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一個熱愛繪畫,又喜歡用畫面來講故事的導演。他的電影一向以思想幽遠深邃而聞名。他手中的鏡頭是唯美的、充滿誘惑力的,但同時也是冰冷而殘忍的。《弓》即是如此。它的情節是欲與禅的碰撞與融合,同時也是色彩之間的碰撞

不同于金基德導演以往的電影,《弓》的畫面總是内斂而又克制的。在這部影片中,金基德用極簡主義的手法,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在“壓抑中爆發”的梵像。無論是肆意翺翔于天際的海鷗還是悠揚的弦樂,無論是長時間沒有對白的主角還是大面積鋪陳的色彩,都在向我們用力控訴着、掙紮着。

衆所周知,張藝謀也是我國出色的善于運用“色彩”來為自己的影片争光添彩的導演。但他的作品總是通過采用單一的、大面積的色彩去鋪陳出某一種情緒。而金基德不同,在《弓》中,我們看得到大面積的湛藍的海,還看得到白色的船、紅色的碎布和墨綠色的外套。

一、藍與白的碰撞,藍與黑的交融

藍色,在色彩學中一向是憂郁、痛苦的代表色。在《弓》中更是貫穿了影片始終。它可以是海、是天空——也可以是老人的沉靜和陰郁。

在一望無際的藍海中,飄搖着一艘破舊的、白色的船。如果說藍色是男性沉靜、成熟的象征,那麼白色則就是少女的純潔與無邪。白色的小船在藍色的碧波裡無助的搖擺,就像柔弱的孤女在老人的臂彎裡無聲的掙紮一樣。但是小船在茫茫大海中實在是太過渺小了。這點微弱的白很輕易地就會被沉重的藍色所吞沒——就像女孩的抗争總會被老人化解一樣。

在大學生出現之前的老人是自在的、安靜的。就如淡藍色的天空一般,是允許有海鷗偶爾煩擾的。但是大學生的出現不僅僅撩撥了少女的心弦,也讓老人的心開始慌亂——他煩悶、他迫切、他開始自欺欺人地将日曆上的日子一個個劃去,似乎這樣就能夠晃眼間就與少女成婚。此時老人開始被黑色侵占。他的世界就如午夜墨藍色的天空,無星、無月、隻有弓琴的音樂安撫着他慌亂的心。

墨綠的交織,紅與白的碰撞

同樣被陰郁浸染了的還有女孩身上的綠色。

綠色,往往是生機與活力的代名詞。若是出現在女孩身上,怎麼也應該是青春的嫩綠。但《弓》中的綠色一直都是老氣橫秋的墨綠。那是一種被黑色“關照”過的青春。這樣的綠是壓抑的、深沉的、是一種“老骥伏枥”的無力地悲哀。但這種顔色卻出現在了少女的身上。這不僅僅說明了環繞在少女身邊的逃不開的,屬于老人的氣息。更代表了女孩在船上十數年無聊的日日夜夜,那正在被磨平的朝氣與活力。

在女孩墨綠色的外衣下隐藏着的是一件火紅的連衣裙。白色的漁船中也有着紅色碎布的點綴。紅色不僅是欲望的象征,更是希望的代名詞。這抹希望在漁船中飄搖,也在女孩心中成長。這抹希望支撐着女孩鬥争,傭金他所有的熱情和積極去和茫茫的“大海”鬥争。

如果說藍色是老人陰郁的欲望,那麼紅色就是女孩跳躍着的欲望。它一開始在女孩平靜的外表下壓抑着,後來在大學生到來之後被撩撥到堂面上來。直到最後才在白色婚服上徹底綻放。

結婚典禮之後,老人帶着女孩,開着船,在遼闊的海面。老人吻了女孩,再一次的拉起了弓,女孩一身白色衣裙,躺在船闆上,沉靜美妙的音樂,讓觀衆也沉浸其中。在影片的最後老人與少女的靈修是本片最大的看點。褪去到隻剩白色裡衣的少女在睡夢中與已經“離去”的老人交姌,紅色的婚服與藍色的婚服都被丢棄在角落。隻有白色,大片的白色覆蓋少女的全身。最後在少女劇烈的顫抖中,象征着純潔與欲望的紅色在女孩身下綻放,一切歸于平靜。

導演用一隻弓做隐喻,幫助女孩完成了自己的涅磐,而老人也最終穿戴整齊跳入大海,以死亡的方式結束了他那明知不對卻又無法避免的欲望!!

白色的船最終還是慢慢沉沒在了湛藍的海裡,但是少女解脫了。她被一葉扁舟承載着,搖搖晃晃的飄向代表自由的陸地。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