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十多集的《延禧攻略》,劇集已經過半,可劇情卻從一路升級打怪的暢快淋漓一路跌至深淵,及至皇後娘娘自戕,真的是讓人郁悶無比。皇後娘娘臨死前,總結了自己一生犯下的錯:

一錯:生在富察家,天性不愛拘束,偏偏嫁入皇室,成為大清皇後。

二錯:成了六宮典範,從了體統規矩,依舊留戀過去,大夢不醒。

三錯:失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牽線木偶,卻貪戀兒女情長,期望得到皇上的愛。

四錯:生了永琏、永琮,卻根本無力保護,以緻痛失愛子,實在枉為人母。

總結:天下本就無情,禮教森嚴不可逾越,卻妄想着君王有情,全不知人心險惡、天道殘忍,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背叛,一步錯、步步錯。

特地回放了這段來看,仔細看了皇後的人生總結,覺得很遺憾,她什麼都擁有了,可以說是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可是她卻不懂得經營人生,以至于悲劇收場、不得善終。可惜了。

首先,出生顯貴,天性愛自由,加上生性善良,又可以嫁給自己喜歡的人,而且自己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愛人還特别能幹,自己也順理成章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是多麼精彩的人設啊!從反面說,掌上明珠、嬌生慣養,從小到大順風順水,從來沒有過不遂她的意的事情,以至于第一次去拜見婆婆就碰了釘子,從此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如她自己所言,失了自我。其實她如果洞察人情,就會明白:婆婆第一次不給你個下馬威,如何樹立權威,古來如此啊。所以說,不愛拘束沒有錯,成為皇後也沒有錯,甚至這兩個條件集于一身也沒有錯,錯在她不知如何協調,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次,母儀天下、以身作則也沒有錯。一個人要自律,這是非常應該的。皇後是六宮典範,但同樣也是後宮的管理者,所以律己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律人。我看了這麼多宮鬥劇,漸漸明白,所謂穩固後宮,無非就是管理得當、運轉順暢。一個後宮,佳麗如雲,個人有個人的特色,要發揮好每個人的特長。皇後要端莊得體,是國家大事上的門面,管理宮務的事能做最好,不能做不如放權;娴妃管理有方、又善于收服人心,适合主持宮務;純妃心思細膩、看事通透,适合協理宮務,用于監督和制衡;高貴妃心高氣傲、愛唱戲,不如去管管宮中歌舞慶典活動,一定會做的很好。宮中大小事務衆多,每人攤派一些,有事做就不會無事生非了。

再次,妻子渴望得到丈夫的愛,更沒有錯。而且整個劇中,皇上确實是愛重皇後的,皇後的生命中隻不過少了其他樂趣,所以隻剩渴望得到愛。别說是以往的三宮六院、三妻四妾,丈夫要面對這麼多人、處理這麼多關系,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即便是現在社會,一夫一妻,丈夫也不可能每天什麼都不做,隻愛老婆吧?所以愛是維系的紐帶,但各自應有各自的追求和趣味,這樣才好。

最後,說到孩子,在這一點上,皇後确實是有些缺乏防人之心。我喜歡璎珞說的那句話:沒有事,我不惹事;但是事情來了,我也不怕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皇後的孩子是嫡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難免遭人嫉妒、受人迫害。皇後沒有思慮周全、仔細防範,這确實是她的錯誤。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皇後痛失了幾個孩子都沒有反思己過,确實是一大敗筆。

所謂命運:命好,可惜不懂經營、不求上進,那再好命數也救不了你的運數;命不好,但卻後天努力、不斷精進,那一路上揚的運數多少也可以讓你獲得此生無虞的運數。接受你不能改變的,改變你可以改變的,這才是人生。

(觀劇後的胡言亂語,博大家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