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真是好劇不斷,網飛新劇《女王的棋局》一經上線,豆瓣評分直沖9分+且居高不下,該劇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由斯科特·弗蘭克操刀撰寫劇本,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女”的成名&成長之路。基本上是一口氣刷完七集,就像看了部極為流暢的長電影,強烈安利。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描述天才另辟蹊徑。在觀看之前,我隻覺得這是個較為“個例”的故事,畢竟天才實為少數,且不可複制,對于普通人來說,實在很難代入她們的生活經曆。但比劇的颠覆性在于,它沒有以探讨“如何勝利”為中心,正相反,它聚焦了各種各樣的失敗以及成為天才的代價。這些天才角色的所有比賽都映照出他們與心魔的對抗過程。人們圍繞着一項競賽展開交集、做出選擇、找到位置,在迷失中找尋自己。女主先後兩次失去母親(生母和養母),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不經意的機會接觸并迷戀上了國際象棋,并開始在各種比賽中嶄露頭角、逐漸成名,但一度依賴酗酒、嗑藥來逃避孤獨、躲避她格格不入的現實社會,并不斷暗示自己這才是提升棋力的關鍵方法,以至于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特别是在其先後2次挑戰蘇聯籍世界冠軍失利後,深受打擊、自信受挫,一度宅家酗酒、頹廢厭世,幾乎中斷職業生涯,最後在朋友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下,在第3次挑戰中戰勝對方,赢得了世界冠軍,也徹底糾正了不良的生活方式、解除了心魔。

      我們很容易因為幾次勝利而去熱愛一樣事,就像貝絲熱愛國際象棋,因為她擅長,且能借此打敗别人。但勝利無法持久。在一件事上不斷失敗,并承認自己的局限,但仍沒有放棄堅持,這種選擇同樣值得被尊重。所以說,這部劇最大的成功不是寫了一出“天才養成記”,卻是呈現了一個令人驚歎的關于“失敗者”的合奏。劇的結尾表達得足夠清晰,世界排名第一的貝絲坐在椅子上,與街邊老人開始下棋。此時天才與否被抛諸腦後,棋,僅僅是棋而已。

        ②劇情專業但不枯燥。該劇做得極棒的一點是:即便是不懂國際象棋的人,也不會對劇中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感到枯燥。劇中的每盤棋都由國際象棋頂級大師親自設計,不過就算棋手們不斷抛出大量陌生術語,觀衆仍能看得津津有味,并将其視為每一集的高潮點。因為除了棋盤,鏡頭更多是在角色的反應中切換。根據圍觀群衆的表情,我們能讀懂目前局勢是否膠着,而透過對陣棋手的微表情,則能推測雙方走每步棋的心理。盡管表面上是下棋,觀衆卻一直在解讀雙方的心理戰,而且借助眼花缭亂的剪輯,一盤棋甚至有了交響樂般的節奏感。這麼一來,對于多數觀衆而言,國際象棋被抽象化了,它最終代表了一個大家都想要赢得的東西。我們希望在女主身上看到天賦被施展,就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這種代入感極為強烈,似乎每個人手中都有一盤棋。

      ③其他角色塑造豐滿。除了貝絲,還有不少角色被完整塑造,甚至成為許多段落的點睛之筆。比如薩貝先生為人嚴肅冷漠,但他生前一直搜集貝絲參加賽事的一切消息,仿佛把貝絲當成了遙遠的女兒。喬琳身為黑人,不甘成為被壓迫被輕視的群體,于是努力攢錢考法學院,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身邊人的處境。貝絲正式參賽的第一個對手也是個女孩子,她們因為都是女孩而被分到一組。那個女孩在意識到自己沒有天賦後,走上了學醫的道路。而貝絲昔日的敵手,那些作為貝絲手下敗将的“男性”,最後都成為貝絲的左膀右臂。他們做貝絲的教練和助手,與她短暫相戀,并讓貝絲關注那些因為傲慢和天賦而忽視的細節。這些人在棋盤之中或棋盤之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熱愛下棋的人仍然在下棋。就像結尾一個俄羅斯的老大爺,一輩子做平庸的棋手,仍然早早來到露天賽場,在天寒地凍的環境裡掏出一盒國際象棋。如果一場競賽注定隻有一個勝者,那麼餘下的“失敗的人”在為了什麼而下棋呢?除了赢之外,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目的。某種程度上,國際象棋屬于所有人,并不隻屬于那個戰無不勝的王者。

        ④女主演技十分驚人。安雅·泰勒-喬伊扮演15歲之後的貝絲·哈蒙,其實跨度不小,加上關鍵情節裡她都在靜坐,每一盤棋中的微表情都會被無限放大。在特寫鏡頭下,她不僅要用表演拖拽劇情微妙的轉折,還要保持對觀衆的吸引力。她用面部表情向觀衆曝露着角色的每一個心理動作,思考、猶豫、悲傷、勝利、失敗、不甘、得意、複仇、憐憫……一雙閃爍的眼睛和抽搐的嘴唇,僅僅依靠特寫鏡頭,一一得以呈現完成,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