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琅琊榜》竟不知甄嬛講了什麼?腹黑嗎?《琅琊榜》踩着甄嬛的肩膀,将國人的智商、觀劇水平和觀影感受拔高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層次,這才是一部真正的國劇。
《琅琊榜》熱播之時并未上心,隻是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分析劇中構圖的文章,電影級的畫面可謂業界良心,就連導演都說梅長蘇的玉冠,好幾個都是真玉。雖不是上等玉但都是真的做的,專門定制的。
關于《琅琊榜》的各類文章已有很多,在這主要想聊聊我最喜歡的幾個角色。

角色一:長公主 兩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女人
謝玉不是敗給了梅長蘇。
而是敗給了自己千方百計喜歡的這個女人。
莅陽長公主這個形象有骨肉,塑造的很飽滿,劇中梅長蘇有兩次陷入險境,一次是獵宮,而另一次就是謝府,若不是長公主以死相挾,恐怕酥胸的計劃早就在大鬧謝府後功虧一篑了。若說長公主自私,她确實心機頗深,犧牲了卓家的骨肉保全了自己的兒子,若說長公主無私,她也确實大義凜然,若不是在延侯爺、譽王和謝玉僵持不下之時挺身而出,恐怕府中圍困的一應人等早已被射殺殆盡。
謝玉被擒,是太子失勢的關鍵,他的手書,又是重審赤焰舊案的關鍵。莅陽長公主的第二次挺身而出,便是當衆去指證丈夫當年的所作所為,這跟第一次景睿生日承認自己的舊情與卑劣有所不同,這才是真正的铤而走險,因為她要面對的是皇長兄,要挑戰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和不容玷污的皇家顔面,成敗系于她一身。
靖王說得好,若非堅定的意念,面對巍巍朝堂,隻怕很難把話說完,可是莅陽長公主做到了,耀威揚威的皇上被衆人相逼,氣得眼睛紅了,帽子掉了,這位呆萌的皇帝演技大爆發,看着真是過瘾。莅陽長公主的演繹更是無可挑剔,戲份雖不多,但是隻要出場,必是重頭戲份。
角色二:譽王 血性男兒為保妻兒隻求一死
用譽王自己的話說,他就是一顆大棋子生下的小棋子。
他不但是梁帝的棋子,也是酥胸的棋子,對皇權的過分執念使他蒙蔽了心智,然而在最後醒悟的那一刻,他甯願以死謝罪保全妻兒,也算是有血有肉,譽王留下的斑斑血書,便是對梁帝辛辣辣的諷刺,父與子,罪與罰。
不得不說琅琊榜是一出男人戲,将父與子,情與義血淋淋的擺在我們面前,看完劇仍對夏夫人的那句話記憶深刻,在夏江獄門外,夏氏對兒子說:跪下磕頭,謝他一點血脈。

角色三:景睿 複雜身世衆叛親離不怨天不尤人
景睿,雖然這世間少有公平,但是我希望你可以永遠保持這份赤子之心。
景睿的形象高大全,可他南去時和酥胸在長亭的一番對話卻深深感染了我。
我曾經因為你這麼做,非常難過,可是我畢竟已經不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總有取舍,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舍棄了我,這隻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就心生怨恨,那這世界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我之所以這麼待你,是因為我願意,若能以此換回同樣的誠心,固然可喜,若是沒有,我也沒有什麼可後悔的。
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人,若能以此種心境時時寬慰自己,那便是最好不過的了。
除了長公主、譽王和景睿,靜妃這個角色也印象深刻,酥胸在獵宮病情加重之時,靜妃對酥胸說:“京城的事情,交給我”。一向謹言慎行的靜妃娘娘說出這句話真是被震撼到了,不管她有沒有能力做到,僅這份擔當和魄力就讓人佩服。
《琅琊榜》是一部複仇記,但是豫津、穆青、飛流這些小角色讓人感受到了輕松愉快地氣息,還有江湖郎中蔺晨,他描述的江湖遊曆真是讓人向往,如果酥胸沒有戰死,在廟堂與江湖之間,他一定是選擇了江湖,因為隻有江湖才是天下人的江湖。
古人有江湖,有俠客,今人有網絡,有水軍,我們生活的環境莫不是越來越逼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