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綠皮書》未在影院正式上線時,便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在一路向南的旅途中,這是一個圍繞兩個不同膚色、不同階級的人之間的思想相互碰撞,最後成為摯友的故事。
如果這是一場平凡的旅途,那麼綠皮書便令它增添了幾分冷峻的色彩。
初看到影片的名字時,我并不能理解它代表的含義,但随着影片的節奏,我們可以發現它與男主唐的演出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暗藏着生活中白種人對黑種人難以消除的偏見。
電影中的男主角馬赫沙拉·阿裡在2017年憑借《月光男孩》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該影片講述的同樣是一個有關黑人的邊緣群體,然後時隔兩年阿裡又再次取得不凡的成果。
有關種族歧視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馬赫沙拉·阿裡在《綠皮書》裡面飾演的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古典音樂家,然而在巡演裡卻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彈奏符合大衆口味的流行曲。
在影片裡有這樣一片段,當托尼放着一首流行曲時,唐居然問起這些演奏家是誰。然後托尼又再次轉換音樂時,唐竟然對這些同行音樂家一無所知,托尼心裡感到無比吃驚。
我們可以從側面看出盡管唐也是黑人,但是他卻不了解自己同胞的圈子,并且拙略的想要将自己與其他的黑人區别開來。
貳
在駛向南方的途中,擁有着截然不同背景的托尼和唐,在交談的過程中彼此影響着,托尼本身對黑人同多數白人一樣有着很深的偏見,但是在高昂報酬的誘惑下他成為了唐的司機。
接觸到唐後才發現,唐的不苟言笑背後隐藏着無法言說的悲傷,而這寫都是托尼是無法理解的,直到一路南下二人曆經挫折後,二重演奏家告訴他,“因為天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勇氣來改變人們的心”,他才被唐的才華和勇氣所深深折服。
一段友誼在磨難的雙重打擊下可以化為灰燼,但也可以建立起兩人學會理解的橋梁。
唐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一直都想要改變世人對所有黑人偏激的看法,甚至放棄更好的舞台,選擇去巡演南方這一條危險的道路。
唐優雅的舉止和一連貫的動作,阿裡演繹得淋漓盡緻,甚至第一次吃炸雞時也是表現的如此無懈可擊。

唐拼命的不去做白人眼中黑人所做過的事,以為這樣便可以改變白人對他的看法,然而他的血液裡流淌着的血,卻注定是無法改變的。
唐對自己的生活設置着許許多多的條條框框,面對一系列的種種不公平待遇,他仍然苦苦堅守着自己的原則,用自己的禮貌行為去抵抗這周邊對他的冷眼。
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我們是像托尼般粗暴的習慣用拳頭快速解決問題還是如唐隐忍的對待呢?
随着托尼越往南的巡回演出,就感覺對黑人的歧視就越明顯,有着高等地位、才華橫溢的鋼琴演奏天才、西裝革履的唐也同樣難逃白人對黑色人種族歧視的對待。
旅途中唐的住行開始變得處處受限制,令觀者唏噓的是綠皮冊上描述的旅館與實際大相徑庭。
叁
影片的色調逐漸變為冷色調,給觀者視覺造成了沖擊感,還有觀影者的心理也表現出強烈的不适。
唐似乎早已料到這個結局,托尼對黑人的看法開始慢慢改變。原來黑人不全是印象中都喜歡吃炸雞,舉止粗魯的人,他們本身和唐沒什麼區别,都在艱難地生活着,對抗着命運的不平等。
身穿高級禮服的唐獨自享受着上流社會的待遇,可大部分黑人卻隻能承受底層階級的生活。他們的眼神對視,也激起了觀者的疑惑與反思。就好像同為黑人也不能接受唐穿着優雅的禮服,還有白人當司機的待遇。
有的人是求生,而有的人是在生活。在這一刻他們都一樣,面對白人的嘲諷和歧視,也許沉默才是最強大有力的武器,除了用行動争得他人的尊重,他們别無其他更好的選擇。

“我既不是白色的,也不屬于黑色的,那麼我應該屬于哪裡呢?”在停靠種植園旁時,佝偻着背,帶着草帽身着農衣的黑人驚奇的與唐對視時,他的局促不安,滑稽的故作鎮定給人一種眼神上的灼燒感。
他是一個被邊緣化的人物,也是一個靠酒度過漫漫長夜的孤獨患者。唐在影片開頭坐在高椅子上這一刻意安排,不禁暗示他内心藏不住身為黑人的自卑。
無法選擇的命運帶來的無力感,在不斷強大自己内心的同時悄悄的被藏黑暗之中。
愛情穿越山和大海是我寫給你的信。電影中不時還穿插着托尼給妻子寫信的鏡頭,寫信不僅是托尼和妻子間的聯系,還是托尼和唐增進感情的一條線索。
唐脫口而出的優美語句令他在托尼眼中形象升華,原來黑人也是可以彈奏古典樂曲,并且可以像神一樣優雅,遙遠不可亵渎。
種族之間的隔閡漸漸的,在語言情感的互彙中迸發出美麗的煙火。
我們無法決定故事開頭,卻可以選擇故事的走向,沒有結局的結局是最好的安排。唯有理解才是化解冰霜的源頭。抗争未完,一路向南,人生繼續。
End
Hey~你們好呀
我是三木~
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有着跳躍性思維,向往一貓一狗的獨居生活。
梓曦君有話講:
剛接到小夥伴的投稿,我就立馬準備找資源看了,這的确是一部很棒的電影。整部影片的《綠皮書》情境,有種娓娓道來卻引人深思的鏡頭、溫和輕松的對話中帶着诙諧的語氣。
喜歡黑人唐的直率和堅守原則,并且有修養有禮貌;喜歡托尼處理事情的幹脆灑脫,說話的口吻還帶着些許調侃。
雖然一路上他們的觀念和思想沖突不斷,但是最終卻在途中發生的一系列鬧劇之後,互相改變了自己看法,而因此建立起了真摯的友誼。也許托尼自己都沒發現,他在幫唐一次次的從危機和鬧劇中解救出來。
托尼奮不顧身的救出混進白人酒吧裡的唐,還幫唐争取他必用的斯坦威鋼琴,最後還去警察局解救了唐,幫他披上毛巾,當知道唐是同性戀時,托尼也化解了他的尴尬,說了一句話:他說:“我一輩子都在紐約夜店裡混,這世界很複雜。”
即将到最後一場演出時,晚上下起了大雨,托尼開車迷路到了白人行駛的道路上,結果遇到警察對黑人的言語諷刺,托尼憤怒之下用拳頭打了白人警察,然後兩人被關進了警察局。這場意外使唐的情緒達到了高潮。
從警察局出來的時候,唐和托尼出現了激烈的争吵。在大雨中,唐咆哮着下車,看到這一幕我心裡也被唐說出的話,深深牽動着。他甚至質問托尼,他不夠黑,也不夠白,不夠男人,那他到底是誰?
最後那一場演出,白人不讓唐在餐廳進餐,以此來羞辱黑人,這一次唐選擇了拒絕演出,因為這一路上,唐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已經夠多了。
不讓唐試穿店裡的西裝、演出時讓唐在洗手間裡換西裝,并且他們隻能依靠綠皮書手冊,也就是專門為黑人設置的旅行線路來作為演出路線等等。
托尼和唐去了一間黑人的酒吧裡點餐,受到酒店老闆的邀請演奏,而這一次也是唐最輕松的一次演出。他放下了心裡的成見,真正融入到了黑人的圈子裡,沒有高貴的鋼琴,也沒有宏大的音樂廳,唐在一個小酒吧與自己和解,也釋放了内心最深處的感動。

最後唐開車送托尼平安回家,也趕上了家裡的聖誕節宴席,可托尼卻是心不在焉,唐回到家也表現的孤寂落寞。但當最後唐來到托尼家門口的時候,托尼的妻子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溫暖擁抱之後,整部電影也完美的溫暖落幕了。
她伏在唐的耳邊,輕輕地說了一句話,她說:“謝謝您,代托尼給我寫的信。”整部電影結束了,溫暖又輕松,中間雖有起起伏伏的插曲,但更多的是帶種絕望裡的暖光。
任何時代的改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感化,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說服,才能使整個世界的變化,慢慢發生改變。“世界上有那麼多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
看待任何人和事物都不要以偏概全,一路向南的風景很美,如果我們少點傲慢與偏見,這個世界也會遇見更多的美好。每個人都有孤獨,也許地位越高,孤獨就會越深。
但是如果有友情的陪伴,漫漫一生,你便不會再孤獨。朋友間隻有經曆過患難與共,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友誼。希望你起航的旅途中,有一本溫暖的綠皮書和好友,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