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映的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讓我想起了《美麗人生》。

同樣是通過孩子的視角揭示戰争的滅絕人性,隻是兩部電影的觀察者的身份和階級不用,但不管是身在“受害者”或是“加害者”階級,稚氣未脫的孩子永遠都弄不懂大人世界中的陰暗和殘酷,永遠都不明白“服從軍人的天職”與盲目的“領袖崇拜”會帶來多麼恐怖的災難性結果。

他們隻是樸素的知道,友誼的可貴勝過一切。

...

孩子眼中的絕望與荒謬

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講述了“兩個男孩的友誼”。

二戰期間,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回家後,發現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要被調到偏遠的郊外。

随着舉家遷移,失去了熟悉環境的布魯諾不得不适應新的生活。除了情窦初開的姐姐,布魯諾身邊沒有一個年齡相仿的玩伴。

布魯諾發現房子外面的一處“農場”中,穿條紋睡衣的人們在那裡工作和生活,不顧父親三令五申的警告,布魯諾認識了鐵絲網那邊與自己同齡的小男孩什穆埃爾。

發現布魯諾的私自去見鐵絲網後面的朋友,父親決定把他送往姑姑家。為了和好朋友團聚,布魯諾偷偷換上了條紋睡衣爬進鐵絲網,試圖營救小夥伴什穆埃爾,卻再也沒有回來。

...

原來,這裡是一個類似于奧斯維辛的死亡集中營,而布魯諾的父親就是這個集中營的指揮官。

大人們充滿矛盾的複雜人性

在歐美電影中,很少有正面表現殺戮孩子的鏡頭,而在《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充滿悲觀色彩的結尾,讓這部看起來氛圍平靜淡雅、充滿詩情畫意的電影,變得灰暗而沉重。

片中,父親是布魯諾最弄不懂的人,因為他和片中幾乎所有的大人一樣,是一個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矛盾人物。

在父親看來,殺害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是元首的命令,執行命令是一個軍人的天職,這是他的理性。然而,父親對布魯諾雖然嚴厲了些,總給他講“猶太人就是壞人”的大道理,卻依然對他關愛有加,是一個稱職的父親,這是他的感性。

...

在等級森嚴、充滿殺戮的集中營中,布魯諾真切感受到了很多殘酷的細節,但也受到了父親下屬和猶太犯人的照顧,對他們來說,布魯諾就是一個孩子,孩子是弄不懂階級對立、種族滅絕這類複雜的大道理。

純潔的友誼與絕望的結局

在天真的布魯諾的眼裡,誰對他好,誰就是朋友,純真的友誼、單純的觀念與叛逆的精神,是布魯諾走向死亡的主因。

即便到了最殘酷、最絕望的時刻,兩個充滿童真的孩子依然能夠建立起難以想象的友誼,他們或許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階級和身份背後的意義,不懂得“我們生而就有歸屬”這句話背後的沉重意味。

因此,隔着鐵絲網的兩個孩子,在殘酷的戰争環境下,創造出時而歡聲笑語、時而沉默不語的獨特奇觀,他們之間建立起來的“友誼”是如此彌足珍貴,卻又是如此脆弱不堪。

...

電影用孩子天真的視角,呈現出戰争的殘酷與荒謬。當兩個孩子穿上了同樣的條紋睡衣,被沉重的鐵門無情的關閉,一切的希望與善意在這一刻灰飛煙滅。

這是一個充滿絕望的結局,卻帶給觀衆了美好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