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愛又恨。

可以是大衆對于華誼兄弟的一大感受。

愛的是這家老牌影業曾帶來了許多品質良好的電影,尤其是給賀歲檔帶來了許多歡笑。

恨的是華誼不能潔身自愛,慢慢被資本腐蝕,總是充滿各種争議。

...

《八佰》可謂是完美體現了華誼的特色。

2019年上映之初就備受期待,然後迅速陷入涉嫌洗白争議曆史人物的泥潭,被迫撤檔;

2020年重裝上陣,肩負起拯救影市的重任,就在正面評價越來越多的時候,正式公映前又出事了。

華誼這次采用了一套非常規的發行策略,被指“霸王條款”,吃相難看,欺人太甚。

面對公關危機,見過世面的華誼臨危不懼,發出聲明,以正其身。

所以事情就一如華誼所說,僅僅是一次為了打擊行業“毒瘤”的義舉?

未必。

...

①華誼沒必要為短期利益,陷自身于不利

大型院線是華誼不敢得罪的。

最早的8月14日點映,《八佰》隻能在年票房在1000萬元以上的影院放映。

要知道,從7月20日複工以來,影市的恢複非常順利。隻要一有頭部電影上映,票房收入那是十分可觀的。

等《八佰》一到,熬了這麼久,被全行業心疼的影院終于看到了挽回疫情期間損失的希望。

正式上映3天,加上點映場,《八佰》累計票房已超6億,很有機會打破10億成為爆款。

事實證明,影市已經基本恢複元氣。

...

新片就像一塊網紅大蛋糕,華誼這個廚師做好,分給店家去賣。現在不愁沒有顧客來吃了。

能搶先分到蛋糕,頭部影院當然開心。

不過參與8月17日到20日點映的部分中小院線卻因華誼此次的特殊發行策略而感到憤懑。

有報道稱,“票房在200萬以下的影城,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額,并在8月19日前将該筆保底費用預交給發行方指定賬戶,才可放映《八佰》。”

簡單來說,就是要先打錢給華誼,華誼才給出放映密匙。

沒有密匙,就無法放映。

有已經開放預售的影院,突然遇到這麼個條件,要麼乖乖給錢,要麼給觀衆退票。

...

對于這麼一個不可理喻的條件,華誼方面直接否認,聲稱《八佰》的票房結算遵守影片院線發行政策結算流程,不存在發行方直接向影院收款的行為。

更大的可能性是媒體報道失實了。

因為隻要有影院敢曝出華誼強收保底費用的相關證據,華誼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作為老江湖,又怎麼會做出這種損害自身名譽的愚蠢行為呢?

外界普遍猜測,華誼想提前收影院的錢,主要目的是想盡快拿到營收,以防在資本市場被強制退市。

華誼股票所在的創業闆規定,連續三年虧損就要退市。而華誼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2020年再虧,就得退市了。

這也是在防疫措施限制下,華誼不得不拿出《八佰》來賭一把的原因。

...

但仔細想想,華誼沒必要這麼做。

第一,在《八佰》口碑走好的情況下,冒着得罪影院,名譽受損的風險,隻是收回一筆現金,除非華誼以後不想混了,否則不會做出這種目光短淺的手段。

第二,2020年6月12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調整了退市政策,退市新政更有助于有規模的上市公司專注于經營,無需花費大量精力“保殼”。這一點華誼在回應中也提到了。

第三,華誼有着騰訊、阿裡巴巴兩大股東靠山,而且資本運作有着多種手段,2020年也還有小半年,華誼還遠沒有到出此損招的地步。

...

真正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華誼确實采取了有違常規的發行方式,這給影院提出了新的要求。

華誼兄弟電影副總經理劉歌在接受新浪娛樂采訪時承認了确實有保底金這麼一回事,隻是情況和一些報道所描述的“霸王條款”大不相同,所針對的是票房數據不正常的影院。

既然有保底金,就說明影院必須得拿到足夠的票房,才能保證保底金不是多給的。

不用管具體的條款,最直接的變化,觀衆是能感受到的。

那就是票價變貴了。

特别是IMAX場次,一張票至少要80塊左右。

羊毛出在羊身上。

影院要确保自己能收回保底金,以前能給的優惠都不敢給,票價自然就高了。

...

②特殊發行策略的終極目的

華誼的官方回應清楚解釋了特殊發行策略的兩點争議。

保底金方面,是為了防止部分小影院偷票房,片方原本應該收到的賬目收不到。

密匙方面,頻繁更換密匙,在臨近正式上映時間前才下發,是為了防盜版。如果影院内部有時間盜錄,販賣給非法網站,那流出的版本是要比正式放映時盜錄更清晰的。這對片方和院線都是十分不利的。

《戰狼2》熱映的時候,偷票房和盜版問題就大張旗鼓。

...

在正常的時候,這種現象雖然可恨,但所造成的影響有限。否則早就被大力打擊了。

在疫情期間,票房收入受到限制,那這種小偷小摸所造成的損失,占比就變大了。

華誼連續兩年虧損,老總傳出變賣名畫、房産維持現金流,拿出《八佰》将近是孤注一擲。

所以此次上映,必須将利益最大化,偷票房和盜版,便不能忍了。

...

歸根結底,華誼此番弄出這麼一招,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證自身的利益。

至于說要維護市場秩序什麼的,說不好聽一點,都隻是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現在華誼自身難保,哪還有餘力去當“義務警察”,維護市場秩序?

發行策略引起争議,一方面是因為令到部分人失去了原本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因為争議未必完全是一件壞事。

有這麼一個可能性,那就是華誼是有意制造出争議。

那調整發行策略,第二個主要目的就是,為《八佰》制造話題。

...

華誼的諸多電影都有幺蛾子。

《江湖兒女》點映被叫停;

《我不是潘金蓮》排片争議;

《芳華》撤檔風波;

《手機2》與崔永元結怨;

等等。

頭号導演馮小剛有時還嫌不夠事大,發表激烈言辭,引起大衆的議論紛紛。

别人家的片子都蠻順利,怎麼華誼的片子就總是出問題?

這不禁讓人懷疑是華誼方面的有意炒作。

...

發行事件引起争議,對華誼有兩個好處。

首先是轉移《八佰》的争議點。

2019年,導演管虎的一條微博令到這部曆史戰争電影蒙上了一層陰影。直到2020年定檔救市,陰影仍未散去。

部分網友還是死抓着孫元良的争議點不放,雖然《八佰》并沒有美化孫元良,而且還删掉了十多分鐘,以避免引起誤會,但這個争議一直在,就會對電影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如果華誼和管虎在這個點上硬要和網友較勁,網友可以說他們做賊心虛,搞不好會越抹越黑。

...

那要蓋掉這個争議,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在自身清白的前提下,制造出另一個争議。

“霸王條款”等字眼一出,确實是令華誼相當難堪。

但隻要華誼做足準備,很快就能赢回輿論優勢。

在拿出一份堪稱無懈可擊的聲明回應之後,不僅解釋地明明白白,别人再想要惡意抹黑也拿不出證據,而且還把罪名轉移了出去,讓輿論攻擊其他地方,充當了一回“義務警察”。

然後冷靜下來的大衆仔細一想,對啊,華誼這老江湖怎麼會做這種蠢事自毀長城?

對華誼不利的輿論自然消去。

...

輿論總是支持弱勢的一方。

一開始中小影院是弱勢,大家都力挺影院,怒批華誼;

等真相一出,華誼成了被冤枉的一方,自然更容易獲得同情。

而偷票房、盜版本身就是不義之舉,成為輿論的宣洩出口,就再合适不過了。

...

其次就是,《八佰》可以多一個話題占據熱搜。

這是其他缺少話題的電影,想要都要不來的。

華誼作為老江湖,有此既能保障自身利益,又能作為話題營銷的絕妙操作不足為奇。

所以呢,此次事件所反映的,有部分是中國電影産業的一些不足,更多的則是五個字。

姜還是老的辣。

...

截止至8月23日晚上8點,《八佰》的單日票房近2億,票房占比高達87%,累計票房7.69億。

照這個勢頭,不光是破10億,華誼還有機會能夠收回成本。

能有這個結果,可能大部分人都是沒想到的。

對于華誼來說,這僅僅是挽回前兩年頹勢的一個開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隻是不知這次的票房成功,能否讓身陷資本浪潮的華誼回頭是岸,專心經營自家的老本行。

中國的電影産業尚未形成真正成熟的工業體系,老本行沒搞好就想吃其他蛋糕,想要成為中國的迪士尼,未免操之過急。

人家迪士尼能有今天,依靠的是自身實力,也得依靠好萊塢這個大舞台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