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視作品,可以說是美國最愛拍的了,邪不壓正的反法西斯戰争、無畏的戰争英雄以及象征美國軍事實力的軍艦和戰車……這些東西随便拉一個出來都很難完美出現在另一個題材之中。

即便像《變形金剛》、《複仇者聯盟》這樣的科幻電影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對美國軍事力量的展示,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具有的獨一無二曆史厚重感,是其他題材電影所無法呈現的。

...

冷戰、越戰、伊拉克戰争和阿富汗戰争被國際輿論和國内民衆怨聲載道,罵的狗血噴頭,連痛罵都來不及,更不用提影視作品的美化改編了。隻有二戰才是美國真正的高光時刻,正義、無畏、頑強……

...

所有的這些定義詞都能套用其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二戰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從早期的《中途島》、《虎!虎!虎!》到前些年大熱的《珍珠港》、《細細的紅線》、《父輩的旗幟》,再到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兄弟連》、《太平洋戰争》……二戰,成為了美國永遠道不完說不盡的光輝歲月。

...

當然,除了上述的這些作品,有對二戰進行反思和戲谑的電影嗎?肯定的,昆汀的《無恥混蛋》相信資深影迷們一定熟悉,還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部根據小說改編的美劇《第二十二條軍規》。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當美國國内鋪天蓋地的反戰運動和政府強壓民衆和平思潮、執意于戰争的嘴臉形成鮮明對比時,迫于當局的壓力,許多媒體工作者,乃至好萊塢都不得宣揚和反映關于反戰的思潮。

...

這時,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作家約瑟夫·海勒結合自身經曆和越戰的荒謬現實,以巧妙嫁接的方式把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自己諷刺越戰的工具,寫出了驚世巨著《第二十二條軍規》。

所謂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其内容是:

“隻有瘋子才能獲準免于飛行作戰,但必須由本人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可是一旦提出申請,恰好證明了你是一個正常人,還是得去上戰場。”

...

在《第二十二條軍規》一書中,作者塑造了以約塞連上尉為首的一衆在戰争中身不由己的小人物形象,用那逐漸麻木、泯滅的人性和無休止的戰争同時表現着故事荒誕而又現實的兩面性。

故事發生在在意大利以南的地中海的一個美國空軍基地裡,主角約塞林上尉所在的飛行中隊就駐紮在這個基地之中。如果從高空俯視, 似乎島上所有人都完全投入到了與德國的交戰中, 飛行員, 廚師, 醫生, 護士, 上中少将, 上中少校, 上中少尉們都忙忙碌碌, 每個人似乎都在恪盡職守, 為這場正義的戰争效力。

然而當作者帶着讀者們用放大鏡一個個去觀察他們時,在有條不紊規劃作戰, 衆志成城擊敗敵軍的僞裝下面,其實隐藏着的是荒誕而又瘋狂的言行舉止. 他們中的有些人在戰争狀态下露出了邪惡的本性, 極盡所能地損人利己; 有些人則成為犧牲品, 身心崩潰, 瘋狂地尋找活下來的辦法。主角約瑟夫就是後者之一。

小說出版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并且成為了一部關于反戰題材的經典之作,而小說作者約瑟夫·海勒的文學創作之路也由此一發不可收拾,多年以後更是被譽為“美國黑色幽默文學之父”。

...

這樣一部優秀而又賣座的文學作品怎麼可能不吸引好萊塢的注意呢?早在作品問世沒幾年的1970年,《第二十二條軍規》就被好萊塢頗有名氣導演邁克·尼科爾斯搬上了大銀幕。

因為電影是緊鑼密鼓下的趕制,所以劇本中的許多台詞都是對原著的照搬照抄,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電影也稱得上是對原著的極度還原。

...

最終,時代造就了人們對于世界的看法,造就了電影意料之外的成功。多年以後,即便當時的創作班底對這部電影的制作已然磨滅了最初的記憶,但是它所産生的意義與影響,依舊能夠為那個時代下的人們深深銘記。

而這部由Hulu電視台推出的,喬治·克魯尼領銜導演并客串出演的新版《第二十二條軍規》電視劇相比原版電影,在時代更叠,聯系現實的創作策略下,更加注重對人物内心活動與言行舉止上的表現,并且通過某些情節的删減增添,重塑了原著的精神内涵。

...

換句話說,如果說原著和當年的電影是拍給窮兵贖武、眼高手低的政客和身陷越戰泥潭的美國民衆們看的。那麼今天的這部《第二十二條軍規》很明顯是在對特朗普時代奉行“新保守主義”的美國進行諷刺。劇情在無形之中對特朗普時代“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的政治策略極盡諷刺之能。

主角約瑟夫從電視劇一開始就躺在醫院裝病. 因為他并不想要離開訓練基地,前往海外戰場作戰。然而,曾經抱有同樣想法的醫生用同情而現實的話語告訴他戰争依舊會繼續,他應該慶幸自己去的是歐洲戰場而不是太平洋戰場。

...

幾個月後,約瑟夫還是飛往了戰場。

以為完成預定的25次飛行次數就可以回國休息了. 結果中隊的長官為了自己可以升官得獎一次又一次增加飛行定額,當然為了使他的命令合情合理、無法抗拒,他擡出了冠冕堂皇的愛國理由和有名的 “第22條軍規”, 讓約塞連和其他隊員氣得發瘋, 怕得要命, 卻不得不服從命令。

...

約塞林隻好不斷裝病來逃避執行飛行任務. 結果發現醫院比軍營更難以忍受. 而且醫生也不同意給他開病假證明,他也不能就此回家,最後隻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軍營。可是這裡雖然有吃有喝, 有出生入死的兄弟,還可以享受海濱假日……但他沒有一天是内心平安的, 看到隊友們一個一個死亡或者發瘋, 在恐懼的環繞中, 約塞連生不如死。

...

而電視劇最具諷刺意味的情節莫過于約瑟夫夢寐以求、心心念念的退役,即便拼死拼活都無法通過完成任務次數來實現,卻能夠憑借自己無意間撞見了軍官玷污少女來取得。

同隊那個曾經無數次增加任務次數來阻撓士兵退役的軍官居然會為了自己的面子,以退役來賄賂他撤訴。

除了主角約瑟夫,影片還刻畫了軍隊中一衆荒誕而又充滿悲喜劇色彩的人物。

比如飛行支隊的軍官,他擅長對自己的士兵大發雷霆、橫加指責,但同時他卻連自己的同事是誰都弄不清。一位普通的中士就因為自己的名字是Major·Major·Major而被誤認為是一名少校,由于軍官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隻能當場提升他為少校。

...

他一次又一次堂而皇之地增加任務次數,卻連作戰地圖都看不懂,甚至連梵蒂岡在哪都不知道。放在今天,想都不敢想象,一個連地圖都認不全的兵居然能夠成為領導整個飛行中隊的軍官。

...

還有人從未立下任何軍功,比如邁洛,僅僅通過拍馬屁,向主管後勤部門的長官提供優質羊排,就能輕而易舉地被破格提拔為管理後廚的後勤官,從而免于奔赴戰場。

...

戰争在嗅覺敏銳的商人們面前,成為了絕佳的商機。被提拔為後勤官的邁洛和利益熏心的上校在戰火連天的年代居然能夠通過投機倒把的手段在各國間穿梭經商,大發戰争财。

...

劇情發展到後期,他為了自身利益,甚至能夠背叛國家,策劃了一場美軍與德軍之間的“烏龍轟炸”。

...

然而上校最終還是和主人公約瑟夫一樣逃脫不了命運之神戲弄。約瑟夫為了擺脫出動執行飛行任務,在夜裡偷偷潛入指揮室,把戰略地圖上的轟炸線往前挪了好大一截。

...

滿心歡喜友軍攻擊迅速,獨自前往接收新占城鎮的上校迫不及待地打開小鎮教堂大門,卻誤入了德軍老巢,成為了約瑟夫惡作劇唯一的犧牲品。故事的諷刺意味在這裡達到了高潮。

...

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主人公約瑟夫愈加感到這場戰争完完全全就是一出鬧劇,無數士兵的犧牲和國家間的你死我活變得毫無意義。

在拼盡全力,依然無法掙脫戰争牢籠的約瑟夫最終選擇了坦然面對,在轟炸機上袖手旁觀,叼着香煙,迎接着炮火連天中不斷逼近的死亡之神。這時候的他,心中或許隻希望能夠快一點擺脫這個無救的世界……

...

正如原著小說的那樣“每個受害者都是犯罪者,每個犯罪者又都是受害者。總得有某人在某個時候站出來打碎那條危及所有人的傳統習俗的可惡鍊條。”看完這部短短六集的反戰電視劇,真心期望未來的世界不會再有更多的戰争,因為對于那些普通士兵們而言,戰争之中從來沒有真正的赢家。

...

反觀二戰,即便現實中的美軍在二戰從來沒有過“第二十二條軍規”這樣荒謬可笑的理論,但是如果當年那些為了取得戰争勝利為之流血犧牲的美軍士兵們看到,他們的死亡換來的隻是政客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信黃泉之下的他們若能知道一定會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