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友的强烈推荐下,我去看了近日热映的电影《误杀》。这是一部根据2015年上映的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翻拍的作品。

影片塑造了这样一个原本天底下最普通的家庭,丈夫维杰是网络公司老板、妻子阿玉是全职太太,他们膝下养育着平平和安安这样一对女儿。平平参加夏令营被警察局长的儿子素察迷奸,是打破这个家庭宁静的导火索,由此引发了一场误杀活埋事件,则把维杰一家送上了一条与警察局斗智斗勇的不归路……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说,这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爱好者的烧脑片,而是拍摄给整个社会看的教育片。观影之后,我惊叹于电影情节上的巧妙暗喻,折服于制作团队的运筹帷幄与巧妙剪辑,更欣赏演员们一言不和就暴走的演技,但作为一个妈妈,在我的小小世界里,我把这些所见都视为华丽的炫技,而影片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才是价值本身。

其实关于家庭教育,中国有非常多的古训、家书,《三字经》《增广贤文》《教子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于是,我试图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聊聊影片所披露的家庭教育的问题。

...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子弟不贤不肖系诸人”——父母早亡且小学未毕业的男主维杰,自责没能做好一个领路人

维杰是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个父亲的,他没有接受过系统健全的学校教育,也没有得到过温暖家庭的熏陶。他的世界,只有老婆、女儿,还有最喜欢的电影。以至于他放话出去说: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从给女儿的取名就知道,他是很安于现状和知足的。在路上遇到僧人布施,也是虔诚地希望家人健康。

这样一个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是青春期的大女儿平平面前,没有权威可言。

女儿也以和一个小学四年级都没毕业的爸爸沟通为不屑,总是回家后就关上房门。

但维杰又是个极度有爱的爸爸,他虽然觉得3天4000泰铢的夏令营很贵,但还是趁女儿睡着给她签了家长同意书。

最后,维杰自首后,在囚车上忏悔,认为自己对不起女儿,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付出的惨痛的代价,除了冲在前面挡罪,没能做好一个领路人。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子语》中曾语:“弟之贤不肖系诸人。”儿女子弟是否贤能,取决于教育引导的人。

鲁迅也写过《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这样一篇文章,他说父母之于孩子,一要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

所以,为人父母,需要我们学会与孩子相处,他们未来的走向与自己的引导息息相关。而做好这一切的做好的办法就是理解沟通和指导。

...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铁娘子警察局长拉韫,满足孩子想要的一切,就是对他最大的爱

与那个宣称看过1000部电影的男主相对的,是一位自诩“破过1000个以上的案件,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案件”的女警察局长。

当她回到母亲这个角色时,也是失败的。

对于儿子素察,她认为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就应该尽量满足他。

于是在丈夫指责她给16岁的儿子买车时,她还用“孩子大了,要给他一些自由”为之开脱辩解。

可儿子一气之下猛踩油门的轰隆声,把这个母亲的爱碾得粉碎了。

她认为自己不能多陪伴孩子,于是就用物质去补偿,这恰恰对她对“爱”的误解,滋长了孩子恃宠而骄的习气。

这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其结果就是毁了他。

拉韫与阿玉在警察局对峙的一场戏中,阿玉咬牙切齿地说: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增广贤文》说:“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意思是:富贵之家,如果不能正确教育子女,再多的财物也会挥霍掉;显贵达人,如果不能正确教育子女,那么官衔也不能保留很久了。

拉韫最后无限期免职,是最恰如其分的印证。

...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养不教,父之过”——冷血的政客爸爸,乐于追名逐利的父亲很失职

素察的悲剧,不是一个人造成,其爸爸,也是帮凶。他在这段亲子关系中,犹如一具诈尸。

他忙于政治,从来对儿子不管不问,也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不管教也就算了,他还经常指责妻子对孩子宠溺、管教无方。

素察妈妈也行还有柔软的一面,她为儿子的事情抓狂、暗自流泪;而爸爸完全是一个冷血动物。

他为了给自己拉选票,儿子失踪了,也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反而担心因此影响仕途。

他在车内给老婆打电话,表情凝重地说要她赶紧追查,可一开车门,马上露出政客虚假的嘴脸。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与儿子是用拳头交流的,是用停掉信用卡这种逼迫的方式……

《三字经》提醒世人:“子不教,父之过。”生养孩子而不加以严格管教,是做父母的过错。这位身居高位的政客累于追名逐利,却与中国的古训背道而驰。

...

图片发自简书App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瞒天过海,是父母对孩子的错位示范

这得从一张安安修改了分数的试卷说起。

维杰曾答应过安安,只要考试得100分,就会给她买口琴。

安安为了得到口琴,偷偷用涂改液把70改成了100。

整个事件中,安安一直是见证者与参与者。她看见了母亲和姐姐所做的一切,也一直配合“导演”爸爸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她非常明白一家人所做了一切都是为了掩饰那个夜里“误杀”引发的罪名。那么小的年纪,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长大后,会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事情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

这也许是维杰去自首的一个促进因素。他为了保护妻女,伪造证据,偷运尸体,已经错了一次了,他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也深知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就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

...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结论

《误杀》原版片长两个半小时,被翻拍后不到两小时,剧点迭出、不时引发观众怒点和泪点,狠狠地抓住了观众的痛点,也引发我们不同角度的思考。

片尾曲《亡羊》中唱道:

盲从世界里,蒙着眼,很迷茫也很慌张
迷途的,歧路亡羊,我要不一样
我渴望,有担当,有双翅膀,自由如鸟飞翔

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有时也像一只歧路“亡羊”,相信及时加以“补牢”,总有一天,孩子们会长成理想的模样,自由飞翔。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