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好萊塢電影。
總離不開三個詞:英雄、激情和特效。
一如今年上映的《複聯4》、《X戰警·黑鳳凰》。


但。
血脈偾張,激情過後。
似乎又覺得少了點什麼。
因為,這虛構的場景完全不是真實的世界。
它們脫離生活本身。
平靜下來。
或許這部電影會更适合獨自一人窩在沙發裡一刷再刷——
《幸福終點站》

豆瓣Top250高分電影,評分8.7。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好萊塢的電影造夢者。
《辛德勒的名單》(評分9.5),《拯救大兵瑞恩》(評分9.0),《頭号玩家》(評分8.7)……
他的電影有這樣的特點——
全力地講述故事,過程中總會有某種愉悅。
如同今天說這片的名字。
這故事很溫馨,看過之後身心舒适。
但,情節卻毫不俗套。
相反,極度荒誕。

真人真事改編。
1988年,在巴黎戴高樂機場1号航站樓,一個無國籍的男人,因為證件被偷,被困在了機場。
他是伊朗的流亡人士,名叫梅安·卡裡米·納塞瑞。
在機場時,他的難民證件和護照被偷。
他沒有簽證,沒有國家可以接納他,也無法買機票離開。
補辦則必須本人前往,他無法離開。
隻能陷入無限的死循環,進退兩難。
法國當局允許他留在機場,卻限制他不能離開航站大廈。
盡管1996年納塞瑞拿到難民文件,可以自由離去,但他依然不願離開。
他在機場,一住就是十八年。

納塞瑞的故事吸引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花費25萬美元(約人民币200多萬)買下了這傳奇事件的改編權。
通過納塞瑞的故事,斯皮爾伯格迸發了一系列靈感,電影中的情節雖與這傳奇事件相似,卻也有所不同。
現實生活或許比電影更加的不可思議。
然而。
在電影中,僅僅兩個小時。
就能感觸更多我們内心深處的共鳴。
影片中他叫維克多,由兩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湯姆•漢克斯飾演。

他來自一個虛構的東歐小國誇庫及亞,這次來紐約是為了達成父親的遺願。
可剛到美國,離紐約隻有一步之遙,他卻被困在這裡了。
電視上都在播,誇庫及亞發生政變,掌權總統被推翻。
政權混亂,外交關系暫停。
因此,他的護照、簽證等等一切都作廢。
他不能被遣返回國,也不能進入美國。
他失去了祖國,變成了一個沒有歸屬的人。

他掉進了制度的漏洞,被迫滞留在了機場,等待問題被妥善處理。
這一等,就是九個月。

這糟糕的情況,實在令人崩潰。
突然沒了國籍,被“禁锢”在異國的機場,語言不通,孤獨無助;
生存困難,他沒有可兌換的美元,甚至連打個電話向家裡求救都做不到;
他似乎走進了最悲催的死胡同。

維克多的人生随着一場政變,陷入了低谷。
無法改變現狀。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麼做?
痛哭一場,耍賴發洩,精神崩潰。
而後成為久居機場,漫長等待的一個瘋子。
頹廢而狼狽,無聊且無奈。
被迫接受,逐漸麻木。

即便這已經是最差的人生,也幾乎沒人會有勇氣去改變這個現狀——
以最疲憊的狀态勉強度日,似乎這是太多人的悲哀。
但。
這是一部好電影。
因為他勇于打破悶局,不符常規。
或者說,讓你在面對困境時,也多了一份迎面而上的勇氣。
湯姆•漢克斯所飾演的維克多讓人看到了一種積極向上的“阿甘精神”。
樂觀,随時準備重新開始。
無論是肉體,或是靈魂。

住在機場,他也活得精緻如初。
先是睡覺的問題。
維克多不得不勉強在廢棄候機廳打造一個睡眠環境。
他沒有委屈地窩着椅子上入睡,反而不嫌麻煩地将兩排椅子拆卸,做成了一個舒适簡易的小床。

這裡還有一個亮點。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維克多拉了電閘。
“關燈睡覺”,這就是他生活最基本的儀式感。

睡醒了起床洗漱,他也夠講究。
在男洗手間内,洗頭,清潔上半身,即使是腋下也要幹淨無異味。

饑腸辘辘,他看着别人吃剩的漢堡,卻并沒有上前撿走。
甯願吃幾塊幹癟的餅幹。
但這一定要搭配着免費的醬料做成夾心餅幹慢慢品嘗。

尤其是在他通過運送行李車第一次賺到錢時,他拿着三枚硬币買了一個漢堡,剩了零食卻沒拿走,當做了小費打賞。
依然活得體面。

在異國他鄉,他也能事業感情兩開花。
工作上,語言不通,他徹夜學習英語,從不同翻譯版本的書籍開始,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對照學習。

找工作屢次碰壁,哪怕是内衣店他都會去嘗試,為等一個面試結果,願意守在公共電話旁邊一整天,甚至上廁所都憋着。

積極地人生,總是有好的回響。
他有着裝修的好手藝,無聊時也将機場的廢棄區裝修的漂亮,這樣的他被包工頭發現,也得到了一份高薪工作。

他從未被孤立,即使在機場裡他像是一個異類。
電影中的維克多,遇見了一個空姐,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她的愛意,絕不會因為自己目前的窘況而放棄追求愛情的機會。
他還會為追女孩精心設計約會,即使是現有的條件下,也不會少一絲的浪漫。

而現實中的納塞瑞,也收獲了更完美地愛情,他是有老婆的人,甚至他的妻子每天都會來機場和他相會。
此外,他還有幾個摯友,以及“粉絲團”。
維克多沒有忘記社交,更沒忘記善良。
他會幫助餐車小哥和簽證女孩女孩在其中牽線;還幫助了一個買藥救父的俄羅斯人,成為機場的“英雄”;甚至離開時,也是萬人歡送,宛如大牌明星接機現場。

人在囧途。
依然潇灑。
有人說,這過于完美地“機場九個月之旅”,似乎太過虛假。
但現實中,納塞瑞的十八年機場生活,卻是真實。
樂觀而積極。
這是他的生活态度。

電影《熔爐》中有一句話: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雖然影片發生的背景不同,但這話同樣适用。
維克多和納塞瑞都曾處于一個無奈的環境,但他們對于生活的選擇卻是相同的。
生活或許并不像計劃中一樣前進着。
會有困難。
難免意料之外。
但,借用豆瓣網友的一句話:
“身處其中,就該為自己掙個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