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摔跤吧!爸爸》之後,印度電影開始在國内大火,而随着印度電影在國内的紮堆上映,審美疲勞在所難免,也讓引進方有所反思,是繼續千篇一律的引進,還是有所選擇另辟蹊徑地引進,到了今年确實發生了些變化,從《調音師》到如今的《一個母親的複仇》,犯罪懸疑類影片似乎成為引進的印度影片的主流,并且這樣小衆的影片雖然一定程度上是自我的一種設限,但是對于其口碑來說都達到了。

...

《調音師》反轉劇情的設計讓人驚歎,從15分鐘的法國短片到兩個小時的懸疑佳作,印度電影再次令人刮目相看,而如今的《一個母親的複仇》雖然在技巧上并沒有太多的運用,但是對于現實的大膽描繪,無疑再一次見證了印度影片大膽敢拍的地方。

...

《一個母親的複仇》取材于真實案件,這部影片早在2017年就在印度上映,時隔兩年才引進内地,看來是引進方已經在精挑細選優質佳片了,而大衆購票平台上也打出了9.3的高分,也證實了這部影片在大衆中的口碑表現,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影片中飾演母親的希裡黛玉在去年不幸逝世,這部影片也成為了她的遺作,不過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也都會被她在影片中出色的表演所折服。

...

這部影片雖然反映的是印度社會的家庭、社會矛盾,但對于我們來說同樣有着借鑒意義,也能夠讓我們有所思考的,那麼我們通過這部影片會有哪些反思呢?

1、家庭關系

對于影片中的家庭來說,起初并不是圓滿的,作為繼母的戴維琪雖然來到了艾麗娅的家庭,但是艾麗娅并未從心底去接受她,也造成了整個家庭關系的緊張,而戴維琪一方面作為艾麗娅的繼母,另一方面也是艾麗娅的老師,這樣雙重身份更是讓這個家庭矛盾重重,直到艾麗娅自己遭遇強暴受盡身體和心理的折磨,戴維琪真正要做的來了,對于戴維琪來說這是一次改善母女關系的機會,但是自始至終,戴維琪都是把艾麗娅當做親生女兒來對待的,隻不過艾麗娅一直沉浸在親生母親離去的痛苦之中,不願走出,不願接納。

...

而戴維琪在女兒遭受着各種折磨的情況下,是非常感同身受的,但是整個社會體制的不健全導緻罪犯逍遙法外,讓這個母親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卻挽救這一切,而這位繼母所做的一切當然不僅僅是懲治罪犯,她所做的遠遠比一個正常的母親做的還要多,過程雖然是艱辛的,但是結果顯然達到了各方的滿意,家庭關系有了顯著改善,母女之間不再疏遠,而是真正的融入到了一塊。

...

不管是原生家庭,還是後繼家庭,融洽的家庭關系是需要大家共同改善的,不僅僅是某個人,而是身處這個家庭的每一份子,都要懷着包容的态度,所謂的家庭矛盾都是自我屏蔽缺乏溝通不能坦誠相見所造成的,既然組成了一個家庭,那肯定有着某種特殊淵源的。

2、學校教育

影片中的犯罪分子不僅有社會人士,還有未成年的學生,當然受害者也是學生。

而作為老師的戴維琪在課堂上對于扔掉學生手機一事,顯然此時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也是作為艾麗娅的母親的身份,所以也才會有如此過激的表現。

另外,在證據不足犯罪分子被釋放,作為學生的犯罪分子依然回歸到校園等等這些,其實也是在揭示着學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僅僅作為學生,作為老師等等,學校教育方方面面都有自身存在的缺陷與問題的。

...

而影片中的案件能夠發生,不也是在說明着學校教育的不足所造成的惡果嗎?

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對于未走向社會的學生來說,學校教育到底該如何做,不僅僅是印度所存在的問題,是整個世界都存在的問題。

3、社會公平正義

正義到不了的地方還有母親,顯然這是一種無奈的呐喊,而影片所痛斥的社會公平正義的缺失,是司法體制漏洞的表現,正如上帝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方才創造了母親,同樣一個國家也是不可能完美解決所有問題的。

體制上的漏洞,成為了不法分子逍遙法外的利器,但是這并不意味着體制的無用,隻是需要時間去完善,但是對于現實來說,有時比體制漏洞更緻命的反而是時間的推移,面對折磨的艾麗娅顯然不能再這樣痛苦難耐下去了,所以母親戴維琪才會采取非正常手段去維護公平正義。

...

當然這樣的手段并不是這部影片或者社會所提倡的,但是對于現實來說,我們肯定要去正視所存在的問題,去完善一切,更是要對公平正義有着信心,正義是不會缺席的!

...

《一個母親的複仇》也許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影片,而劇情上的設計并沒有過多的技巧運用,也有不很多不足和漏洞,但是這樣大膽而真實地直面自我所存在的問題,去揭露社會體制的漏洞,對于殘酷的現實并沒有刻意回避等等,這些也都成了這部影片深受大家喜愛的地方,而在這一切的背後更是一個偉大母親的所作所為,更讓我們見識到了母愛的偉大之處,成為了這部影片的共鳴點和看點!


...

·微信公衆号:電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