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公衆号:大家一起來撸串兒)

假如,現在有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瘋狂奔跑,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

...

沒錯,大多數想到的無疑是他們在開心地玩耍。

可在《芬妮的旅程》裡,有一群孩子,他們努力奔跑,僅僅為了活命!

1.

故事的背景定格在二戰時期,猶太人遭受納粹分子的瘋狂迫害,甚至連年幼的孩子都不放過。

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許多留居在法國的父母忍痛把孩子交付給社會組織,這樣孩子們便有了更多生還的可能。但是好景不長,他們還是被告發了,于是他們被迫轉移到其他地方暫時居住。

但是因為德國人的再次到來,被逼無奈的他們再次踏上了逃亡之旅,這群勇敢的孩子化悲痛為力量,一路颠沛流離從法國越境到瑞士,終于他們獲得了安全和自由!

...

回顧整個故事,勇敢的芬妮讓無數人心生敬佩。

一個12歲的小女孩本該開開心心享受學校、家庭和周圍生活的溫暖,可她卻生活在這個戰亂的年代,臨危被委以重任,作為一個團體的精神支柱帶領小夥伴們躲過了槍林彈雨。

她害怕過、彷徨過,可小夥伴們的信任和溫暖讓她重新擔起了責任,她也慢慢懂得了福曼太太所謂戰勝恐懼的秘訣:如果怕,就裝不怕!

...

一路上,他們被殘酷的德軍抓捕、被同胞背叛,也有來自隊友的抛棄,也經常饑腸辘辘,甚至有随時喪命的危險,可孩子們表現出來的冷靜讓人覺得甚是不可思議。相反,他們更加團結一心。

或許,他們知道,沒有了大人的庇護,他們隻能獨自戰鬥。

而事實證明,他們做到了,他們成了自己的大人!

2.

還記得影片中一個小姑娘的話特别令人觸動:“如果這樣不好的話,我們就不當猶太人了。”

...

單純的孩子,連她的世界都是純潔的,可她不曾想到這麼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所謂的種族、膚色等等這些因素,不應該作為我們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該被淘汰的标準,可他們生活在這個戰與火的年代裡,他們并沒有錯啊!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同樣背景的《穿條紋褲的男孩》,兩個不同種族的小主人公對于朋友的真誠,對于别人的善意,對于不同生活的向往,讓他們選擇去欣賞這個世界的美好,可無休止的罪惡戰争卻剝奪了他們繼續走向未來的權利。

在孩子們的心裡,這個世界彌漫着無數的陽光和快樂,可有些人卻偏偏要撕開這少有的赤裸裸的黑暗去玷污孩子們的天真爛漫。

...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感歎:人間不值得,所以要快樂!

但這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大逃亡也在告訴我們:人生值得,要更快樂!

所以,我們呼喚着愛與和平,願這世界如你我所願!

(文章來源公衆号:大家一起來撸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