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證明,《功夫》真的被低估了。

2004年上映的時候,口碑兩極分化,有人覺得劇情很精彩,全程無尿點;有人覺得周星馳江郎才盡,頂多隻能是一部特效堆砌的爆米花電影。

2015年3D版上映,更是被指賣情懷和做“假3D”圈錢。

...

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也許是得益于一些電影網站和自媒體的興起,關于《功夫》的各種解讀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挖出,觀衆才越發感歎周星馳的才華真的不可小觑。

豆瓣評分的變化非常直觀地體現了《功夫》口碑逆襲。

3D版的差評一度将評分降到7.2,到2016年,評分略有上漲,但仍有網友就感到不對,怎麼會隻有7分水準?

...

兩年後,《功夫》不負所望,評分真的沖上了8分。

到2020年的今天,已是高達8.6分,并進入Top 250榜單。

...

而關于整個故事其實是一場幻想的一種解讀,更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難道,片尾包租公、包租婆、爆漿等角色再次現身,這才是他們各自的真實身份嗎?

那《功夫》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這個問題也變得不再簡單了。

...

先說結論。

周星馳所講的,是一個正義與夢想回歸的故事。

如果結局是要揭示,所有的一切都是幻想,那正義與夢想回歸就隻能建立在虛無之上。

就算理解成是男孩被欺負自暴自棄,通過一場幻想達到“精神勝利”,故事的力量也被弱化了不少。

所以,在《功夫》的世界中,隻有各種武功都是真實存在的,正義和夢想也才會成真。

...

情況就像《哈利·波特》系列,魔法世界真實存在,哈利才有了一個從長期被欺負虐待的童年悲劇中走出來的機會。

看着他實打實地成為一名巫師,觀衆的心靈才得到了滿足。

原著作者J.K.羅琳要是說其實一切都是假的,霍格沃茨隻是一家精神病院,哈利被弗農一家虐出了心理疾病,貓頭鷹什麼的都是哈利發瘋的幻覺,那故事所帶來的感動恐怕會蕩然無存。

...

“魔法”和“功夫”,乃至《星球大戰》中的“原力”,其實是一回事。

這些都是超現實的元素,是現實中不存在,卻讓無數人類心馳神往。

能夠學會個一招半式,說不定就能當一個超級英雄,懲奸除惡,仗義助人。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們都不是巫師,也無法練就蓋世神功,更沒法使用原力。

有時候,我們對邪惡無能為力。

...

現實中無法完成的,電影可以。

于是,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滿足了世人對于邪不勝正的願景。

《哈利·波特》、《星球大戰》如此,《功夫》亦然。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社會動蕩,黑幫橫行的年代,其目的就是先放大邪惡的存在。

如此一來,當正義歸來,擊敗邪惡的時候,才會更加地铿锵有力,大快人心。

...

開場為所欲為的斧頭幫,就是邪惡的化身。

這種邪惡在現實中也存在,有些人就是目無法紀,仗勢欺人,橫行霸道,憑借個人的微薄力量,一時之間難以抗衡。

那要怎麼辦呢?

現實中,隻能是等待群體和法治力量的降臨。

電影中,無論邪惡多麼令人聞風喪膽,當超現實元素強行讓正義提前到來,也得狼狽認輸。

...

功夫,就是維護正義的超現實工具。

豬籠城寨首戰,三位功夫高手狠狠地教訓了斧頭幫,說明了時代再怎麼黑暗,正義也不會消失。最多隻是因為某種原因隐姓埋名而已了。

...

不過,功夫不完全等于正義,也可以被邪惡所使用。

就如同魔法有黑魔法,原力有黑暗面一樣。

然後正邪雙方展開正面對決,最後自然是邪不能勝正,滿足觀衆的願望了。

《功夫》做得很好的一點是,兩條主要的故事線,都緊緊地綁定着“正義與夢想回歸”的主題。

一條是豬籠城寨與斧頭幫的恩怨;

武林高手現身,預示着正義回歸;

那夢想呢?

苦力強、阿鬼、裁縫在告别時忍不住切磋,其實就是心中不滅的功夫夢在作祟。

...

包租公、包租婆的夢想随着親兒子的死去而死去,不過阿星這個絕世高手的出現又讓他們想起了兒子,重燃培育兒子成材的另一個夢想。

...

另一條是阿星的個人曆程;

不同于《哈利·波特》的哈利、《星球大戰》的盧克·天行者,《功夫》中的阿星的成長不是一路通往正義,而是在正義的路上折返,朝邪惡的那邊走了一趟,才最終迷途知返,選擇走回正義的道路。

這正好能夠體現電影“夢想與正義回歸”的主題,而不是“尋找并實現夢想與正義”。

...

阿星在小時候,就找到了正義和夢想。

他夢想成為一位武功高強的大俠,并且鋤強扶弱,維護世界和平,實現正義。

但是,殘酷的現實将他打趴在地,令他倒地不起,自暴自棄。

正義與夢想,因此喪失。

...

如果他處在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肯定不至于會淪落到成年阿星的那種地步。

不幸,身處一個被黑暗籠罩的動蕩環境,黑幫橫行無忌,令他看不到實現正義的希望。

于是在電影開頭,無論是大環境,還是阿星,正義都是喪失的。

故事發展的目的,就是要讓正義回歸。

《功夫》在美國赢得票房和贊譽,還提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并不隻是依靠動作場面和功夫文化的。

拆分下劇情結構,可以發現,劇本有着很明顯的三幕劇結構,這迎合了好萊塢的​閱片習慣。​

第一幕:

序幕引出斧頭幫;

建置部分勾勒豬籠城寨的日常;

催化事件是阿星勒索爆漿;

第一個轉折點,則是三大高手現身,證實功夫的真實存在。

...

角色的成長是要緊扣三幕劇結構的。

見到三大高手教訓斧頭幫,阿星内心肯定是百感交集,震撼萬分的。

别忘記,阿星從小的願望就是學武功。

然而他發現所謂的武林秘籍是假的之後,就不再相信自己的夢想能夠成真。

就算他中途溜了,不是親眼所見,聽聞斧頭幫被打敗是事實,也肯定知道了武林高手真實存在的事實。

這意味着在他會意識到,心中沉睡的夢想與正義,是有可能實現的,他不可能不起波瀾。

...

周星馳卻很雞賊地留了白,沒有交代三大高手現身後阿星的反應,而是直接跳到了斧頭幫給阿星機會,讓他殺一個人,就給他加入。

殺人,意味着徹底抛棄正義,投降邪惡。

也意味着,阿星要放棄心中的夢想。

他自然是辦不到了。

...

第二幕:

為什麼知道有武林高手的存在,阿星仍然自暴自棄呢?

因為生活上的一塌糊塗,讓他意識到理想與夢想的差距,早已失去武林高手的信心了。

他隻想要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廢柴。

要麼去城寨拜師,要麼混進斧頭幫,兩條路都能證明自己。

表面看起來,殺一個人要比練武功要簡單地多。又由于小時候練武的心理陰影,那他便選擇去殺人了。

...

第二幕引出了啞女芳兒這個戲份不多,卻對阿星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的角色。

她代表的是一種善良。

在中點場景,天殘、地缺大戰城寨三大高手後,阿星殺人不成,隻好搶劫她來宣洩的時候,是全片最讓人感觸的部分。

趕走胖子老友,可以簡單理解為出氣,深入一層,可以理解為他已經選擇了放棄殺人的念頭。

芳兒亮出身份,直接重新點燃了他的童年夢想,令到他良心覺醒。

這時候他已經有回歸正義的苗頭了。

...

不過波闆糖的破碎,預示着阿星依然會走向邪惡。

其實幫斧頭幫去找出火雲邪神,他更多是被動的,茫然的,未必是出于真實意願。

畢竟之前得罪了斧頭幫,拒絕的話,可能就要沒命了。

他本心想當一個正義化身的大俠,加入斧頭幫之後便發現并沒有得到心理滿足,反倒陷入了内心掙紮。

...

人有機會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總是難以抗拒的。

所以在第二個轉折點,準備要“揚名立萬”的時候,阿星做出了内心所向的選擇。

而在此之前的一系列經曆,已經令他的夢想和正義蘇醒,他從痞子到英雄的突然轉變并不算太突兀。

...

第三幕:

最後高潮戲就比較簡單了,夢想和正義正式歸來,并實踐出戰勝邪惡的結果。

有一點無聊的争議是,第三幕其實都是阿星自己的想象。

如果是這樣,周星馳就不必費心在前面鋪墊阿星是絕世高手的伏筆了。

胖子說阿星怎麼每次受傷都沒事,說明之前阿星受傷自愈不是一次兩次,确實就是絕世高手。除非胖子也是阿星自己想象出來的了。

...

為什麼阿星剛好就是絕世高手?

可能周星馳是想告訴觀衆,就算本身是絕世高手,放棄了正義和夢想,也會淪為一個連金絲眼鏡男都打不過的廢柴。

不放棄正義和夢想,說不定你就是拯救世界的絕世高手。

另外,周星馳拍《功夫》,可能多多少少是想完成自己的功夫夢。

整個故事是他個人的一次幻想,幻想自己成為絕世高手。

但在電影中,故事卻不是阿星的幻想。

最後阿星變回小孩,更主要應該是想明确阿星找回了童年,找回了最初的正義和夢想。

一衆武林高手混入人群中,代表正義融入的大環境,火雲邪神從良,斧頭幫被粉碎,世界和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