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究會死去,要獲得痛快灑脫,就必須直面死亡,向死而生。”

可是真正的死亡又是什麼,是一具具冰冷的屍體,還是遠離了人間,還是去往了天堂,或許沒有人能夠說得明白。


...

日本電影《入殓師》從一個入殓師的曆程在向我們講述着死亡的意義,以及什麼才是真正的死亡。

《入殓師》豆瓣評分8.8分,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位列第93名,該片曾獲第32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

...

在影片中,小林大悟從一個大提琴手到成為入殓師,經曆了一個相當艱難的過程。

小林大悟,六歲父親就離他而去,三十年過去了,他早已忘記了父親的模樣,父親的背叛至今依然讓他無法原諒那個模糊的父親,盡管他教他拉琴,教他石頭的意義,可是背叛家庭,始終讓他無法釋懷。

...

拉提琴是他的夢想,可是現實殘酷,剛剛加入的樂團沒過多久就慘遭解散,讓他再度失業。生活的窘迫,讓他不得不和妻子來到了鄉下,他也開始重新找工作生活。

偶然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關于旅行之類的,沒想到面試的那天被面試官告訴是入殓師,幫助死人入棺,踏上新的旅程。

起初大悟是不肯接受的,但是在老者的說道下,大悟暫時接受了,這樣的工作,他也不敢對妻子說,就隐瞞着做着。

第一次就是面對已經腐爛的屍體,令大悟作嘔,甚是難受,但是看到師父認真仔細的樣子,他還是忍了下來,就這樣,他逐漸熟悉接受了這份職業。

...

面對着不同的屍體,面對一次次的納棺儀式,讓他對入殓師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

生活的殘酷,讓他不得不找到一個高收入的工作,但是沒有一份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又怎能讓他堅持下去。

死亡當然是恐懼的,當親人面對一具具冰冷的屍體時,都是痛苦的,小林大悟當然也不例外,可是看到師父對待屍體的用心,看到親人對待死者的敬意,讓他明白了這或許是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去幫助死者完成最後的妝容,讓親人對死者有個正式完美告别,不僅是對逝者的交代,也是對生者的寬慰!

在接觸一具具屍體之後,大悟覺悟到這項工作是把失去的人重新召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樣一個舒緩、完美的過程打動了他,讓他下定決心做入殓師了,也才會讓他發出“要是我死了,有這樣的人給我納棺就好了”的感歎。

...

雖然周邊的人,就連妻子都沒法理解他,甚至離她而去,但是大悟依然堅持着,直到妻子懷孕的歸來,直到妻子親眼看到大悟為澡堂的阿姨整理儀容,妻子和周邊的人也才真正懂得了入殓師的價值所在,和這項工作的意義!

人人都會死亡,可是死亡之後呢,人又到底去了哪裡?

“死亡可能是一道門,逝去并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

所以,入殓師就是要打開這道門,去送死者一程,讓他們開啟下一段旅行,這或許就是《入殓師》告訴我們的死亡。

...

通過入殓師這份職業,也讓大悟對父親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也讓他能夠釋懷,原諒父親,面對父親的屍體,大悟留下了熱淚,幫父親清洗身體,回望父親這不幸的一生。

在死亡面前,任何東西都顯得無比渺小,生活的殘酷、不幸,都在死亡面前有了不一樣的意義,而對死者,或許隻有入殓師才是最懂他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