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小說裡講過一個物理學家,她的生命有兩半:一半是物理學,一半是她尊敬的母親。後來她的研究被迫失敗,畢生追求的科學信仰完全崩塌,按她的話來說,隻剩下半條命了。又後來,她發現原來是自己的母親背叛了人類,她生命的另半部分也死了,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組成部分”,可以是事業,可以是愛情親情,我們是為了珍愛的它們而活着。随着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獨立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在嘗試刻畫獨立女性的形象,自媒體和輿論對獨立女性的呼聲不減。可是獨立女性到底是什麼樣呢?目前還沒有被普遍接受的答案,但是一些畸形的模版已經很常見,宣揚各種對立,在這裡就不再贅述。

我認為的獨立女性:是知道自己的“組成部分”,并且努力讓自己實現各個組成部分的女性。自我實現、愛情、親情、友情都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都是每個人都渴望的美好的東西并不沖突,不論男女。而每個人的“配方”當然是可以不同的,有的女性80%的人生都在追求自我實現,她們可能是女科學家;有的女性60%的意義都在追求甜蜜的愛情和家庭,她們可能是家庭主婦。我認為,隻要是她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是什麼能讓自己幸福地存在着,那麼不論她們做什麼,都是獨立女性。因為這個“獨立”,不僅僅是獨立于男性、家庭、父母,而是真正獨立于整個外界的約束,勇敢自信地做自己。

...

有些公衆号的吃相也太難看了,為了罵而罵這個劇,說三個主角“離不開男人,隻會逼男人、靠男人、換男人三招的”,你們良心真的不會痛嗎??真的好意思說自己一集不落地看了劇?

我認為這個劇比較好的幾個地方:

1. 滿足各階層和處境女性對異性的幻想,适時出現現實中女性想要遇見的男性角色,比如梁正賢、鐘曉陽、王自健(大霧)、魏先生,再殘酷地揭露事實:幻想即使發生了也沒想象中那麼美好,所謂“求錘得錘”。許多公衆号裡面諷刺這部劇太不真實,現實中哪有富二代梁正賢、小奶狗鐘曉陽,一往情深的初戀、五好青年小鎮主任……我的理解是,就是因為現實中不會有,大家心有幻想,那麼所以就在劇裡安排這些角色讨論一下好了。最後不是也證明,這些“合适”角色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嗎?最終不是每個女主放棄了這些選擇,最終還是自救嗎?

2. 大部分的劇情沖突和高潮還是主角主動解決的,而不是所謂的“靠男人”。反擊同事栽贓陷害、報仇兒子被同學家長虐待、對一潭死水的婚姻說不,放棄過但還是努力留在喜歡的城市等等。愛情确實是這個劇的一個話題,但我不認為它是唯一話題,不論是顧佳還是王漫妮,愛情都是她努力追求的,但是許幻山不配,梁正賢也不配,那就不要了,少了愛情組成的40%,她們還有屬于自己的60%可以繼續生活,依然可以活得美麗。

3. 顧佳這個角色我很喜歡。她觀察細緻,能識别工廠的安全隐患、識破廠長的屁話,這是許幻山這個藝術家所不具備的。她其實并不是那種标準的事業女性,就像名字一樣她做的的是為了這個開煙花廠的家,“每天像是坐在火藥桶一樣生活”,廠一旦出事,什麼都沒了。顧佳知道許幻山出軌的那段戲份真的很戳我,把自己泡進冰冷的浴缸裡、含淚說離婚,那種濃烈的破碎和幻滅感,像朵被折斷的玫瑰,讓人非常心疼。在此之後,顧佳得知煙花廠炸了的時候,反倒是非常冷靜甚至冷漠疏離,這個處理我覺得非常合理,原本美好家庭的99%都沒了,誰還會為了剩下的1%而哭泣呢。

...

最後再談一談崽這部劇細節裡産生的一些感想:

1.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劇本,把自己活好,不嫉妒不迷惑,各有各的困難,各有各的幸福。坐在火藥桶上的一家,希望過安心的日子;上海土著夫妻,一潭死水的婚姻;北漂一族奢侈品櫃姐,精緻窮和工作的勾心鬥角。

2. 對對方的了解不夠:鐘曉芹後來才明白陳嶼默默做了很多事,誤會生活中隻有雞零狗碎。陳嶼那樣什麼都不說、默默做事也是不行的。

3. 茶廠資金要周轉,顧佳因為許幻山的壓力,找爸爸借錢、賣包。

4. 陳嶼說的對,人為自己舒服活着,不是為别人的眼光拖累着活着

5. 從許幻山的所作所為:人最愛的還是自己,說是為了第二個人都是假的。“隻為你放煙花”“、“以為所有的煙花都是為了我和這個家”……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和自尊。伴侶之間的相處,犧牲是要有的,但冠冕堂皇地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對方,這大可不必。從正面的角度來看:人得自己過爽了,才能繼續愛人,否則終會選擇一個出口。

...

最後的最後,再來說下我覺得這部劇的缺點:

1. 劇的後半部分三觀太‘正’,太符合主流價值觀了,比較理想主義,讓人隐隐不安:

2. 陳嶼離婚後的轉變太大,完全犧牲自己的愛好、改變暴躁不耐煩看不起的态度,一下變成暖男,不夠合理。

3. 鐘曉芹首次寫書就重金出版的情節不合理,太理想主義主角光環了,并且這麼情節設置,不覺得有什麼意義。平凡的女性自我發現之後,就一定出人頭地走向人生巅峰?

...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覺得觀點有認可,請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