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清楚的意識到:卑鄙與高尚,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并存于同一顆心靈中。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印度的電影總是會給人驚喜,并不像是美國大片那樣炫酷的鏡頭,刺激你的腎上腺素,也并不像大多的中國的電影,各種小說改編平平無奇。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年都會有幾部電影在中國的影院上映,一出手,必是精品。

整部電影像是一個過山車,當你剛過一個彎道,覺得好像要結束的時候,馬上又迎來了一個高潮。這部電影并沒有像以往的印度電影一樣,一言不合就尬舞,而是全程用鋼琴曲來烘托氣氛。

讓我們先從結局說起,兩年後阿什米與前女友蘇菲兩年後在歐洲再次相遇,整個影片好像感覺馬上就要以一種溫馨而又感傷的基調收場,他對蘇菲說:“要喝咖啡麼?說來話長”當把自己的一切經過陳述完畢之後,蘇菲為阿什米雙目失明而感到惋惜,說了一句:“你應該聽醫生的話,把她賣給酋長,取下西米的眼睛”。

...

阿什米并沒有回答,隻是轉頭看了一眼蘇菲,在當時我以為這就是結局——阿什米保留着人性中最難的的善良,對蘇菲這種道德因為各種事件而開始崩塌開始鄙夷,結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馬上就要皆大歡喜的時候,被拐杖徒然打飛的易拉罐令我汗毛豎起。

...

于是我開始抽絲剝繭的翻出一個個伏筆與細節,才徒然明白導演的良苦用心——人性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當道德規則敗落,人性的崩塌隻在一瞬間。

我想到了開場

...
...

這不僅僅是一個開場,更是一個一個結尾,也就是說整個 故事是阿什米的一個陳述,那麼故事真實是怎樣的?有多少是他自己杜撰的,又有多少是真實的?

導演從一開始就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

liver可以譯為肝髒,也可以譯為活着的人。這句話可以譯為“什麼是生命,這取決于肝髒”,當然這句話也可以譯為“什麼是生命,這取決于活着的人”。

活着的人定義生命,曆史都是活着的人書寫的,阿卡什講述的故事不見得完全真實,他定義了那些死去的人的生命。

他定義了他們的善惡,他定義了他們人性的矛盾與複雜,他定義了自己在自己陳述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那麼故事的真實性究竟是怎樣的?

還要回歸成片頭的那一隻兔子,人的想象都是依據自身的經曆的事情,在他的陳述中,獵人開槍打了兔子,結果子彈反彈,誤殺了西米,但鏡頭一轉,服務員把一個兔子的拐杖給了阿什米,一個眼睛是瞎的,一個眼睛是好的。

...


...

如果阿什米陳述的是真實的,那他在兩眼都看不到的情況下是怎麼知道那個兔子的呢?所以這是杜撰的,如果是真實的,那他一隻眼睛能看到,就不會在醫生下車給西米打針,結果醫生被殺,西米上車之後,開始勸醫生不要賣掉西米,這個是矛盾的,所以阿什米的陳述必然不是全部事實。

那阿什米的眼睛到底是不是全盲呢?

...

這是阿什米剛瞎的一個鏡頭,他把頭伸進水裡,可以明顯的看出兩個眼睛顔色不一樣,眼角膜有自動修複功能,很有可能阿什米當時是失明的,但是後續也有可能恢複了視力。

那就可以推斷出,從這個樹後面的情景有可能都是杜撰的,要麼他殺了醫生,要麼他殺了西米,總之不會雙手不會那麼幹淨,還有錢到倫敦,還換眼角膜。

...

為什麼說他會殺了醫生,其實從一開始他被醫生他們三個人救的時候,就在上洗手間額時候特意摸了摸窗戶,并且在與西米困在一起的時候還說逃跑可以去洗手間,那裡可以逃出去,中途問句:“為什麼這裡這麼安靜?”還與西米說,醫生最狡詐,這樣的情況就可以推斷出。阿什米一開始就有所懷疑,并且對醫生極度不信任,對于不信任的人怎麼有可能與其合作呢?

醫生的意思是:“你救了我一命,所以我要免費幫你換眼角膜”

在此之前還說“兩個腎都取了,活不活無所謂,反正這個城市也沒人認識他”人性的變化不可能如此之快,所以醫生能因為阿什米救了他一命而以德報德麼?難!!!

所以,他的視力一定并沒有完全失明,那麼結局就是兩個

第一他殺掉了醫生,根據之前在電話裡的信息把西米賣給了酋長

第二他殺掉了西米,西米殺掉了醫生,

至于究竟是怎樣的結局,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不是以前的阿什米。

沒有人能一如既往的保持人性的準則,除非他從未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