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都是普通人

“我太難了,現在行情好難。”

“老子不幹了,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想早起,但半夜手機真香;想看書,但下單買完即看完;想學習,發現落地都不行,囤課第一名。

現代人的矯情,可以嫌棄所擁有的一切,房子太小,工資太少,學區太差,連紅燈都嫌棄太長。看着一夜爆富和金鑰匙體質的别人,總抱怨命運對自己如此不公。

而當打開《含淚活着》這部紀錄片,這個被命運一直遺忘的普通人,卻從沒聽到過他一句抱怨。《含淚活着》,豆瓣評分9.2,拍攝曆時10年。沒有蒙太奇、長鏡頭等任何修飾,唯一的拍攝技巧就是兩個字,真實。

...

與《阿凡達》同期上映,票房完全不輸。很多人看完後表示“重拾生活信念”,并在宣傳照上寫下感謝和祝福的話語。

...

今天想分享一下這部讓人“重拾生活信念”的作品。

故事梗概,主角丁尚彪,為送女兒赴美留學,為改變全家的命運,隻身遠赴日本求學打工,因求學不理想,就在日本“打黑工”,這一黑,15年!

02 出生、遇見

人的一生,很多東西難以改變,比如“出生”。

那個年代,工人階級的日子并不好過。1954年的丁尚彪,在一個工人家庭呱呱墜地,16歲,正值學習成長的美好時光,等待他的是知青貧困農村插隊的安排,每天10小時農活,吃不飽飯,連喝水都隻能喝天上接的雨水。

...

丁尚彪一直以來都不怨天尤人,雖然生活清苦,但從未消極倦怠,因為被評為"縣優秀知青代表”,都說努力的人,上天會發給他一顆糖。也是在那時,丁尚彪遇到了來自上海的女青年陳忻心,努力踏實的兩個人相知相惜,就這樣走在了一起。

緣分悄然而至,分别也突如其來。剛組建的家庭,因妻子父親去世,陳忻心被調回上海,但由于當時政策原因,丁尚彪跟随妻子調回的機會幾乎不可能。但丁尚彪從未放棄,從安徽一路輾轉回滬,跑遍上海大街小巷,尋遍電線杆上所有的對調信息,終于找到一位想要調回安徽的女性。

...

私下給了對方400元紅包,幾經周折,終于家庭團圓。不久後,便迎來了愛情的結晶。女兒名叫丁晽,寓意光明和希望。

是啊,丁尚彪内心永遠抱着光明和希望。他白天工作,晚上上夜校,一路苦讀,拿到中專文憑。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一直種在他心中。

03 迷茫、遠征

月收入不足100元的念頭,現實和理想的遙遠讓人有絕望的迷茫。這個時候,丁尚彪在日本的好友寫信來,說在日本遍地能夠撿到彩電、冰箱…… 他從中受到啟發,也許出國是一條不錯的路。

于是,丁尚彪選擇出國日本留學,他遍尋資料,找到日本“飛鳥學院”招生資料,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然而,高昂的學費成了又一座大山,42萬日元(折合人民币3萬元),在當時,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得15年。

要背井離鄉,還要債台高柱,改變命運的阻礙一個接一個,你是否會想過退縮?

為了理想,為了心中的使命,丁尚彪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走遍親友,立下字句,終于湊齊了學費。

...

(選填) 圖片描述

1989年6月12日,依然懷抱光明和希望,丁尚彪踏上了遠征之路,遠赴日本。誰也沒想到,這一走,就是15年!

04 意外、堅持

未來和未知總形影不離,意外和驚喜,誰也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

終于來到日本“飛鳥學院”,位于北海道阿寒町,為了把人口留在這個偏遠地區,學校規定:不能勤工儉學,更不能離開阿寒町。這讓54名中國留學生傻了眼,大多數學生都是舉債念書,打工還錢的路被斷了,對同學們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

多次與校方交涉無果後,丁尚彪和2名同學商量着出逃。為此,他們一邊暗中辦理轉學去東京的手續,另一邊還要繞過校方的嚴加看管。終于,在某個深夜,他們跳上了開往東京的末班列車。以為是逃出生天,但接下來面對的,是更加殘酷的現實。

抵達東京不久後,他們得知,轉校申請沒通過,因擅自離校,留學簽證也失效了。再一次,丁尚彪面臨着是回國,還是“黑在”日本的選擇。

...

為了還債,丁尚彪決定留下來。但這也意味着,失去合法身份的他,一旦離境,就再沒機會返回日本了。

如此一來,丁尚彪隻能與妻女分隔兩地。

05 牽挂、重逢

決心黑在日本的丁尚彪,為早日還債回國,一天要打3份工,洗碗、清潔等重活累活都嘗試過,從未抱怨。

...

常常下班回家已經12點,錯過了末班電車,丁尚彪就背着包,拖着疲憊的身體一步步沿着軌道走回家,沿途的力量來自于他對家的牽挂。

...

丁尚彪住的是一間單間,小的轉不開身,沒有浴室,浴室丁尚彪發明了用塑料布接水洗澡的方式,屋裡唯一的裝飾,是女兒的照片。就這樣的單間,丁尚彪一住就是15年,每個月把收入的80-90%寄給家裡人。

...

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丁尚彪,相信女兒還有機會。于是丁尚彪努力還清債務後,依然堅持留在日本,這次奮鬥的目标,是親手把女兒托上出國留學的道路。

丁晽在片中不停的抹着眼淚,說着:他們太苦了,我一定要好好讀書。丁尚彪的執着牽動着家裡的每一個人。

一次,他從廣播裡得知,原來申請留學,不一定要通過中介。他把相關信息記下來,并收集資料,一同寄給女兒。在那個互聯網遠未普及的90年代,丁晽在父親幫助下完成了從考托福,到申請海外大學的全過程。

最終,她如願拿到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飛往紐約途中,丁晽選擇在日本轉機,見一見闊别8年的父親。

短短不到24小時的重逢,丁尚彪雖然嘴上不說什麼,卻連行李箱都舍不得讓女兒提。而丁晽也親眼見到了父親這些年,在日本的辛苦。她去看了父親打過工的餐廳,在狹小的後廚裡,丁尚彪做了好些年的洗碗工。

...

同事們見到他女兒,都不禁大呼:“快看,老丁真的有個女兒!”離别前,丁晽勸父親早些回家團聚:“那邊有獎學金,我也可以自己打工賺學費。”

但考慮到後續留學費用更貴,而丁晽選擇的又是醫科,至少要讀到研究生。老丁還是決心繼續留在日本,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06 離開、團聚

随着年齡增加,老丁的身體大不如前,脊背有些微駝,長期的營養不良,導緻牙齒松動。單純的體力活幹不長了,他卻早早準備了新出路——通過考取技能資格證書,轉型成技術工人。在日本打工的日子裡,他保持着學習。每天下工後,從深夜12點到淩晨1、2點,是他的“充電時間”。

就這樣,他先後考下5個技術證書。也因此,在日本的15年間,他從沒失過業。

...

最終,決定離開日本,是在女兒丁晽醫學博士即将畢業那年。完成使命的丁尚彪,臨行前再次回到此行的起點——阿寒町看了看。

面對着這個夢開始的地方,面對這片自己奮鬥15年的熱土,丁尚彪深深鞠了3個躬……

...

到此,老丁的故事,并沒有結束。

回國後,他用在日本打工留下的積蓄,給家裡換了新房,又買了2套收租。

女兒丁晽已成為休斯頓一所醫院的婦産科醫生,并結婚生子。孝順的她,把父母接到身邊,享受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

...

但沒想到,閑不住的丁尚彪,為了盡快融入新環境,又操起了打工的老本行。他一邊學英語,一邊靠查字典給自己找了份在曼哈頓酒店的工作。2012年底,還被推選為紐約市賓館業協會優秀員工。

...

這些年,老丁還保持着寫作習慣,通過不斷給華人報投稿,來鍛煉文筆。

其中他寫的一句話,最令我印象深刻:“生命的長度你沒法控制,但生命的寬度,是你能控制的。我現在是将生命的寬度掌握。”

07 尾聲

回顧老丁的一生,就是他這句話的踐行。有好幾次,他都被命運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

因插隊落戶,背井離鄉時;

被高等教育,拒之門外時;

當肩負巨債,卻被規則禁锢時;

是坐等淘汰,還是主動擁抱變化時…

但每一次,他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那條更難走的路;從未被問題擊退,而是選擇成為那個主動解決問題的人。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真正做到,用雙手改寫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最後,我想将片中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

在起伏、坎坷總是相伴的生命中,願大家都能在一次次迎難而上中,獲得面對挑戰的勇氣。隻有如此,生命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看過老丁的故事,你是否對眼下的生活,又重新燃起了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