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聯大結局了,可是很多人隻知道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黑寡婦、綠巨人、蜘蛛俠、奇異博士、驚奇隊長等超級英雄,卻不知道他們到底咋來的。

為了讓大家更體面的發朋友圈,于是有了這篇。

...

誕生

故事還得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說起,那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

面對這場危機,百姓的每一天都成了悲劇,而且還免費續杯(悲)。

興許是上帝大發慈悲(怎麼這麼多悲),就在大家“感時花濺淚”的時候,天空飛來一個超級帥哥拯救大家的不開心。

他熱心腸、樂于助人,撿到硬币會交給警察叔叔。所以一下子火的不可收拾,成了美國人民的精神寄托。

沒錯,它就是紅褲衩超人。

英雄的炙手可熱開啟了美漫時代,于是大家紛紛下海,成立漫畫公司,招募優秀畫師,批量生産英雄。

于是,不想大戰搶劫犯的老百姓,捧紅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蝙蝠俠。不想親身二戰又埋怨征服不給力的老百姓,捧紅了手撕德國鬼子的美國隊長。

看明白了嗎,和現代雲吸貓、雲撸狗的套路是一樣的。發現市場需求,然後抓住熱點死裡幹,快速生産内容,個性化推薦。

然而一個産品總要經曆完整的“起步、成長、成熟、衰退”周期,随着二戰的結束,美國大兵一回來,漫畫裡的虛拟大兵就瞬間失寵了。

更有甚者,敲鑼打鼓宣傳漫畫血腥暴力不适合小孩子看,并成功掀起了一場抵制漫畫的活動。

一個衰退期的産品如何拯救呢?學過NPDP産品組合管理的小夥伴都知道,一個不錯的辦法就是 —— 組CP。

...

同框

于是,超人和蝙蝠俠同框了。倆人一見面就打,沒辦法,誰讓觀衆好這口呢。

再往後就是我們熟知的:正義聯盟、神奇四俠(想啥呢,不是東北F4:趙四、劉能...... 而是:神奇先生、石頭人、霹靂火、隐形女俠)。

偶像天團的大火也依然逃脫不了時代背景。當時蘇聯大老鐵讓加加林在太空溜達了一圈,使得全世界的觀衆開始放眼太空暢想宇宙。

而神奇四俠的故事就是四個憤青跑到太空打撲克,不小心被宇宙射線照出超能力的故事。

蹭事件、擠熱點,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真香!

于是,網紅英雄們的産品經理——斯坦李,開啟了流水線英雄的生産模式:

産品頭腦風暴
提大綱、寫故事。

産品思維導圖
畫師豐富細節,産出漫畫初稿。

産品線框圖
編劇拿着初稿加台詞,定終稿。

UI效果圖
進行後期的上色,出版,英雄上線。

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這是中觀産品經理的典型打法。

什麼是中觀?就是套路。

用戶畫像、痛點癢點爽點、業務流程圖、用戶體驗地圖、系統服務藍圖。套路就像武功招數一樣,是前人總結的有效經驗。

單靠套路是成不了高手的,但是可以快速出活。

于是,綠巨人、鋼鐵俠、蜘蛛俠、X戰警悉數快速登場。

而這其中又以蜘蛛俠最為出名。結合下時代背景你就知道——美國沒有計劃生育,二戰後的美國大兵回家後可勁兒生娃,等他們的孩子成長到青春年少懵懂叛逆的時候,正需要一位少年超級英雄帶鹽。

看到了沒,又一次産品營銷案例。在上升的經濟體當中,就是隻豬(蛛)也能放飛。

所以你去看一個産品一個人的時候,單點的參考價值能有多大呢?

牛逼的個體永遠在順勢而為!

...

電影與衰落

再到後來,流水線上的英雄們又經曆了市場大低迷,真是月有陰晴圓缺。

于是這些英雄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平台勢能,用以提升整體用戶價值。

故事總有相似性,就像當年李小龍發揚中華功夫一樣,英雄們同樣瞄準了電影這塊市場。

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事情了,從鋼鐵俠的鋼鐵十年到了今天的複聯終局之戰。

那麼,英雄們的未來會何去何從呢?

曆史學才是最好的未來學,若要向明天看的更遠,必先對昨天看的更深。

上面我帶大家回顧了英雄極簡史,不同的英雄各有各的技能,而底層邏輯卻極其相似。

他們的火爆無一不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雖然故事拼湊、情節單一,但那時的民衆願意相信、需要相信,所以成了他們的人生符号與精神象征,不得不說這真是那個時代的集體自嗨。

然而流水線上英雄的天花闆總是很低的。其實不隻是漫威,比如日本著名的龍珠同樣如此。

一個角色以個人英雄的路線發展下去的時候,英雄的能力總有達到人們想象力邊緣的一天。當驚奇隊長能穿越宇宙所向披靡了,當孫悟空能單挑十幾個宇宙中的每個英雄戰無不勝了,接下來幹什麼呢?捏造新的反派去挑戰嗎?觀衆會審美疲勞的啊!編導就進行不下去了,面對的就不得不是一個故事的終結。

時過境遷,個人英雄的征戰道路在如今很可能就是條死路。

...

未來

順時者昌,逆時者亡。要麼跟上時代,要麼打入冷宮。

漫威的英雄們面對的就是如此的困境,而且他們正在被剛剛崛起的東方英雄步步緊逼,未來誰更受寵呢?

你是誰?

你看終局之戰的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大本營,個個硬漢光環加成,但也許是成功的蜜汁泡多了,他們不太能适應失敗,一次滅霸帶來的挫折就能讓一個個垂頭喪氣好幾年。天之驕子雷神的啤酒肚都起來了......

英雄們應該塑造的是身似琉璃而心如玄鐵,而他們恰恰搞反了,這樣的英雄是沒有靈魂的。

什麼是靈魂?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說的是這個嗎?

這些都是沒靈魂的人玩的文字遊戲,給自己找找台面和場子而已。

“殺人之前先斷他的社會關系,要讓他死了也沒人在乎。”
——《死人經》

一個人活在世上,讓更多人的物質或精神變好,他就更有靈魂。
一個人消失,會有更多人的物質或精神受到損失,他就更不是輕于鴻毛。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在東方的英雄主義裡,你更能看到小人物的靈魂。《警察故事》、《功夫》、《少林足球》、《喜劇之王》、《戰狼》、《流浪地球》...... 挫敗在這裡是不存在的,隻有一次次打倒之後的一次次爬起來。

從百姓中生産英雄,在回到百姓中去産生影響。在這種角度上,東方英雄的自身定位更具靈魂價值。

...

你的觀衆是誰?

天天喊着為美國人民而戰,卻從來都沒有走入到底層人民生活中去。他們的鏡頭之下很少刮過平民百姓的風沙,更多的是豪族社會的炫技、耍帥、抛售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群衆基礎薄弱,不接地氣。

而且他們的CP也更像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産品組合模式。這種模式先不看受衆群體大小,也先不論産品格局高低,隻要即時的市場效果——賺錢就行。

反觀東方英雄的觀衆定位:

《戰狼》:跨種族的英雄。
《流浪地球》:人類的英雄。

高下立見。

...

你如何與觀衆建立聯系?

漫威:視覺效果、三弟視覺效果、四弟視覺效果......

漫威不注重故事情節的打磨,他們的故事理解起來費勁又支離破碎。

因為他們是從官方的漫畫段子裡盜獵出另一套自洽的文本然後自下而上拼成一個故事,這就需要觀衆努力解構碎片的記憶和經驗并腦補快感。

做不到這一點的,就隻剩下單純的視覺刺激,所以很多人從影院出來之後的感歎是:“沒太懂,隻記得裡面打的很爽!”。

所以你就能看到各路英雄雖都聚集在一個鏡頭之下,但人物關系的轉變總是很唐突、情節過渡總是很生硬,那不過是劇情需要而硬生生地拼湊在一起而已。

你也能看到他們實際上都是在各演各的、各打各的、各自争取着各自的角色價值。兩軍對壘的時候也很少講究什麼組織配合,那更像是打群架,一擁而上就成了一鍋粥。

而東方的故事更像是一個是自上而下的産品組合模式。

先有宏大的故事背景,然後設立沖突焦點和人物角色,最後用故事貫穿首尾。

這樣的人物更立體、故事更經得起推敲并耐人尋味。

而且英雄從來也都不是孤立的。主角英雄從來都是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中尋找和确立自己的價值,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

然後以某條故事為導火主線,在與配角英雄的配合中實現個人價值、幫助配角實現價值并帶給觀衆價值。

在滿足了最初始的視覺消費之後,人們必然開始關注故事自身的自洽與合理性,所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硬科幻近年崛起了。

複聯的終局之戰是時代必然,英雄的退出也并不丢人,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