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知否》讓人們知道了一個新的名詞,那就是宅鬥,可以說它衍生于宮鬥,卻與宮鬥有着些許差别,指的是大戶人家後院裡女人們之間的鬥争。有正妻和小妾們之間的争風吃醋,有嫡庶子女之間的明争暗鬥,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戲碼,核心思想卻依然是一個鬥字。

...

在這一群人當中,有三位老太太脫穎而出,老人家經曆的多,性子也沉穩,自有要保護的人,沒什麼事不怎麼露面,要不然她們參與宅鬥其中,勝敗還指不定是誰呢!那這三位老太太都是誰呢?她們又有什麼與衆不同之處呢?

1. 盛家老太太,治家教子皆有方

盛老太太是盛家的大家長,但是她懂得讓賢,把掌家的權力交給子孫們,其實是在頤養天年,自己隻做背後的軍師。

...

老太太第一大優勢是一碗水端平,她不僅自己這樣做,還時常教導非親生的兒子盛弘,督促他不要寵妾滅妻,惹得家裡雞飛狗跳禍事不斷。可惜他那棒槌兒子不明事理,偏偏專寵口蜜腹劍的林小娘。

...

老太太最讓人敬佩的地方,是對子孫們的培養,當然這也要看孩子們的慧根。女主盛明蘭和大小姐盛華蘭就是她的傑作。

明蘭自小孤苦無依,又是庶女,因此老太太不僅在為人處事上點撥她,還時刻提醒她要謹小慎微,不要出一時風頭,而給自己惹來源源不斷的麻煩。

...

華蘭和如蘭都是嫡女,就是因為華蘭養在老太太身邊,無論涵養還是教養都高出許多。她們的母親盛大娘子本來是正妻,卻被小妾林小娘處處搶了風頭,倒是每次有華蘭在身邊出出主意,還可以扳回一局,這也是老太太的功勞呢。

...

這位老太太是心中有大格局的人,她不囿于家族後院裡的争風吃醋,對每個人的脾性都了如指掌,不多事不惹事,但是真要發生了大事,大家還得靠她拿主意,可見她是這家中富有大智慧的人。

2. 宮裡的教養嬷嬷孔嬷嬷火眼金睛,她一出手所有的宅鬥都偃旗息鼓

孔嬷嬷是宮裡的人,這一把年紀自然是見識非凡,最讓人佩服的是她在旁邊看一出好戲,等戲看足了,一出手便将所有作的人一招制服。,還順帶保護了她看好的明蘭。

...

智商和情商都堪憂的如蘭,仗着自己是嫡女,每次都和愛出風頭的墨蘭争個你死我活,而明哲保身的明蘭,則在一旁默默的忙自己的事,因為這兩個姐姐她一個都招惹不起。

...

一般人若是遇到了如蘭和墨蘭這樣的姐妹,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每個人身後都有自己的大樹在撐腰,處罰誰都不合适。孔嬷嬷可不慣她們這些臭毛病,待她們鬧到高潮的時候,當着大樹們的面兒,有理有據的挨個收拾。

...

還順帶把自以為是的林小娘也修理了一番,真是解氣啊!

...

她把沒有參與鬧事的明蘭一同處罰,其實也是為了她好,她不挨這個罰,日後兩個姐姐肯定會給她顔色看,也算是變相的在保護她。

...

孔嬷嬷的這一招水磨性子看的人服氣,也給了明蘭很好的啟發,她在以後管家的初期就成功的實踐了一把,可見這個師傅是好的,可是教會的徒弟卻隻有這一個。

...

3. 男主的奶媽常嬷嬷看人穩準狠,從一開始就看出了曼娘的本性

常嬷嬷的身份沒有那麼尊貴,隻是男主的奶媽,幸好男主為人長情仗義,所以一直對她不薄。而常嬷嬷也拿男主當自己的兒子,所以男主的外室曼娘一進門,她就一直都緊盯着,因為憑着她多年宅鬥的經驗,這厮可不是什麼善茬。

...

但是無論常嬷嬷怎樣說明情況,男主就是一根筋的認為曼娘是好女人。沒關系,狐狸總有露出尾巴的一天,常嬷嬷也不着急,放長線釣大魚,巧設一計揪出了她。

...

都說打蛇打七寸,而男主平時最恨的就是被人背叛,所以說這曼娘也是目光短淺,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好前程作沒了。

...

三位老太太可謂是宅鬥中的硬核人物,她們年輕的時候定是經曆了許多的明槍暗箭,也是鬥争的幸存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難怪那些小姐和娘子們都不是她們的對手。她們組成的锵锵三人行,團滅渣人綠茶,這才是宅鬥中的隐形高手。

話說家有一老是個寶,現如今的年輕人甯可相信網絡,相信所謂的科學知識,也不願意聽老人家的話語,都嗤之以鼻的認為那是過時的說教。等自己開始獨立生活,成立了家庭,蓦然回首,才發現老人們說的沒有一句假話。

所以在佩服這三位老人家的同時,也請珍愛你們家中的老人,凡事和他們多聊聊,也許出路就在他們的口中和智慧裡。這個觀點親們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