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段時間去看了《銀河補習班》,鄧超主演。鄧超是我從小就喜歡的演員之一。從早期的電視劇作品《大漢天子》、《幸福像花兒一樣》再到前一陣的電影《影》,他的影視作品大多還喜歡。他身上那股桀骜的勁兒,面極冷處心極熱,是異性中少有的特質。
這次鄧超出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算是一部家庭教育題材的電影。影評褒貶不一,且不論電影拍的如何,評價怎樣,我覺得隻要一部影片能讓你從其中吸取一定的養分,那這部片子對你來說就是成功的。之前類似父與子的電影,比如《當幸福來敲門》、《長江七号》都是經典的成功佳作,或關于勵志、或關于成長,都從不同的側面帶給不同的感悟。
什麼樣的家庭懂得教育之法?怎樣才能讓孩子健康自信優秀的成長?這都沒有特别固定的答案。但無論在實踐中怎麼操作,有一個主旨就是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和愛的塑造。
剛好這幾天看的書中提到了羅森塔爾效應,教師如果根據某一學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會使該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發生符合這一期望的變化。這一理論放在家庭中同樣适用,父母給孩子持續的正向反饋是非常重要的,這會影響孩子長大後是不是一個自信自愛的人,遇到好的機會好的人,第一反應是躍躍欲試還是默默退縮。當然也要提防過分溺愛的現象出現。煤球怎麼洗,也變不成鑽石。那就盡量讓煤球成為燒火最好用的那顆。
這部影片中,這種個性塑造的重要來源是父親。而且在現實中,我認為也應該是父親承擔的更多些。聽周圍的女同事常說,父愛如山,即父親就是家裡的那座大山,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家裡孩子的各種大小事物都是自己管。可母親的角色多半是細膩溫柔的,一味的舍不得和遷就也許就是溺愛的禍源吧。
電影中還有典型的中國式母親,用恨鐵不成鋼的責罵來表達愛的關懷,還說“我是為了你好”。于是,我慶幸我沒有這樣的母親。看了身邊各種虎媽貓爸的真實案例,局外人終究不能了解局内人的苦楚,可至少讓我漸漸認識到教育和教育孩子不應該采取的行為有哪些。
總之,《銀河補習班》适合年輕人,更适合有孩子的父母看,日常中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如何正面地表達愛和關懷,甚至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好的,我相信這部影片會激發出一些思考和探讨。
就這樣,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