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祈禱落幕時》,是改編自著名日本推理小說東野圭吾的同名作品,而此電影也是“加賀系列”的完結篇。作為一部社會派的推理小說,該片以男女主角加賀恭一郎和淺居博美的成長史的個體經曆,去展露出整個日本社會的一些家庭病征。雖然他們的成長曆程是悲劇的,但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後,都是得到解脫和和解,從而體現了電影在家庭絕望中發出那一道至善的曙光,這也是符合東野圭吾小說一向推崇通過洞見悲劇人間從而展露慈悲的人文情懷精神。

故事講述了位于東京都葛飾區的一座公寓内,一具高度腐爛的屍體被人發現。經警方初步查明,死者是來自滋賀縣的押谷道子,她的死亡實屬他殺。警視廳搜查一課刑警松宮(溝端淳平飾)調查發現,押谷此次上東京都是為了拜訪并觀看學生時代的好友淺居博美(松島菜菜子 飾)的舞台劇的。雖然淺居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不過她和加賀恭一郎(阿部寬 飾)的合影依然引起松宮的注意。與此同時,在道子遇害公寓的附近,一具焚燒後的屍體被人發現。現場的一件遺物(挂曆)令加賀激動萬分,因為這與他多年未曾謀面的母親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兩起案件,以及失蹤的人,将淺居和加賀再度連接在一起。真相也随着劇情發展也浮出水面。

作為一部推理電影,這部《祈禱落幕時》一貫保持了東野圭吾小說燒腦得到特質,此片采用了多線索并行來叙事,也多時空來回穿插,多人物接連登場,劇本的紮實,布局的巧妙,推理邏輯十分缜密,符合常理,達到了東野圭吾小說的推理的最新高度。雖然因為某些橋段有與他的前作《白夜行》有雷同,但這是為了創新而為之的。因為這片子的主題已經上升到了令人震悚的父女情,母子情,此片通過加賀恭一郎這條隐線和淺居博美這條明線,來講述日本社會那些關于親情間那種“保護、犧牲”與“救贖”的主題。

在加賀恭一郎這條隐線上,母親因為受不了家庭的欺壓,曾經試圖自殺,但都被加賀恭一郎看到了而未遂,結果為了救贖,母親就“抛棄”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在淺居博美這條明線上,導演選擇日本國民女神松島菜菜子來擔任女主角淺居博美是最合适不過的了。一方面松島菜菜子曾多次獲得日劇學院賞最佳女主角獎,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午夜兇鈴》系列,還有《麻辣教師GTO》了,人氣和流量已經在這裡了;另外一方面則是這次她演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由她在這部電影飾演一個背負着悲慘過去的美麗女性形象,就顯得更為有深沉冷冽和悲慘的效果。而在體現松島菜菜子最精彩的老戲骨表演的,當數加賀恭一郎拜訪淺居博美家的情節了。

在家中,本來都是兩幅五彩的浮世繪:一幅是豐原國周的《歌舞伎座小春狂言 大阪陣諸家記錄宮内局 暫》,一幅是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裡》。但在這樣的白牆背景下,被博美将畫弄成了血水澆過去的樣子,顯得更為恐怖、戾氣和悲劇美,這也可以從博美說為了不想看白牆如看到福利院一樣的談話中知道的。在加賀的盤問下,博美的情緒和肢體語言都展現了一個犯罪人的心理狀态,而這些情緒和肢體語言都是松島菜菜子的傾情演繹。與此同時,為了體現演員的演技,導演和小說原著也特意要選擇這兩幅名作作為背景牆也是刻意為之的,因為都是反映了電影的保護犧牲以及救贖的主題。

如在第一幅歌舞伎中,除了市川團十郎飾演的鐮倉景政,右邊還有一位女子,名為照葉夫人。照葉小姐作為邪惡貴族的親信,卻力保被軟禁的皇室不死,直到鐮倉出手勤王。這是背景牆前的博美就是畫中的照葉,照葉向鐮倉獻上武器,實際上影射的是博美的父親帶着她逃亡,為結束女兒的漂泊日子,也想抛棄女兒,想過自殺,但因博美失手殺了對她意圖不軌的猥瑣男人,這成了她遞給父親的“盔甲”。但披上這副盔甲,父親就不能擺脫武士的身份,至死方休。為了不讓女兒背負上殺人的過往,順利進入福利院,正常地長大,父親以死去男人的身份活了下去。這就是連環殺人案的起因。武士之于父親,照葉夫人之于博美,都是講述一個關于引申到父愛保護和犧牲的故事。

而在另外一幅沖浪圖中,一方面影射博美如富士山一樣安靜地看透一切人間的真相。另外一方面,也是影射了人與命運的搏鬥中,富士山是選擇不行動,而博美不過也是神奈川浪花裡,一個随時會溺水的人,她也隻是悲劇中的一個個體而已。

從男女主人公的隐明線來說,也從上述兩幅日本藝術畫來說是象征了此片要表達的那些主題,都顯得更為有藝術性和深度性。這些都是在十分結合推理案情之餘,也是十分契合地轉到進入電影主題的披露,那就是将一部推理片開始重點對探讨案件背後的人性與倫理而讨論了。自然也就使得此片《祈禱落幕時》有着最與衆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原生态的男尊女卑的日本家庭、身世糾葛、戀母情結,瘡疤背後的父女、母子人情,實在是最打動人心的了。

事實上,最後無論是女主角徹底幫助父親解脫皮囊的束搏,還是男主角父親在臨死前說的那句話:“不需要皮囊,也能在天上注視着自己的孩子”。都體現了悲劇人生的一次次關于逝去父母對在世子女的無限的祈禱,和悲憫人生的情懷。祈禱落幕時,實際上是讓我們大家即使在人生的這場絕望的悲劇戲落幕時,我們終究還是得不忘先人對在世之人的祈禱,在世之人就應該繼續好好追求理想和生活,這就體現電影要表達的一種不忘懷着對人生的那種大慈大悲的希望悲憫之情。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體現絕望悲劇人生的那一道道祈禱的希望曙光上,除了上述“不需要皮囊,也能在天上注視着自己的孩子”的動人情節之外,在劇終的花絮片段,如有大到一年一度東京市民自發的“洗橋”活動、核電站、東京新幹線,小到好看又好吃的人形燒、壽司店等這些都是有着濃郁的生活煙火氣,也就都體現了在世的人熱愛生活的積極一面。這也是符合東野圭吾小說一向推崇通過洞見悲劇人間從而展露慈悲的人文情懷精神,也正因為這種至善的世界觀,使得此片被譽為了日本“年度懸疑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