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以前看過《側耳傾聽》,當時并沒有太多感想,隻記得這是一個純潔的青春校園故事。可再次看它時,竟讓我頗有感觸,關于青澀美好的愛情,關于家庭教育,關于那個埋藏在内心不确定的夢想。
“為了讓我的名字早點出現在借書卡上,我看了好多書。”最令人撲通撲通的莫過于你偷偷傾慕的人也在默默關注着你。因為害怕自己跟不上對方的步伐,于是拼命努力追趕,一天天進步,以最好的姿态站在對方面前,那可能就是青澀戀情最美好的模樣。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青春,那時的我們都不懂愛情,隻是期盼着QQ裡的那個頭像突然閃動,隻知道為了高考成績相當一起在自習室裡學習到夜深人靜,每天存一元錢隻是為了給她買一個特别的禮物,打賭簽下履行為對方無條件服務的協議,有效期呢?誰都不會知道,可就是那些如今看來幼稚的、單純的、無所畏懼的小事一點一點拼湊成難忘的故事,就算是美麗的錯誤也會被塵封在記憶深處。
因為你,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對方的包袱,隻有兩個并肩而行共同成長的人才可能真正走完這條漫長的愛情之路。戀愛應該是雙方扶持對方共同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虛幻的思想、膚淺的物質和紙醉金迷的生活,就像舒婷在《緻橡樹》中說“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即便前方未蔔,彼此分開也不會丢失自己。
男女主角都有自己的夢想,并為之竭盡全力。天澤聖司早已确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标,成為一個出色的小提琴工匠,将前往意大利深造學習。“我如果去了意大利,會不停地唱着你那首歌來努力!”他帶着那份純潔的愛前行,給人滿滿的能量。月島雯熱愛看書寫詩,開始嘗試以男爵為原型寫故事,“我寫了之後才知道,光是想寫是不夠的,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當月島雯下定決心好好年念書考一所好學校時,我莫名地特别欣慰,不是因為她回歸到過來人認為的正途,而是她真正明白,夢想的實現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沉澱是為了更好地圓夢。
我想,月島雯的家人看見這樣的她也一定很高興,就像高中時的我學習美術,深知純粹的興趣永遠不夠,最終沒有将路越走越窄,并不曾忘記和放棄。大學畢業後,我選擇了自己的方向,因為我相信,這條路即便荒涼卻内心繁華。
除了男女主角青澀的愛情和對夢想的執着,他們的家人讓我特别有感觸,月島雯的爸爸媽媽面對她“有主見的叛逆”,不是一味地灌輸所謂正确的價值觀,而是讓她嘗試,尊重她的選擇,相反月島雯姐姐的“專制教育”,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和抵觸心理,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養他們自主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這部影片中,更讓我感動的是天澤聖司的爺爺,他似一個看清世間萬物的智者,尤其是說原石那番看似平淡卻意味深長的話語。
“阿雯跟聖司一樣,是沒有經過磨練的自然原石,我最喜歡這種原石了,可是要做小提琴、寫故事書就不一樣了,要從自己心裡去找那塊原石,經過磨練才行,但被完全打磨過的原石就一定珍貴麼?也不盡然。”
是啊,我們生來都是一塊天然的原石,孩童時期是未經雕鑿的狀态,也是人生中最美妙無邪的時刻。我們漸漸成長,被外界的一切打磨着,很容易就此變得渺小黯淡,若要想使這塊原石放射出璀璨光芒,我們隻有自己去尋找、去發現它,因為每個人的原石所含的寶石不甚相同。精心雕琢後,原石才會變得更加晶瑩奪目,但也會丢失最初的純粹和簡單的快樂,甚至雕琢過程飽含着淚水,可是你必須去經曆,才更能讓我們體味到這短暫生命的廣度與深度,更加明白每向前走一步的意義,最終也隻是為了站在另一個維度盡可能看清這個真實的世界和自己。
我心中的那顆寶石呢?它會在深夜裡從壁壘的裂痕中發出微光,我站立于這堪稱舒适區的壁壘外面,開始在無數個夜晚沿着縫隙開鑿,等到白天讓更多陽光照射進去,直到我也走了進去。或許走近時,自己的寶石已與瞳孔融為一體,純粹的光明與純粹的黑暗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最終隻能閉上眼睛,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曾經我不能理解側耳傾聽的含義,似乎現在找到了答案,或許還不夠。若風暴已經來臨,你我隻需側耳傾聽。誰都逃脫不了一場場人生風暴,我們應學會辨别是非,正視一切,傾聽自己的内心和來自各方的風雨。
你也可以再看看哦,說不定也會有更多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