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結局,嗯,怎麼說呢,我隻能說這個編劇可能是涉世未深,是把這個世界想象的過于drama了。

首先從一開始王漫妮就是一個特别會察言觀色的人,做銷售做到了Senior sales,都已經是見過大場面的人,為什麼會被梁正賢的一點點物質提供欺騙感情?這個智商差前後是真的圓不上來。編劇是對小鎮女孩到大城市打拼的這個形象是有什麼偏見嗎?情商如此高的人怎麼就看不出這是一個PUA局呢?當然從感情被騙到回家逃避再到忍受不了小鎮生活重新回上海這條線的邏輯是講的通的,但你一個銷售的突然間跨行去做應收?你從一個櫃姐轉到一個催債的?這跨度也太TM大了吧?裡面涉及到銷售知識,心理知識,還有會計對數等等的專業知識,一個櫃姐怎麼可能在三個月内就可以完全掌握,而且還能做到業績出色,讓魏總刮目相看?還扳倒了銷售部的一把手?編劇,你說你從來沒有接觸過職場,從象牙塔出來後就直接做職業編劇寫劇本了,但是你的劇本也不能這麼魔幻呀。這完全不符合現實邏輯好嗎?然後最後你還跟我說王漫妮去愛丁堡申請留學了,不說她申請材料這麼短時間内批不批得下,十萬塊錢去留學兩年你這是何不使肉迷式天真嗎?還能說走就走?而且你催債用一顆真心待人,人家就能把錢還給你?這不扯淡呢嗎?

再說鐘曉芹和陳嶼這條線。陳嶼前20集和後23集注水豬肉的性格完完全全是分裂的。你前面就是一個讨人厭的中國式直男,後面怎麼突然間跟老婆離婚後就變得會噓寒問暖,開始關心她,情商突然間就好像開了個bug一樣直線上升?精神病都不帶這樣的吧?話說拍他們一開始結婚的時候,陳嶼的性格也是能看出是暖男一個,怎麼結婚三年後的性格就全線崩壞了呢?這是為了寫他們複婚而故意設置出來的人為障礙嗎?你說結婚三年後生活回歸平淡,我可以理解,工作上被上司打壓,心裡有氣想找人發洩,我也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故意人物性格變化這麼誇張化?還之前說夫妻生活一月一次,合着離婚前就是一個人見人打的直男癌,離婚後就是一個貼心人夫了努力追妻了是吧?這完完全全是為了制造沖突,制造爆點而設置出來的人物性格缺陷,還是殘缺的。這個複婚也是完全為了複婚而複婚。試想在平常生活中,兩個人都走到30多歲了,怎麼離婚跟複婚就像過家家一樣呢?編輯是對夫妻生活有什麼誤解嗎?你談過戀愛嗎?普通的婚姻生活有這麼狗血嗎?

再寫到許幻山跟顧佳這條線。本來許幻山跟林友友出軌,這個bug越寫越長,越寫越臭就夠引人煩了,我也理解編劇和制作方想為了有爆點上熱搜,故意這樣注水,可我還是忍不住吐槽,林有有肯定是帶資進組了,不然戲怎麼這麼多呀?可能有人還不知道結局,大緻講一下就是許幻山要在林uu面前打腫臉充胖子,堅持生産藍色煙花,最後廠子炸了。炸之前顧佳通過種種蛛絲馬迹發現了許幻山跟林有有的屁事,一開始沒想過處理林有有,想着直接離婚,但是除了許幻山不肯離婚外,uu還教唆許子言他爸爸媽媽要離婚了。顧佳一氣之下打了林友友一耳光,還把那間公寓的房約給退了。之後許幻山死賴着顧佳,說他錯了,他不想離婚,而且他想分手但是林uu死賴着他不放,死乞白賴地想讓顧佳幫他解決林有有,顧佳也是看到他已經你擁有已經碰到他兒子的份上出面解決。一系列操作之後,他們兩個準備簽字離婚時1個電話進來說煙花廠炸了。兩人也沒離成然後顧家就把公司關了賣了,房子也賣了,把款項補償完之後,許幻山被判了三年,顧佳和兒子和爸爸住在茶山裡,一切從頭開始。

如果說這個劇本最嚴重的問題,一個就是邏輯不通與現實不符,第二就是他的人物刻畫太過于扁平,不夠立體。到後面說uu對許幻山是真愛,但是從一開始是真愛的話就不會帶着這麼強目的性去接近對方,就是說uu一開始就是看中許幻山的錢。直白一點不好嗎?為什麼非要給自己的惡行找借口?還扯上真愛這塊蒙羞布,演着給誰看啊?誰信啊?

為什麼電話非要在兩人簽字前一秒打進來?為什麼許幻山的錯要讓顧佳來承擔?許幻山沒有出軌就不會帶uu去煙花廠,他就不會繼續生産藍色煙花,廠子就不會炸,顧佳也就不會幫許幻山擦屁股,落到一無所有的下場。說真的,我不懂,男人的錯為什麼讓女人來承擔?顧佳做錯了什麼,要讓編劇這麼對待她?許子言做錯了什麼要讓編劇這麼對待他?明明是另一人出軌打腫臉充胖子,為什麼是顧佳最後淪落到無家可歸?這就是30而已嗎?編劇到底想表達什麼?30歲不應該是一個打拼事業的黃金年齡?為什麼30而已要加入這麼多狗血在裡面?難道30歲除了婚姻就是一地雞毛,沒有事業沒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了嗎?退一萬步說,就算30歲隻有婚姻,也不見得所有的婚姻都是失敗的吧?編劇寫這個劇本是想向我們表達什麼?傳達了什麼有用的情感價值嗎?

還有,姜辰明明心裡還有王漫妮,一個月不到時間就能跟别人領證?為什麼許幻山顧佳兩夫婦到最後10年的努力全白費了,而林uu這個小三,到上海來一趟免費吃住好幾個月,最後什麼也沒損失,隻挨了個巴掌就回北京了?做小三一點代價都沒有付出,太魔幻了吧?寫小說這麼容易就能賣出版權了嗎?鐘曉芹活到30歲了,一點理财知識都沒有?還能在市場部裡混?156萬的稿費一下子就花出去120多萬?還美名其曰為自己的老公?其實生活中能做到這一點的有多少人?願意這麼做的又有多少人?這是編劇想當然的寫出來的東西嗎?編劇是把這個社會想象成怎樣的烏托邦啊?

總體來說,這部劇打着職場劇的旗号,寫着狗血情感劇的内容。表面上是宣揚女性獨立價值觀,實際上還是八點檔的雞零狗碎。高開低走,說的就是他。國劇離真正精品的路線,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什麼時候真真正正的講好一個故事,類似TVB,類似美劇,而不是摻雜這些可有可無的情感和狗血,國劇才不會真的這麼令人生氣,才真的有希望。什麼時候能靠劇情本身而吸引觀衆,而不是為了制造爆點而制造沖突,更不是為此前言不搭後語,故事全線崩壞,人物形象臉譜化,邏輯與現實不符,國劇才能真正崛起。

可看的就前面10幾20集吧,能打一分的就不打兩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