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的風格,由五個導演的分别拍攝五個短篇,再組合到一起。轉場很流暢,用不同的人訴說自己的家鄉的形式,增強影片的連續性。

【北京好人】

張北京讓舅舅用自己的醫保卡看病,被揭穿後,隻能放棄買車,借錢給舅舅手術,還好,原來舅舅在老家就有醫保,可以報銷。

——我國醫療體系的改革,能覆蓋到每個人,讓大家都看的起病。

【天上掉下個UFO】

農村想發展經濟靠什麼?貴州黔南的阿福村靠的是旅遊,因為一個“UFO”的出現,吸引了很多遊客,讓村民們走上了緻富之路。但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一直是吸引科學家的一個話題。《走近科學》欄目組和科學家都來調查真相,才發現UFO是村民黃大寶發明的。所謂,科學就是生産力,于是,阿福村走向了科技發展之路,用科技吸引遊客。

——每個農村都能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條緻富路。

【最後一課】

頭發花白的大學教授老範得了腦年癡呆,在異國他鄉的他竟然隻記得當年望溪村支教時的最後一節課。現在村裡的成年人都是在他教育下成長的,當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時,準備克服萬難,幫老師尋找到當年的自己。于是,他們找來最破舊的房子,還故意在房頂鑿個洞,弄來水管,模仿了當年的大雨。但是孩子們的相貌變了,村裡的樣子也變了,老範還是發現了真相,最後,他看見了當年的學生畫出來的教室,竟然真的在現實裡出現了。

——即使是發展最落後的一些鄉村,如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鄉之路】

“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在飛機上偶遇電商帶貨女王闫飛燕,便開始套近乎,希望達成合作。因他倆都是要會母校參加校慶,就隻能被迫共同踏上回鄉之路。闫飛燕看破不說破,知道喬樹林滿嘴跑火車,等他自行暴露,果然在他帶大家去看種植情況時,露餡了……校慶上,一個孩子講道他最想成為喬樹林,講述了喬樹林這些年為家鄉付出的一切的一切,闫飛燕動容,決定跟他合作。

——建設家鄉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是真的有人撲下身子,投入全部。這樣的人值得尊敬!

【神筆馬亮】

馬亮是個畫家,為了提升繪畫能力和名氣,他報考了俄國一所大學。但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瞞着妻子,回到家鄉當起了第一書記。家鄉美了,村民有錢了,他的手上卻滿是水泡。終于有一天,他妻子來家鄉拍照,即使全村的人都幫他說謊,真相還是被發現了。但他妻子已經看到了村裡的一切變化,為他對家鄉的貢獻很是驕傲。

——近幾年,“扶貧幹部”,“第一書記”相關的新聞頻頻上熱搜。他們中有些人年紀輕輕就花白了頭發,有些人積勞成疾,不幸辭世。沒有這些人,就不會有“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