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過如此即寫實又浪漫的傳記電影了,首先很佩服導演對影片的色調搭配,滿滿的複古味,能将觀衆瞬間帶回半個世紀以前那個賽車競速的年代。兩位的男主絕對是影帝級别的表演,各自将角色獨有的氣質和性格特色演繹的淋漓盡緻,也能讓觀衆感受到這就是那個時代的人物。另外,影片通過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對話,将事件的背景以及故事發生的變化一一簡單又明了的展現出來。影片台詞量很大,除了對角色的掌控之外,還對所有演員的台詞功底要求很高,甚至要達到舞台劇的台詞标準。但所有這些台詞都被演員們豐富且個性十足的表演生動的呈現出來了,不僅不乏味,還讓角色的形象更加立體形象。然後,雖然在兩個半小時的影片中真正賽車的場景隻有兩段,但寫實化的拍攝風格卻賦予了影片些許人文情懷的色彩。特别是在最後一場賽車戲中,震耳的音效搭配着快速變化的剪輯,将這場戲直接烘托到了最高潮,讓觀衆們仿佛如臨其境感受着飛馳電掣般的賽車場。最後,雖然看似是福特赢取了最後的勝利,可實則卻通過福特金錢資本的本色承托出了法拉利更為有着賽車精神的崇高信仰。正如邁爾斯一生都為着賽車即為人生的理念而活,所以造就了他非凡的賽車傳奇。金錢或許能換來名譽和地位,但崇高的精神卻能将生命活出傳奇般的色彩。
福特大戰法拉利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呵呵,其實吧這片真應該打造成《芝加哥》那樣充滿黑色幽默的戲虐片,而不是像如今這樣搞成了個四不像的大雜燴。影片前期宣傳的大女主電影在電影構架上早已蕩然無存,原因之一是男主的戲份和女主平分秋色,而且有一些故事的推進點也并沒有從女主的視覺 ...
咦,漫威咋還活着哦。這片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動作戲份少,而是文藝片出生的導演想要朝着《美隊2》那種淩烈寫實的動作片風格靠攏,但結果卻是打戲無看點,文戲成了皮尤女士的個人秀。首選,看得出來這片隻有皮尤女士和那位反派女議員是在用心演戲,其他 ...
十年後又一次重溫本片,再次印證了之後的8~10像笑話一樣存在,所以在我心裡“速激”系列就到這部結束。本片的成功在于導演非常清晰商業片模式的定位,咋一看果然是溫子仁的作品,本片和之後的《海王》都成為了商業電影的标杆之一。因為,溫導沒有 ...
故事稀碎,剪輯稀碎,人物稀碎。看不出一丁點電影的質感。博納還以為這是五六年前主旋律橫行的年代麼,就這樣拍電影活該春節檔墊底。一個名為“蛟龍”的特别行動小組,出現的頻率還沒有那艘潛艇多。而且,劇本編寫的相當智障,敵方莫名其妙就起了内讧 ...
首先,說一下演唱會,現在的很多歌手都隻顧舞美妝造而忽略了音樂才是核心内容,這不僅是國内歌手普遍存在的現象,同樣的情況也正發生在國外。遙望二十年前的演唱會,那真的是用音樂之聲來打動觀衆的心靈。再說回本片,這部演唱會電影全片給人感覺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