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記述一些個人在觀影後的感受,并無意成為一篇影評。

初識本片是在朋友圈看到關于趙婷的報道,後來在朋友介紹下了解到片子的精神内核。對簡單生活的向往和資本主義的諷刺算是唯一的劇透,好在帶着這些看完,感觸與此幾點無關,反而另有得着。

“那是木星,在宇宙大爆炸中,亦有部分來自木星的元素進入了地球,進入了你我的身體,變成了我們的一部分。現在,伸出你的雙手,你所看到的星星,也都在我們的手中。” 當人群聚集在星空下,一位很顯然是天文愛好者的人如此分享。多麼有趣的關于人類渺小的反駁,同是人與宇宙的比較,這卻讓人充滿了掌控感,對生活,對世界的掌控感,對生命之所向的掌控感。

感謝這部影片,給身陷都市的我一次旅遊和釋放的機會。白雪皚皚的北美大地,忽而落日餘晖,忽而一望無際,巍峨山沿連綿起伏,典型的美國鄉村景緻。這種舒适,不是快意心緻的舒爽,更像是在每日徒勞的奔忙中偷來了兩個小時,凝視帶着永恒意味的日落,宣告一場自我解放的“Me time”。

曠野的景色,也曾在美國留學時數次的自駕經曆中體會過,我甚至認為,在美國一年的留學生活和“浪迹天地”的内核有共通之處。數年前曾在微博寫下“也許花一年出國留學交換,不是努力,反而是逃避原本撲面而來的現實而已”。然而畢業人終有去路,為了各自的目标出發,所到之處也從未熟悉,一路無從停靠。我們會遇到誰?前面是什麼樣的風景?總是要在路上,經曆過了,我們才會知道。

身在香港10年了,總有朋友在不斷離開,今年感受更甚。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是反骨,似乎回去内地是失敗的标志,沒有能夠在香港混出點名堂,乃至每當家人朋友聊起,我會出于防禦性地陳述“我在香港過得挺好,回去一定不适應”之類的話語——多麼像一個在RV住久了的自己。

關于See you on the road。導演所記述的是我們一直在路上的心情。浪迹者像開荒者,是pioneer, 實踐着我們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對世界充滿熱情,懷念過去,懷念身邊的人;倘若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仿佛是對過去的背叛。在無所依的世界中,當我們還沒有找到值得留存的人或生活所處,我們如何在路途中停下腳步,并告訴自己“到這裡就好了,可以了,就這樣吧”。

可以嗎?現在的我,答案是不可以的,或者說總是會不甘心的。為什麼單身?總有可以結束它的方式,可不願意将就,成就了一個個孤獨卻又勇敢的靈魂,在木星照耀下尋找值得抓住的星辰;為什麼不滿足現狀?夜晚燈下的筆記,你的計劃,你的暢想,那些為了能走得更遠去看一看,作出的改變,不也正是在一腳一腳油門裡,人生儀表盤上一步步跑出來的兩萬多英裡嗎?

下周,又有朋友要離開香港,搬去上海了。她是我所喜愛的獨立電影人之一,也正是開頭說到的,介紹給我這部片子的精神内核的姑娘。在她的告别派對上,我想以以下電影中的原話,送給她,這位同在香港奮鬥了八個春秋,在此刻選擇換條車道賽跑的姑娘:

"One of the most things i loved most about this life is that, there’s no final goodbye."

"I’ve met hundreds of people out here, and I never say a final goodbye, but you just say all “I’ll see you down on the road”, and I do. I see them again, and I am certain in my heart - I’ll see you again."

你我都是路上的行者。

所以,讓我們不說再見,卻隻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