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評首發于微信公衆号:追劇練習生
歡迎大家的關注~
不愛看韓劇的桃桃子,在友人的強烈安利和無奈的劇荒之下隻好一探究竟《窺探》的魅力。
誰曾想這一看就不可自拔……

《窺探》8.7的高分果然不是外國劇濾鏡的虛高,這個分數它确實配得上。
《窺探》以精神變态為題材,講述的是“精神變态能否提前辨别”這一意味深長的疑問而引發的充滿緊張感的故事。
在第一集中,《窺探》就營造了強烈的懸疑氛圍。
血腥、暴力、大尺度等等19禁元素在第一集就展現得淋漓盡緻。

1995年,韓國出現了一名“人頭獵人”,他不斷地殺人,并且熱衷于割下受害者的頭顱。
因為破案困難,韓國執政黨想出了要将變态殺手扼殺在搖籃的想法,于是請來了研究員丹尼爾。

研究員丹尼爾研究出了一種技術,可以檢測胎兒基因中是否含有精神變态基因。
但這一項技術隻能保障99%的正确率,而剩下的1%則是天才的概率。
所以,如果強制打胎,将會有1%的概率錯殺一名天才。

在議會上,議員們就“是否強制打掉含有精神變态基因的胎兒”這一問題進行表态。最終以一票之差沒能通過這個條法。
因為最終投反對票的那個議員得知自己妻子懷孕了。十年了,終于懷上了孩子,對于議員來說出于私心他真的不能支持這個例法通過。

之後,人頭獵人在一起露營滅門案當中顯露馬腳——他放過了四口之家中的小兒子,使得自己的身份暴露,最終被抓捕。

但與此同時,人頭獵人的妻子懷孕待産。
他的妻子的胎兒被檢測出含有變态基因,痛苦不堪的她想要打掉孩子。但因為另外一位研究員妻子的話她決定還是将孩子生産下來——另一位研究員妻子的腹中子也攜帶變态基因。
至此,三位(可能)攜帶有變态基因的孩子都降臨人世。

一個成為了醫生,一個成為了巡警,還有一個成為了刑警隊空降兵。
這裡交代了一個兒童和少年的故事。
但是編劇從來沒有直白地告訴我們,兒童和少年是否是同一個人?

兒童抓來老鼠喂給蛇,露出詭異的笑容。
少年陰郁,渾身上下散發出恐怖的氣場,殺害了繼父最愛的魚和狗,甚至最後還殺害了繼父和弟弟妹妹。

二十多年之後,韓國再次頻發連環殺人案件。
當年從人頭獵人手中逃脫的小兒子也成為了一名刑警。
真正的故事由此開始。
兇手到底是誰?誰是變态殺手?誰是天才?
在第七集之前,幾乎所有人都笃定連環殺人案件的兇手一定是醫生,而醫生也一定是前情中交代的兒童與少年。

所有的線索和故事情節分明都指向了這一個“真相”。
但在第七集,全部被推翻。
巡警和醫生毆打了起來,兩敗俱傷,雙雙住進了醫院。
醫生最終被宣布死亡,巡警被救活。
看似純良的巡警在醒來之後竟然捏死了鳥,充滿邪氣且空洞的眼睛望向窗外,将鳥從窗戶扔了下去,還說“終于安靜了”。

這一切和之前的設定完全不一樣了。
(不得不說李昇基演技真的好,醒來前後完全不像一個人!)
所以,兇手到底是誰?
越笃定的事情往往并不是這麼一回事?

結合一下創作背景來看,編劇因為2017仁川小學生碎屍案而産生靈感創作出了《窺探》。
2017年,18歲的少女通過網絡教唆17歲少女殺害了8歲女童,17歲少女将受害者勒死之後分屍,并遺棄在自己家的屋頂上,部分屍體還寄送給了18歲少女。最終教唆犯與殺人犯分别被判處13年和20年有期徒刑。殺人的17歲少女在庭審時沒有顯露出一分悔意,缺少鏡像神經元的她是完完全全的變态怪物殺手。

現實的無奈讓編劇激發了創作的想法,她也曾說過,她要讓兇手産生後悔與歉意。
基于這樣的背景,我們大膽猜測,真正的兇手,或許就是之前佯裝善良的巡警?

巡警在手術之前,是一個衆人眼中完全意義上的好人。
但是在劇集當中,從來沒有展現過巡警獨處的狀态,他私下什麼樣,我們不得而知。
在手術醒來之後,巡警短暫地失憶了,對于自己的認知全來自于他人的轉述,他也笃定自己就是一個好人。

但随着他深入一些刑事案件,他發現他對屍體居然能産生強烈的興奮感,看見血也有異樣激動的感覺,醒了之後的他還比原來聰明多了,甚至能處于變态的立場來破案。

這一切看着實屬匪夷所思。
很多人說,會不會是醫生和巡警換腦了,讓巡警有了醫生的記憶和智商。
但是基于這是一部懸疑劇來看,這種可能性基本為0。
倘若真的要變成科幻片,那麼本桃立刻負分安排!

從懸疑片的角度來看,巡警可能是在之前僞裝自己,把自己邪惡的一面藏匿了起來,在手術之後由于他自我認定自己是一個好人,随着案件的推進,發現自己其實是犯罪的變态,而産生了愧疚和羞恥,在好人與壞人之間不斷地掙紮。

這也和創作背景和編劇的創作初衷相符合。
當然,這一切都是桃桃子的自我猜測,還看過一則新聞說“PO表志勳飾演殺人魔變态”(議員兒子的演員),或許這也是一種可能?

《窺探》不斷地反轉再反轉,真是一切皆有可能,不到最後一集估計都會有變數。
隻要不是懸疑轉科幻,一切都好說!
真正的變态殺手究竟是誰?你們怎麼看?

THE END
本劇評首發于微信公衆号:追劇練習生
歡迎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