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
看了導演吳天明的作品《百鳥朝鳳》影片主要講述的是老匠人焦三爺帶領徒弟們傳承的發揚唢呐精神的故事。
但是,這部影片表面上寫的是唢呐,可其本質卻是在說中華文化,唢呐藝術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影片中焦三爺對待唢呐離口不離手的态度與現在形成鮮明的對比。時代在發展,對于傳統文化我們也在漸漸遺忘,不光電影中有,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據可依的,就拿我的家鄉來說,現在人們辦婚禮根本不會找吹唢呐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交給婚慶公司來辦的。
在06年唢呐藝術被列入非遺。從古流傳的唢呐最初并不是在我國出現的,它最初流傳于波斯 、阿拉伯一帶,到了明代。古籍中才有關于它的記載,我也曾學過明朝王磐的詩:“喇叭,唢呐,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靠你擡身價。”從詩句中足可見唢呐在當時的影響。而與現在做對比,不得不令人惋惜。
如果不是這部影片,我們也許并不會想起唢呐,而這部電影的出現一開始也是那麼的不起眼,所以才會有後面出品人方勵下跪的事情,隻為了能有排片率,的确在排片率上去以後,影片的票房提高了,所以才會引起我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和商業之間是否需要下跪才能博得我們的關注,面對文化我們不是應該保持熱愛嗎?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深思。
對于這部電影本身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好的作品,但是如果把它作為一件商品來說的話它可能出現的不合時宜,但是如果抛開物質隻談精神的話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但是現在社會影片更注重的是它帶來的利益。我認為賺錢是為了生存當我們的物質滿足了以後,我們應該去關注精神,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這部影片它自身的價值,而不是他的為我們帶來多少錢的利益。而我們再來談出品人下跪這件事,這部電影是他的心血,也是他所熱愛的東西,他想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作品,不希望自己的努力白費。所以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把物質和精神并重,不要被生活掌控,也不要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