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不舍?還是該慶幸?

如果說蒂姆·波頓用誇張、怪誕的哥特氣息與暗黑風格塑造了蝙蝠俠作為一個英雄的形象,那麼克裡斯托弗·諾蘭則通過《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以極度寫實的手法和無處不在的黑暗背景渲染讓人們更多的看到了蝙蝠俠從英雄蛻變為凡人的一面。

他們都為蝙蝠俠今天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大銀幕上一次又一次聚焦于超級英雄的正邪之戰,難免會讓人陷入視覺疲勞,而《哥譚》的出現,則為小熒幕上超級英雄類型影視劇的發展找到了新的突破方向。

...

哥譚是哪?看過無數DC漫畫和熟悉超級英雄電影的粉絲們會告訴你,這是最令他們魂牽夢繞的地方之一――它是布魯斯·韋恩的家鄉,也是蝙蝠俠的城市,擁有3000萬人口,是現實中紐約、舊金山、底特律等一衆大都市的綜合投射,不同的是,這裡沒有令人稱贊的治安環境和公共設施系統。

這裡罪犯雲集,到處散發着腐爛邪魅的氣息,街道破爛不堪,黑幫勢力遍布,警察玩忽職守,政府效率低下。這裡是DC漫畫中反派角色誕生最多的地方之一,卻也擁有着獨一無二的黑暗騎士蝙蝠俠。

...

本劇的故事從蝙蝠俠出現前20年開始,從布魯斯·韋恩與父母一同去觀看戲劇,卻無辜遭到歹徒槍殺,失去雙親開始。

主角不是人們熟知的超級英雄,而是手握警槍以一己之力對抗城市黑暗的戈登警長;故事也不是傳統的邪不壓正套路劇情,而是關于此起彼伏的反派為了争權奪利,不斷上演着一出出腥風血雨。

第一季黑幫大佬法爾科内與馬羅尼間的明争暗鬥和綽号“魚媽”的穆尼菲什暗中密謀,活脫脫就是一部電視劇版的《教父》。

而未來叱詫風雲的貓女、謎語人、企鵝人、雙面人……此時仍舊屬于打醬油的邊緣人物。身為主角的詹姆斯·戈登作為初次登場,也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警探,甚至還要處處收到搭檔哈維·丹特的制約與教導。

...

第二季神秘反派西奧·蓋勒文的引入以及斯特蘭奇醫生如創造弗蘭肯斯坦般的神秘醫術為我們展現了進一步陷入現實與幻境相交織的黑暗城市。

...

第三季瘋帽子,貓頭鷹法庭的相繼出現,一次又一次使詹姆斯·戈登陷入兩難抉擇,同時從第一季開始不斷成長的企鵝人與謎語人開始在哥譚中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崛起成為新的統治勢力。季終正式亮相的忍者大師拉爾斯·艾爾·古爾更為哥譚未來的發展蒙上了一層迷霧。

第四季所羅門·格蘭迪、豬頭人、最先成長為毒藤女的艾薇、稻草人、和小醜前身傑羅姆一個接着一個攪擾着本就危機四伏的哥譚,人心惶惶中,我們看到戈登身為警察的迷惘,在善與惡中苦苦掙紮、彷徨。

...

可以說通過前面四季的鋪墊與往複,勾勒出漸漸陷入絕望的城市未來,這裡沒有絕對的善良,隻有黑暗中的一絲微光,同樣這裡也沒有絕對的邪惡,隻有被黑暗腐蝕了的善意,而這裡更沒有絕對的死亡,有的隻是邪惡的天才斯特蘭奇醫生妙手回春。

越是絕望越能使人成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第五季季終所有角色的表現都顯得陌生而熟悉,壞蛋依舊還是壞蛋,好人還是好人,隻是在壞蛋身上我們同樣也可以尋找到另一面人性,在好人身上我們也能感受到另一種殘酷。

寫到這裡,相信許多人也會和我一樣,會發現與其說這是一部超級英雄漫改劇,不如說這是一部反派養成記。

在100集的劇集中,大大小小近百個反派,大顯身手,令人目不暇接。在近幾年DC電影日趨沒落的絕境下,是像《哥譚》、《綠箭俠》這樣的美劇讓我重新找到了一絲當年看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時的激動與認知,激發了無盡的想象力和奇特觀感。

...

...

但是如果撇開粉絲情懷,這部劇集真的那麼完美無缺嗎?顯然不是,故事的有限性,過于密集的反轉,使得劇情漸漸顯露疲态,變得肥皂而空乏。回首劇集發展曆程,常常會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

匆匆引入新的人物和故事線的同時,又不能與原有人物角色保持良好的平衡,為後面劇情發展留出一定的空間,使得人物相互掣肘,限制了後面劇情展開的張力,給人以劇情越寫越死、人物越來越繁雜的感覺。

...

誠然,這一方面與故事本身的設定背景和劇集越拖越長不無關聯,另一方面更和劇集有限的經費限制了主要人物角色的數量。因此,劇集呈現出上下不連貫,人物莫名其妙消失,華麗出場卻死的草率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

再有就是福克斯拿到的角色有限版權,導緻整個劇集出現了一衆反派起源與進化,而蝙蝠俠終其一劇也就留下個黑暗中的正臉。

而在人物塑造與環境烘托中,劇集似乎也陷入了兩難抉擇之中,一方面為了烘托哥譚的黑暗與荒涼,突出風格,劇集不得不大量引入大量反派,表現出各種無法無天的景象,另一方面為了塑造主角戈登警長,又得突出以戈登為首的正義警察形象。

...

最令人不忍直視的莫過于複雜而狗血的人物情感關系了,關是主角戈登就在五季劇情裡前前後後和酒吧老闆芭芭拉、小醫生李以及新聞記者有過多次戀情,按劇情時間線來看,整部劇除了季終有一個十年的跳躍,所有故事的發生應該不會超過實際劇集年齡——五年。

在五年之内,和三個女性分分合合多次,如果是在現實世界裡,戈登實錘渣男了。更别提,在劇終時,還出現和芭芭拉生孩子的同時與李結婚的腦洞劇情。

企鵝人在劇中也不是一盞省油燈,除了泛濫的戀母情結之外,甚至後來還出現了同性相吸的感覺,與謎語人産生愛的牽絆。雖然後來及時醒悟,但也不得不佩服編劇的腦洞啊!

...

在人物出場和退場的處理上,一方面不斷引入新的漫畫人物,為劇集充打新鮮血液;但另一方面,受制于經費與版權,這些新的人物,大多是原有人物的變化。

這種作法顯然一開始還有些許魅力,但次次如此,就受到了許多觀衆吐槽。在《綠箭俠》中,忍者大師的不死泉僅僅用了幾次就被毀壞,編劇很清楚的把這個開挂的BUG與故事,人物相平衡。

但《哥譚》的編劇顯然不清楚這一點,劇集從頭到尾,就沒幾個一次就能死透的人物,大多這邊剛死,下一秒就躺在斯特蘭奇的手術台上,然後再過一集就又神采奕奕的與戈登進行搏鬥,導緻後來許多觀衆都能夠未仆先知,在人物倒下的那一秒就能夠判斷他還會回來,借劇中哈維的話來說,就是“這年頭哥譚能死而複生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

還有一些事件的發生讓我們看到了編劇顯然有些對劇情把握失去了控制,在前期我們還能看到哥譚警局作為一個不說強有力但也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治安管理機構,至少能夠維持哥譚的日常穩定,這也比較符合現實設定。

可到了後來,這部劇就像過家家一樣,每隔幾集,就會出現反派屠警察局的場景,有些甚至是單槍匹馬的殺入,讓人看的雲裡霧裡,不知所措。這種不負責任的劇情甚至越來越讓人無法直視,到了劇終,不關是警察局,連軍隊都被耍的團團轉,難道美利堅合衆國的強大軍事力量連一點反滲透反偵查的手段都沒有嘛?都是豆腐渣子嘛?

...

作為一部粉絲向與路人向都兼備的劇,《哥譚》顯然兩邊都不讨好,越來越沒有那個最初的模樣,那個哈維與戈登如孤膽英雄般進行調查時的緊張,布魯斯·韋恩失去雙親時令人感同身受的無助,貓女流浪街頭時身處現實與夢境間的泥沼無法自拔,企鵝人受人欺淩無法言語時的暗自發誓……

這些場景曾經令人無數次淚目,也是這部劇讓我身為DC迷感到無比慶幸的地方。在DC漫改電影與漫威電影幾番較量都處下風的局勢之下,是《哥譚》這樣的劇成為無數DC迷能和漫威迷叫闆的資本,它的成功,曾經也讓漫威推出同類型的《神盾局特工》,隻是如今哥譚已逝,神盾局已然還在。

對于《哥譚》的完結,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在不舍的同時,也暗自慶幸(可憐的戈登終于逃離了編劇的腦洞)!

...

...

未來?雖然福克斯電視台已經宣布将會推出《哥譚》的衍生劇集《潘尼沃斯》,但顯然距離播出還有一段時間。DCuniverse流媒體的成立,相信未來的某一天散落在各個電視台的DC漫畫人物都會被收回,也衷心希望DC能夠好好用心對待這些自家的孩子。

DCuniverse出品的《泰坦》、《末日巡邏隊》都已播完第一季,而由溫子仁指導的《沼澤怪物》也即将播出。相比CW與福克斯出品的這些劇,顯然DC對自家孩子更具有控制感,這幾部劇可以說都各有特色,也都有明确的故事線和劇情人物。

...

...

最後,當第100集,成熟的布魯斯·韋恩最終穿上蝙蝠俠的戰衣站在高樓之上,凝望着遠方。漸漸老去的戈登擡頭仰視着漸漸明晰的希望,守候在熒幕前的我,内心衷心祝願DC的未來,即便不能在大銀幕上鬥過漫威,也能在小熒幕與漫威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