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祖國》到今年的《家鄉》依然堅持使用拼盤的方式,但效果卻大相徑庭。去年的《祖國》使用拼盤電影的形式其實頗具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恰逢70周年華誕,于是七個導演各自選擇十年,來依托一個大時代背景來叙述個體的溫暖記憶。七個年代前後相連,用最後一分鐘營救的形式串聯起來,盡管觀衆仍要給七個部分打分排名的環節是沒法避免的(比如去年陳凱歌拖後腿),但從整個電影來看,七位導演的合作關系更大于競争關系。而今年則不同,《我和我的家鄉》所拍攝的都是當代中國人的家鄉記憶,大家的故事都要在同一個時代背景裡合作,不同的則是所選取的地域跨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去年講的是時間,今年講的是空間。去年的七個故事完全可以拼在一起當做一部新中國曆史來看,但今年則不同,要從各自的角度觀察複雜的當代中國,大家就去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彼此之間的關聯,除了在地理意義上用航拍鏡頭表現出大家同屬于中國,其他方面并沒有那麼明顯。于是今年的五個故事就顯得更加高下立判,有人的水準達到了獻禮水平,有人則是在完全的獻媚和或自以為是在獻媚,或給觀衆獻媚,或給...獻媚。

...

《北京好人》評分:6/10

去年的《北京你好》叫好又叫座,顯然讓甯浩吃到了甜頭。「張北京」這個形象,實在太容易取觀衆心中的最大公約數。大家對葛優本人和其扮演過往扮演的角色有太鮮明的印象:出身北京市民階層且貧嘴的「頑主」。甯浩把葛優的形象做了部分改良,嘗試做一個當代中國普通小市民的側寫,當然了,他要有普通人小小的自私、沒見過大事的懦弱、愛吹牛、生活一定不能算成功人士、但總能喚起心中的良知做出在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好事(當然要犧牲自己的切身利益啦)。

...

葛優演這樣的小市民簡直手到擒來,但和他一起上演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的搭檔卻總是農村人,這樣的農村人眼光一定要狹隘,迫使他這樣的小市民去重新思考社會問題。比如去年那個失去父親的四川孩子偷了的票,以及今年來借錢的表舅。小市民的确沒什麼了不起,但比起被冰冷城市完全拒之門外的農村人,他嘴裡那七虛三實的自我吹捧使得他看起來簡直像個「上面的人」。薩馬蘭奇送我票啊,藝謀叫我去客串啊,都是這個意思。所以今年的故事比起去年實在沒什麼新意,甚至我更不滿的是張北京這個角色比起去年可以說是失真了,有太多細節經不起推敲琢磨。去年的張北京盡管已經和妻子離異,但依然有自己的牽絆寶貝兒子。今年的張北京和去年的張北京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他獨居(單身而并非鳏居)、高血壓(經常有生命危險)、頭等大事居然是買車搞代駕(但他單位有醫保不缺錢)、交際不廣泛,從社會角度來看,他算個邊緣人,和别人沒太多交際,卻依然自得其樂,這很難符合現實。他的表舅,被困在城市牢籠裡的外賣員,要「接電話請您等兩分鐘」,可能還不如前段時間《人物》雜志裡描寫的那些年輕力壯的外賣騎手。在北京多年不聯系,但卻因為大白兔奶糖讓張北京動了恻隐之心,如果換我,我肯定不幹騙保的事,一是我沒必要為遠房親戚冒風險,二是這違法。所以,甯浩的壞,是一開始就默認大家接受「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個設定的。隻是這種處理方式實在讓我捏把汗:直接把道德和法律在主旋律電影中擺在了對立面,這簡直是玩火。若做誅心之論,張北京這樣的人,是不是在生活中會為了實現自己的道德需求而經常鑽制度的空子或不惜去冒着違法的風險走鋼絲呢?這屬實不敢細想。當然,違法的事必然不可能成功,這才更能讓張北京堅定了犧牲自己的想法,劇情的推進才能自然。

...

最後兜兜轉轉,鬧騰半天,甯浩的電影是一定會讓好人有好報的,但他也細緻地切中了社會問題:雙軌制醫保落實了,但我們的人民可能不知道這項好政策,所以基層的幹部們,你們的宣傳普及工作還要大大地加強!贊揚中帶有不痛不癢的批評,這就皆大歡喜了。

幾處彩蛋:

結尾處兩人自說自話沒顧對方一直向前走的情節在我看來是在緻敬李成儒在《大腕》裡的經典橋段。不過馮小剛當年用的是一個特寫長鏡頭來表現荒誕,甯浩則用一個正面鏡頭和一個背面鏡頭來表現出一種決絕的情緒,最後用一個遠景在景别上渲染情緒。這裡兩個人的物理距離看似是拉遠了,其實親情是更近了。

去年用了郝雲的《回到這一天》,那是一首回憶童年的歌曲,和葛優搭戲的,是農村喪父隻身闖城市的窮苦孩子。今年,唱了一首《活着》,這是一首社畜之歌。講的,是還沒來得及跟的上時代步伐的中老年人。劉敏濤那個角色絕對是那個學生時代學習又好長得又漂亮的大衆女神,她居然不嫌棄光頭葛優!Fxxk!

《天上掉下個UFO》評分:1/10

如果你是劉昊然粉絲,不要看了,直接往下滑看第三部分吧,因為接下來我罵的将會相當難聽。

這是絕對獻媚的一部分,向觀衆獻媚,不思進取的媚俗。

我知道現在很多年輕觀衆受漫威這樣的電影和綜藝還有流量明星的影響,非常喜歡看「聯動」情節。這裡我不想談觀衆的審美如何,我想說陳思誠完全沒有尊重電影創作的基本規律。這一部分的觀影體驗如同和油膩并且性無能的中年老男人做愛,我知道你性無能,所以你隻能在前戲、技巧、體位這種事情上下足功夫。先來一個僞紀錄片的形式:哇,科幻大制作诶!UFO诶!然後畫風一轉又變成《唐人街探案》了?王寶強和劉昊然又戴着墨鏡穿着搭檔服出現了?《往事隻能回味》又變成唐探專用了?然後王迅和黃渤出現了,幹嘛啊,《極限挑戰》跑到貴州了?劇情又是經典的王寶強犯傻、劉昊然這次跟着一起犯傻探案,董子健負責提供智力支持。「滾蛋」這種指向不明雙關梗真的看都看厭了,最終謊言還是沒瞞住,《小刀會序曲》随着五毛科技特效響徹雲霄啦!你在拍《新龍門客棧》還是《功夫》??民科網紅的發明一下從拖拉機電風扇變成了高科技飛行器??然後中科院高材生要和快手民科網紅合作了??WTF??你是連觀衆的智商和科學一起侮辱了???最後我們知道了,這居然是一個小舅子和姐夫相認抱頭痛哭的愛情故事。是不是少了點什麼?“我姐結婚了,又離了”好了,我知道了,《唐人街探案》還缺個TM的佟麗娅沒出來啊!!!!果然就是她啊啊啊!!!!!拜托,大家是來電影院享受電影的,不是看你陳思誠内涵自己私生活的好嗎???最後,随着唐人街探案式的經典全場大歌舞《黔南千古情》,這個shit一樣的故事終于結束了。

...

我在電影院裡都快哭了,中國人民慘啊,花四五十塊錢買一張票來電影院裡被中年油膩老男人陳思誠和張藝謀一起強暴,老男人使出渾身解數,各種方法想讓你叫出來滿足自己的欲望,依然還是有多人傻乎乎地叫出來了,而且目測你下一次還要交錢,慘啊。

《最後一課》評分:8/10

毫無争議,徐峥用他的聰明和勤奮在兩年獻禮電影中都交出了完美答卷,并且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套路。

以往徐峥作為導演的作品并不高明,作為演員的徐峥遠比作為導演的徐峥出色。在兩年的獻禮中,徐峥在視聽語言方面所下的功夫最足。在老上海弄堂中通過蒙太奇剪接制造氛圍,用各種鏡頭語言來放大小朋友所飾演的角色所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但徐峥最令我感到佩服的是,他懂得在獻禮電影中找到一個适合自己的剪輯位置,兩部電影裡,他是吃剪輯紅利最大的人。徐峥的部分都在第三位出場,這是一個很微妙的位置:在《祖國》裡,位于徐峥之前的《相遇》是個悲劇故事,所以徐峥把自己的部分做成喜劇,盡快把沉浸在前一部分故事裡無法自拔的觀衆拉出來,講好自己的獨立故事。而《家鄉》也一樣,前面王寶強黃渤一票人剛剛跳完廣場舞,所以《最後一課》的開頭就趕快把你帶到悲劇的沉重肅穆氣氛裡。

但是這個故事本身的劇情可以說是在完全脫離現實的烏托邦裡進行的,這個烏托邦本身也帶有反智的恐怖色彩。在千島湖的旅遊區村莊裡,一切都那麼欣欣向榮,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抛去旅遊業本身帶來的财富不說,這裡的環境和人際網雖然都由年輕力壯的青年組成,但運行的方式似乎并不是現代社會的路數。鄉村鄰裡之間的關系并未随着商業的發達所解體,而是和政治綁定在一起變成了變态的大家長式制度,用喜劇式的民主投票就可以輕易決定犧牲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這依然讓我不寒而栗。

...

範偉的演技老辣非凡,整部影片裡稱其為最強卡司并不為過,他多年來對文藝片的堅持讓人敬佩。範偉飾演的老年癡呆症患者,再一次告訴我們,無論你富有或貧窮,孤獨永遠是人生常态。即便你已經是海外大學的教授,依然有着因病症陷入孤獨的風險。停留在某一段人生珍貴記憶裡無法自拔,對于孤獨的人來說,其實根本無法判斷這是福是禍。當他發現自己處于謊言之中時,那樣的崩塌讓人感到窒息。在教室裡,連語言都已經開始順序颠倒的範老師,他表達自己時卻又是那麼的自在、享受、如魚得水。這裡徐峥用了多個環繞鏡頭,指明了這出謊言的悲涼和處于中心的、被欺騙的範老師又是多麼的孤獨。而随着環繞鏡頭的加速、謊言被察覺、時間開始失去控制、電影開始節奏變快。徐峥把不同時間下的同一空間用一個長鏡頭剪輯在一起,現代的燈紅酒綠和四十年前的杭州山水、青年與老年通過記憶被揉在一起,整個故事随着人的相遇戛然而止,用《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做結尾,和《北京好人》一樣,做了留白。

...

但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隻有在富裕的地方才有資格這麼玩。如果範老師當初去支教的地方是西部某山區...

《回鄉之路》評分:4/10

鄧超和俞白眉的爛片組合拍出了一部平庸之作,這實在值得鼓勵。

趁着直播帶貨的東風,和陳思誠一樣,能力平庸的鄧超也盡可能的想從一個貼近生活的角度切入去講故事。雖然塑造了闫妮這個女強人,但女性在這個故事裡扮演的依然是工具人角色。鄧超本想給自己玩一把欲揚先抑,但由于自己的油膩氣質和對故事的不上心,把自己的角色抑制的太過了。結尾揚起來的方式是令人最無感的回憶叙事和學生時代最令人讨厭的表彰大會,觀衆怎麼可能産生共情。況且為了制造喜劇效果,弄了太多沒用的花裡胡哨的擦邊球,比如讓孫俪扮演空姐啦,朋友開車在現實生活中難道真的會把你半路抛下嗎?而且那個朋友就因為一個表彰大會又開始以他為榮了,這真讓人感到不适,社會殘酷啊。

...

《神筆馬亮》評分:6/10

最難評論的一個部分。

沈騰依然把這個故事放在了自己的西虹市宇宙和創作模式裡,這個路子有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特點:

1.沈騰本人要扮演一個前後生活反差巨大的角色,中途要經過一場常人無法經曆的奇遇,而且你很難說這種角色的變換是好事壞事,因為接下來要講故事了。(《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甚至韓寒的《飛馳人生》也可以算)

2.要有動感并帶有喜劇色彩的音樂!(《膨脹》、燃燒你的卡路裡、《護花使者》、《大哥你好嗎》、《多好個人呐》)

3.沈騰的角色有和他相依為命的一個或一群人。(村子裡的全部村民、門捷列夫村長)

4各種彩蛋和自我緻敬...(夏竹雜貨店你們看到了嗎看到了嗎看到了嗎)

但在這個宇宙裡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信息可以傳遞的很快,也可以很慢。農村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全村人都知道沈騰騙老婆的事情。但從社會學意義上講,沈騰所下鄉的農村屬于城區農村,你說活在同一個城市裡的老婆居然不知道誰去代替老公去做本市城區農村的書記,這很難令人信服。所以在觀看沈騰電影時,你不能太在意細節,你要理解開心麻花的話劇出身,所以你可以像看《驢得水》一樣,别那麼較真。

對于女性的處理,沈騰明顯比鄧超高了不止一個level。讓女性去和政治話語中的人民相擁抱在一起,你說是犧牲女性了嗎?确實。但又高聲贊揚了女性的犧牲和付出,所以你也很難雞蛋裡挑骨頭了,因為這是更偉大的事業,為了人民。

最後談一些電影整體的通病。

我能看出導演們很明顯的想講好中國鄉村裡的故事,但最聰明的人其實還是甯浩。他知道沒法真正的貼近鄉土,貼近人民,因為你要拍的是獻禮片。不是《心迷宮》、不是《過昭關》、也不是《平原上的夏洛克》。所以我就還是選擇城市,我不放棄鄉村,但是我隻是依然在城市和鄉村進行交流,我不妄想我能真正代表鄉村。但其他人在鄉土環境裡所展現的出的東西,并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村民。而是已經和現代城市緊密相連的城市人,姑且可以稱他們為社會主義新鄉賢吧。網紅黃渤、考出去的大學生、範老師和他的村長書記旅遊區老闆學生們、鄧超飾演的失意老闆、闫妮飾演的帶貨明星、這些人的生活與生産都是面向城市的,面向現代的,他們和中國傳統的農業生活關系不大了。而神筆馬亮本就是個城市裡的人。我承認時代在改變,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他們的人生已經不必完全苦凄凄的和農業生産綁定起來。但光鮮亮麗成為主角的,在獻禮片裡成為主角的,注定不可能是更多的那幾億人。沒有必要想不開,你不能期望人人都是賈樟柯。這部電影所承擔更多的也是政治任務,它更像是童話和變種的春晚,因為比起春晚,你肯定更期待熱門院線片。這也隻是商業電影的一種類型啦,其實也沒什麼。如果你把這部電影的主角們都看成和李子柒一樣的存在,你就可以很從容的面對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