們”的話,其實各懷心思,誰也不想被年邁又多病的父母拖累而擔起養老的責任。

準備自殺前,張君奉把他們所有兒孫叫到一起,大家都以為爸爸要讨論關于贍養的問題,定會有一個被喊回來住。然而等大家都到齊了,看着跪在面前的滿堂兒孫,張君奉一字一句對妻子說:“老婆,這些都是你疼着肚子一個個生下來的…很多吧…老婆辛苦了!”說完吩咐兒孫:“你們都回去吧。”他把所有的積蓄都留給了經濟困難的小女兒,還讓金萬皙幫忙為他的死因保密,因為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這就是父母,到死都還在為子女考慮。

生命的交替生生不止,老不去,生不來。植物枯萎後種子才會成熟,動物學會捕食便離開母親,這本是自然界永恒的定律,無需傷感。但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他們的情感。動物尚有“反哺”者,更何況于人?也許人天生對生命力旺盛的嬰兒産生強烈的保護欲,對風燭殘年的生命不屑一顧吧?我們拿命愛着我們的孩子,可是想到那對垂垂老矣的老人也在拿命愛着我們,怎能對他們心生嫌棄,視而不見?人說“一母養十子,十子難養一母”,便是這個道理嗎?而脾氣極差的金萬皙卻能被孝順的兒孫贍養終老。這是印了那句“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嗎?

從這部電影來看,韓國的家庭模式和親子關系跟中國差不多,也存在相似的問題:父母把太多的關注和愛傾注在兒女身上。但現代社會,開放性和包容性更強,道德所起的約束作用越來越小,人的三觀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家後都選擇搬出去住,人類曆史從古至今生活的“團體”越來越小,從部落到氏族到幾代同堂再到如今的三口或多口之家。可以看出人越來越注重個體價值。我們的觀念也應該轉變一下:

老人應該有自己的老年生活,優先關心自己,如兒女需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予幫助,兒孫自有兒孫福,尚值壯年的他們有更大的能力應對生活的重重關卡;作為兒女應飲水思源,念及父母的養育之恩,雖不能時時陪伴左右,也因常回家看看,多關心父母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兩對老人,四個不同的人生軌迹,命運把他們交織在一起後,産生了一個悲劇,一個喜劇:雖然宋怡芬因為害怕自己承受不起失去金萬皙的痛苦而選擇回到老家,但他會時常去看她,金萬皙一直享受着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最後也是在兒孫的簇擁之下面帶微笑的安詳離世。

而張君奉夫婦的遭遇則承包了整個電影的淚點,跟他們形成強烈的反差。一對頗有偶像劇的浪漫、甜蜜、輕快,一對卻有沉重、陰郁的悲劇色彩,看得人笑中帶淚。也許導演是想通過電影告訴我們:這世上,有陽光就會有陰影,有絕望,也絕不缺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