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千尋,但大部分人都讓自己活成了無臉男”

...

我把《千與千尋》刷一遍,得出如下遺憾“我覺得白龍不會回來了”

一個忠于日漫很多年的朋友滿不在乎的說“白龍本來就回不來了啊”

日漫是成年人看的動畫片,用着治愈的場面,講着現實的故事。

那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在拿着糖果口味的毒藥逼近你,然後誘惑着你說“張嘴吧孩子,看,它和糖果一個樣”。

然後在你吃下之後才發現,所有的避無可避,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早已直面完成。

...

18年前,《千與千尋》的宣傳語是“喚醒活下去的力量”;

18年後,宣傳語變成了“别丢了自己”“一直向前,不要回頭”

前後近二十年的差距,《千與千尋》似乎也在跟着這一代人成長,同一部電影不同的标語,道出了不同的心境。

我們都是千尋,都需要獨自面對整個世界。

...

千尋一家在搬家的途中,誤入了奇怪的另一個世界。

父母面對猶如盛宴的美食開啟了無所節制的“狂吃”之旅。

而因為沒有在天黑前逃出去,千尋必須獨自面對這個陌生的,不屬于自己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有保護幫助她的白龍,但卻也不是庇佑。

白龍告訴她“你需要去找鍋爐爺爺,并且請求他給你一份工作,不管用什麼樣的辦法”。

卻不是直接安排給她一份工作。

...

而在湯婆婆跟前,白龍也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千尋,然後再問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白龍就像是教會千尋走路的父母,耐心且細緻,卻不能把她整個背在背上替她負重前行。

除了白龍,一路上,千尋認識了當面嫌棄背後關心的小玲姐姐;

為了讓鍋爐爺爺收留她而集體罷工的煤球小子;

傾覆一切隻對千尋一人善良的無臉男。

...

千尋這一路上在不停的被迫信任和依賴。

初見白龍千尋也曾懷疑他的話能不能信,他給的東西能不能吃。

在遇見小玲姐姐的時候,小玲放在臉上的嫌棄讓她畏懼。

卻在沒有白龍的地方不得不緊緊抓住小玲的手。

而在小玲“為了她好”告訴她離白龍遠一點的時候,千尋不知該相信誰的模樣也像極了初入社會中的我們。

...

好在小玲得兇狠隻是在做面子,無臉男雖然貪婪但卻被千尋的一個留門感動;

脾氣暴躁的鍋爐爺爺會伸長胳膊給千尋蓋上毯子;

白龍雖壞,卻把所有的溫柔都給了千尋。

他們出現在千尋的生命中,都用着自己的方式保護着這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小姑娘。

...

喜歡一句話叫做“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

在人生的列車上,我們感激每一場相遇,卻來不及揮手每一次的不告而别。

無臉男陪了千尋一程,白龍親手臨别許下“我們一定會再見”的承諾,小煤球把私藏的千尋的鞋子還給了她。

他們都明白每一次的告别可能都是永遠,但都沒有說再見。

...

最後一次見小煤球的時候小煤球的眼中充斥着不舍;

無臉男在下車之後,沒有跟上千尋返程的腳步;

白龍記起了自己的名字,卻沒有選擇同千尋一起回到現實中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迹要走,或許我們彼此珍惜不想分離,卻也不得不各自離開,走向屬于自己的世界。

宮崎駿為成年人編撰了一部童話,卻不會告訴你,一切都是美好不帶尖刺的。

他把所有細節诠釋到位,告訴我們這世界有美好也有罪惡。

宮崎駿的漫畫就像是一本好書,待人好好誦讀。

每個年齡階段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故事,而這,剛好就是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