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人街探案迷,第一部電影和第二部電影都很喜歡他裡面的故事。所以當疫情來臨的時候,第三部電影不能上映的時候,果斷去搜了這一部網劇來看。
看完網劇,竟然覺得他比《神探夏洛克》還意猶未盡,從主角選角到故事條線,以及反轉,都讓你對他神魂颠倒。另外,他除了是一部偵探劇,在他的故事裡還藏着中式哲學,包括道家儒家的陰陽之道,也包括佛家的貪嗔癡慢疑。
整部網劇其實更像三篇精心制作的電影。
以下内容,有劇透,慎入。
第一部《曼陀羅之舞》開場就是“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這段話,出自佛家典籍《華嚴經》。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嚴華經》
整個事件裡可以看到阿水老公犯了貪念,阿水犯了癡念,而阿水的三位室友則犯了嗔念。
貪念,是阿水老公一直覺得配不上阿水家的财産,覺得自己一直不受尊重,沒有感情的婚姻,最終隻剩下對金錢的渴望,對阿水家的财産産生了貪念。導緻了阿溫一勾引他,給他一點溫暖,他就願意和阿溫對阿水犯下殺念,帶着錢和女人遠走高飛。
癡念,是阿水因為沒有老公的疼愛,婚姻裡缺失愛情導緻其和她的初戀出軌。癡想着離婚跟初戀在一起,卻一直都沒有勇氣去行動,最終落個死于非命。
嗔念,是别人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意願去做事情而發怒的一種思想念頭。 阿水的三位室友一開始強迫着阿水和她們一起報考曼谷大學,随後她們四個都因為被阿水傳染風寒而沒有參加高考都特别恨阿水。而阿水因為家裡有錢出國讀書,她們因此更恨阿水。
所以,林默一直堅稱:神不會害人,隻有人才會。世間一切罪惡的事情,都源于人的貪欲、嗔念和愚癡。
而這些其實在我們身邊都很普遍,隻不過程度大小罷了。就像嗔念,什麼是嗔,就是仇恨心和憤怒心太重,嗔念重的人以損害别人的情來獲得快感。我們都是感情動物,稍微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就控制不住自己,容易産生情緒上的波動。
在我們的種種情緒之中,要數嗔的危害最大,佛教也認為嗔念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也經常會有嗔念的産生,往往會産生利人不利己的情緒,這部電影給我敲響了警鐘。佛說,放下嗔念,方能解脫。自勉之。
第二部《玫瑰的名字》開場是“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這段話出自翁貝托-埃科的《玫瑰的名字》。
最喜歡裡面的配樂《 loving strangers》,配上那句台詞“香水的名字叫一見鐘情,隻有一瓶,私人調制的,并不是市面販售的。”真的讓人深信不疑,這就是最美好的愛情,在一家花店,男主角遇見女主角,因為她身上的香水,對她一見鐘情。
然後最後的大反轉,卻大跌眼鏡。原來她給他的香水性暗示,美女救英雄,凄慘身世博得同情,以及最後用隐瞞懷孕的事實來放棄遺産權來奪取男主的信任,都是女主安排的連環套,每一步都經過她缜密的計算,她知道男主是一個很聰明的偵探。最終,男主對她演出的戲深信不疑,做了她的一枚棋子,幫她鏟除了另一枚棋子,她肚子裡的孩子得到了遺産繼承權,帶着謎一樣的身世消失在男主的世界裡。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最終都失去了原來的真相。
就像《玫瑰的名字》書中說到,曆史上留下的那些知識、哲學、包括真實的曆史,早已經随着時光的流逝、随着各種災難的經曆、随着記錄者的人為因素。最終失去了原來的本相,而成為了記錄者的曆史,而不是被記錄者的曆史,誠如“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什麼才是真正的真相。
或者說,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現在的世界裡,也是很難遇見純粹的愛情了吧。彼此說着“我愛你”,但是愛情的意義是什麼?是那朵紅玫瑰,還是那瓶玫瑰香水,還是那一枚only you的鑽戒。

《唐探》系列作品最令人着迷的特性,從來都不在于真兇的身份。而在于,真兇的作案動機,及背後所暗藏的複雜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