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貝生珠,始于一沙之痛。”

如果把青春再回放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後挂着淚,直至放聲痛哭。

電影《狗十三》講述的便是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的青春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女主角李玩說:“在這個宇宙之外,一定還有無數個同樣的宇宙,包含我們所有可能性的集合,這樣,我們沒有完成的事就會在某個宇宙被完成。”

這是一個少女在青春期時有些美好又虛幻的内心獨白。

...

該片于2018年12月7日上映,票房熱賣。曾經拍出很多優秀作品的曹保平,是一位擅長主流叙事又喜歡探讨人性糾葛的導演,他所帶來的《狗十三》榮獲第六十四屆柏林電影節水晶熊單元國際評委會特别推薦獎、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狗在古典主義中寓意着愛和誠實,而影片卻講述了一個以“愛”之名去傷害欺騙的故事。

對比鮮明,感觸深刻。

電影上映後,許多觀衆發文感歎:“終于有能揭露我們成長之痛的電影了”。

以前推薦電影,都希望對方能感同身受。而我希望你一輩子都讀不懂狗十三,一輩子都不會和這部影片産生共鳴。因為它要表達的東西太過沉重,看懂的人或許都是青春期受過傷的,而我希望你的青春過的不那麼痛。

...

和以往的青春片色彩鮮豔,靓麗活潑的基調不同。該片畫面色彩偏冷調,這也十分鮮明的突出了它所要表達的青春中除了歡喜還有悲傷的一面。

之前看過許多青春類文藝片,《我們天上見》講的是愛與分離——青春就是一場得與失的較量。得到的多,失去的也不會少。《陽光姐妹淘》講的是青春期中閨蜜之間的溫情。《牛仔褲的夏天》講的是四隊姐妹在青春中的幸福趣事。《閃光少女》講的是青春期少女對朦胧愛情的期盼與自身的蛻變。

...

而《狗十三》講述的是成長和教育。

主人公李玩跟着祖父母長大,她父母離異,母親去了其它城市,父親再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跟許多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李玩成績不錯,卻很偏科。英語總是給她拉分,李玩的父親便自做主張把李玩的興趣組換成了英語。

十三歲的李玩就像一根橡膠皮筋,父親想起來的時候便脾氣暴躁的揪一揪。忙起來的時候幹脆消失不見。再想起來了,便用物質去彌補。

通過一系列父女的互動、言語交流、感情流露,無處不反映了如今常見的“詐屍式育兒”的教育方法。具體是指父親在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不了解前因後果的情況下指責孩子,又不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是很多人成長的縮影。

...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李玩變得格外敏感,後來父親買來一隻狗陪伴她。父親自以為是對女兒的關愛和補償,但實則是在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買一份心安理得。李玩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開始時她對這個“新朋友”十分抵觸。

影片通過人物的神态、心理、言語等各方面,把主人公李玩從排斥狗到接受狗,再到喜歡狗這一個過程演繹的十分到位。

在相處的過程中,慢慢的李玩發現小狗溫順讨喜。許是外表再堅硬,屬于少女的内心孤獨和憂愁都纏繞着李玩。她很快接受了這個小夥伴,并取名叫“愛因斯坦”。

常言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也是最昂貴的珍重。

“愛因斯坦”陪伴着李玩,感受着她無人訴說的感受,歡喜着她生命裡的歡喜,而這種情不分人或物。

...

生活偏偏不會那麼輕易的饒過你,安逸幸福哪裡能一直持續。

好景不長,“愛因斯坦”在跟着李玩的爺爺出門買菜時,意外走失。當李玩沖出家門到處找着“愛因斯坦”她不顧一切的行為激怒了她的父親和家人,他們認為李玩太任性了。

後母出主意尋了一條同樣品種長相的狗,全家都欺騙李玩說是走丢的那條。可朝夕的相處,李玩又如何認不出?她因為難過,忤逆家人。因為傷心,獨自喝酒買醉。

她的做法激怒了父親,父親弄碎了李玩手中的酒瓶,嘴上的辱罵與拳腿并用,行為簡單粗暴。

...

我曾看過一句話:“沒有陪伴的家長是沒有資格談教育的。”

遺憾的是,影片中的父親意識不到。而最令人感觸的是這樣一個反感女兒喝酒的父親卻在應酬上,為了讨好上司,主動勸女兒喝酒。

無論是後母還是父親,在遇到事情後想的都是孩子做錯了、不聽話了,而不是我做錯了,我要改正。

在家庭和所謂親情的壓力下,李玩終于放棄尋找真的“愛因斯坦”。開始接受假的“愛因斯坦”而這僅僅是為了遵循父親的“規則”。片中父親說的最多的話是“你怎麼就不懂事?”“長大你就明白了”

何其相似,為了遷就别人,傷害孩子。這就是父母眼中的成熟。

...

這個突出點也是影片的靈魂所在,它表現出了如今很多家庭教育的弊病。家長總是“獨我心”太重,認為你是我的孩子,就必須要聽我的。

往往忽略了在青春期中的孩子性格是需要家長耐心塑造的,如何保護這顆脆弱的心是父母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遇到問題後,及時進行溝通疏導,用溫和有效的辦法去化解孩子的苦惱和叛逆才是最正确的。

暴力,往往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出場後,拿着晾衣杆拍打一遍家庭成員,又把“魔手”伸向狗,卻沒有受到大人的指責。當假“愛因斯坦”因為被棍子拍打後吓到弟弟時,大人沒有過問李玩的意見而是執意賣掉它。

...

還教導李玩“弟弟還小,你要讓着他”。

又是用聽起來十分“合理”的“規矩”掩蓋他們重男輕女的本質。

當父母很難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更是不易。但如果決定要當,請一定用盡全力的當好。

李玩終于意識到,自己在家人眼裡和狗一樣或許隻是可有可無的配角。隻是一個必須守規矩的擺設。她蹲下身對驚慌的狗說道:“愛因斯坦,别怕”,别怕,是對愛因斯坦說,也是對她自己說。

從那刻起,李玩真的變了。

...

影片名字中的“狗”寄托了十三歲的李玩所有悲傷與快樂,猶如她的分身和影子。

片尾飯桌上,一位大人點了紅燒狗肉,他夾了一塊肉放到李玩的碗中,所有人目光都在她的身上,李玩夾起了狗肉,放入口中,大口的嚼着。

...
...

狗所象征的“自我”丢失時,李玩掙紮過。最終卻失敗了。而對大人們來說,她隻是順着他們的心意長大了。

影片畫面效果獨特,故事情節真實感觸人心,在文藝的基礎上又融入許多反應社會現實的細節。使得它所反映出來的道理不隻停留在叙事劇情的表面,還有故事背後的深刻含義,描繪出了一部有靈魂又有血肉的故事。

當一切平靜時,街角拐彎處,李玩遇見了已被人收養的真“愛因斯坦”時,卻假裝不認識,淡然地選擇離開說:“剛才真害怕它認出我撲上來,還好沒認出來。”

...

李玩真正長大了,那段簡單又純真的時代終歸過去了,如今的她學會了如何僞裝。

或許人生在世,我們都會面臨成長的打壓,脫胎換骨走向成熟的過程。那段日子,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我們唯有獨自一人,流着鹹澀的淚水,去面對青春的兵慌馬亂。

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而結局是憂是喜,我們雖然決定不了,卻應盡力做到:拒絕僞善,從容坦蕩。

我們也都期盼着影片開始時,李玩所希翼的那個“平行世界”。

成長是苦澀的,隻願所有青春裡的倔強與善良,不被複雜世界的僞善與謊言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