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普拉達的女王》主要講述了一個初入職場的菜鳥,從剛入職場的迷茫到找到自己生命意義的故事。

安迪的夢想是做一名記者,卻在機緣巧合下當上了時尚雜志《天橋》主編米蘭達的助理。

這是無數女生做夢都想得到的工作,得到這份工作,就意味着你進入了頂級的時尚圈,會接觸到最頂尖的設計師、各個領域的名人、參加各種時裝秀,還能免費獲得各大品牌的包包、服飾等。

可以說,财富、人脈、媒體追捧一應俱全了。

...

媒體追捧

然而,當Boss米蘭達對安迪說:“所有人都想要這樣的生活”時,安迪卻滿臉的不認同。

她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但我沒得選。”

為什麼沒得選?

說得好像選擇這份工作是被逼的;追求時尚是被逼的;搶了同事去巴黎的機會是被逼的;與男朋友分手是被逼的。

既然你連選擇的權利都失去了,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

...

安迪表示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01 你永遠擁有選擇的權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作者史蒂芬·柯維這樣寫道:“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你作為一個人,永遠擁有選擇的權利。”

安迪有句口頭禅是:我沒得選。

“你知道的,我沒得選”,這是因為工作,而錯過男朋友生日時,安迪給出的理由。

“艾米莉,我沒得選”,這是明明知道艾米莉為了巴黎時裝周的付出,依然搶走了她的名額時,安迪給出的答案。

“我沒得選,好嗎?米蘭達要求的事情,我不能說不”,這是男朋友質疑她選擇去巴黎時,安迪做出的解釋。

“那不是我想,那不一樣,我沒得選”,這是在米蘭達說她是個可以為了目的犧牲一切的人時,安迪表達出的不解。

...

安迪表示“沒得選”

安迪一直把自己當成一個受害者,一個沒有選擇權利的人,她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被逼的,連傷害到别人都是無奈之舉。

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也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人、自己所處的環境。

我們對現狀不滿意,又不願意改變自己,卻不斷地用“我沒辦法、我沒得選”來安慰自己并搪塞他人。

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中的意義》中講到:“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人的手中奪去的,那就是最寶貴的自由。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下,選擇自己态度跟行為方式的自由。”

弗蘭克爾是一位猶太人,在納粹時期,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隻有他跟妹妹活了下來。

他所在的集中營中有這樣一位老人,哪怕在“活着都是奢侈”的環境裡,依舊選擇每天為大家禱告,選擇不斷地安慰别人、幫助他人,甚至連自己最後一塊面包都分給需要它的人。

在他死前的最後一刻,還在對那些德國官兵說:“我不怪你,孩子。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把慈悲留給他人,把安詳留給自己

就是這樣一位“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的老爺爺,用切實的行動告訴我們,無論在怎樣殘酷的環境裡,依舊能夠選擇用樂觀積極地态度,面對所有的不幸;依舊能夠選擇用自己的善意,為别人帶來一絲溫暖與安慰;依舊能夠選擇原諒欺壓他們的德國官兵。

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我沒得選”,這樣的話呢?

兩個人住在沙漠裡,一個看到是漫天的黃沙,另一個看到的是滿天的繁星。

所以說,你的人生,你永遠擁有選擇的權利。

那麼造成我們說“我沒得選”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02 那麼在乎别人的看法,你要怎麼活

還記得安迪剛進入《天橋》時尚雜志社時的穿着嗎?

那件被同事艾米莉嘲笑為“外婆的衣服”,被老闆米蘭達諷刺為“打折貨”的天藍色毛衣。

...

安迪的天藍色毛衣

為了這件事,她跟男朋友抱怨了好久,并揚言:“決不能輸給米蘭達,決不能!”

為什麼“決不能”,為什麼一定要老闆看得起。

當安迪辦砸了工作,跑去跟同事奈傑爾抱怨時。奈傑爾卻說:“你辭職就好了。很多人瘋狂地熱愛着這份工作,你卻不在乎,你覺得自己是被迫的,卻想得到别人的嘉獎。”

...

奈傑爾點破安迪不愛自己的工作

連同事都知道她不喜歡這份工作,也看到了她消極的應對方式。安迪卻為了讓别人看得起,為了得到一句誇獎,而強迫自己過着不想要的生活。

她甚至因為米蘭達的一句“如果你不去,就代表你不重視自己的未來”,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搶走了艾米莉去巴黎的名額。

這像不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常常為了讓别人看得起,為了得到别人的羨慕,為了符合大衆的要求。去選擇在别人眼裡不錯的工作,去追求大家都渴望的生活,去喜歡最流行的時尚。我不再是我,隻是别人眼裡一個合格的複制品。

...

安迪變成自己曾經不喜歡的人

雨果的一個軍官朋友,曾經參與了洗劫圓明園的的行動。當他跟雨果炫耀自己的戰利品時,雨果跟他講:“我為你的行為感到羞恥,你欺辱了一個偉大的國家。如果我是你,就應該立馬把東西還回去。”

雨果沒有因為那是自己的朋友,而偏向他;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個法國人,而順應大衆的聲音為法國說話。他有自己的行為标準,有自己獨立的是非觀,他沒有一味地附和别人的喜好,而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

當你不那麼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時,你就能看到你自己。你就能擁有獨立的判斷力、獨特的人格,重新拿回自己人生的選擇權,你的人生也将賦予真正的意義。


03 尋找生命的意義

影片的最後,安迪終于意識到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第一次拒絕了米蘭達的要求,再次拿回了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

安迪華麗的轉身,拿回了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她重新換上了自己喜歡的服飾,追回了自己的男朋友,應聘了自己心儀的工作,重新獲得了艾米莉的友誼,并赢得了來自米蘭達的尊重。

你瞧,做自己并沒有你想的那麼糟,不是嗎?

全球高校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都能聽到明星自殺或抑郁的報道,相當多的富豪表示自己不快樂,可他們明明擁有了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

原因就在于他們失去了活着的目的,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尼采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2020年1月23日10時,中國疫情爆發,武漢封城。

很多00後們,自願成為小志願者,分散到各個社區、街道、機場,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為執勤人員送餐送水,為各家各戶送藥送菜送祝福。

很多長輩看到年幼的他們累倒在工作崗位上時,紛紛表示心疼不已,可稚嫩的他們依舊忙的不亦樂乎。

...

小志願者們

雖然事情簡單,可這件事被賦予的意義可一點也不簡單。他們非常清楚,隻要多值一會班,多測一個人,多跑一戶人家,就能讓世上少一個人得病,讓中國快一點轉晴,讓武漢早一天解封。

他們在這件事上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他們在苦難裡完成了自己最好的成人禮。

過去有人說90後、00後是嬌滴滴的一代,而這一次他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了他們的責任、擔當與價值。

這可能就是史蒂芬·柯維說的,生命的意義在于:“做出貢獻,并享受人生”。


04 做出貢獻,享受人生

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講道:“讓人活下來的不是希望,而是意義。”

他發現了三種尋找生命的意義的途徑:

1. 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項事業,為社會解決某個問題。就像樊登老師通過創立讀書會,讓更多人開始讀書,并因為讀書而改變。

2. 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比如說去愛一個人,通過愛,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3.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态度。就像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那位老人一樣,他的每一份付出,都增大了他人活下來的可能性,他讓痛苦都擁有了意義。

...

生命的意義

我們的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尋找一個活着的使命。當你找到一個願意為之奮鬥的使命的時候,無論遇到再多的挫折與苦難,你都不再懼怕,而是學會順應它并享受當下的生活。

我們無法掌控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我們永遠擁有選擇的權利,擁有選擇自己行為方式跟态度的自由。

願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并為之奉獻,且享受當下的人生。

我是阿粒,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就更好的自己,與君共勉。

——作者——

阿粒,内心住着世界的姑娘,願與你一起觀影,一起讀書,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