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這部紀錄片之前先說一次經曆。

兩周前我去了敦煌,感觸很深。
一個點,敦煌壁畫在我看來,最好的是唐朝時期的。自由潇灑,美輪美奂。
到後期的清朝,則僵硬呆闆。
再到後來,看到千佛洞裡的在文革時期被破壞的樣子...保存了千年,除了自然損壞,都好好的。在近代,卻被畫上了小胡子,塗鴉扮醜。

這讓我反思。21世紀,很多東西看上去都變了,有很多新潮的東西,很多娛樂的東西。但未必,是更好的東西。

你說,我們現在被各種信息裹挾,包圍,有事沒事社交媒體發個讨論發個圈。這樣的信息生活,在幾百年後的人看來是怎麼樣的呢?我不知道,但我喜歡做這種跨時空的假設,這種局外人的視角能讓我更加清醒地看現在。

我的一個特别好的朋友,也是我見過最神奇的人之一。也是一個z世代,但她不用任何社交媒體,包括微博,豆瓣,知乎,b站......這些她手機上都沒有裝。她的微信頭像是白色的。一開始我特别吃驚,感覺她是和信息時代平行的人,但她的生活似乎并沒有因為缺少這些社交媒體而缺少色彩,工作日認認真真上班,周末和朋友們出去玩,閑了打打遊戲看看小說綜藝。我在她家住的日子裡,感到了一種質樸的生活感。

沒有手機的生活

再來說說我。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經真的像紀錄片裡的那個實驗一樣,嘗試了一段時間沒用手機,還不止一次。

當然不是我自願的,第一次,我的手機壞了,要修個七天。但大學校園裡其實真的,沒有手機也還好。上課和舍友一起,吃飯刷校園卡,學習......就更用不到手機了。那段時間我感覺走路都輕松了,因為我再也沒有邊走路都邊看手機,反而有了很多時間去欣賞路邊的花兒和樹。睡眠質量也直線提升,因為睡前也沒有再玩手機了,每天早睡了1個小時吧。然而七天後,我的手機修好了,我本來下定決心要控制玩手機的時間,但是日子久了還是回到了過去。走路看看手機,睡前玩玩手機的日子(此處一聲歎息),我的意志力,遠遠比不上這些新鮮信息給我的刺激。

第二次,是參加一個環保項目,那個項目要去一個山裡待半個月,并且不能使用手機。這次經曆很特别,就是大家真的每天都在探索自然,做調研。在那個環境,手機什麼的,真的是比較無趣的一個東西了。因為沒有手機,大家都不得不和身邊的人交流,最後感情都很深。

第三次,可有點厲害了。是在美國。我已經換了一個牌子的手機了,當時去參加一個項目,我第一次出國,摩拳擦掌買好手機卡,結果完全沒用:( 這個項目大概有兩周時間,我大概在第三四天的時候手機壞了.......當時行程安排也很緊,而且我也買不起iphone,所以後面我就真的是一個沒有手機的狀态了,在異國他鄉,想想還是挺厲害的。不過我們是一個項目團隊一起出行,所以,其實也還好,我隻要保持身邊有一個人就可以了。美國也沒有什麼手機支付,我都是用現金的。唯一不大方便的是,沒拍什麼照片。

很神奇,因為我的這些經曆,我在大學就開始思考手機這個工具和現代人們的關系。很巧,我在大學的專業是計算機,選擇這個專業,是在高三的時候被科技吸引了。我是一個喜歡創造的人,那時候看了一個第六感裝置的視頻,驚為天人,深深地被科技帶來的神奇所震動。但我又是一個數學很不好的人,相比于成為一個技術大佬,我更想做出一個有意思的産品。

于是結合這些經曆,我在大學的時候先做了一個睡前強制鎖屏的睡眠管理app眠眠,總體來說,做了個大概,後面忙别的去了又慫(這才是重點),也沒有發布推廣。但為了做這個應用,我把關于【睡眠、手機、社交網絡,成瘾】的論文都查了個遍。

可以說,記錄片裡的那個關于社交網絡成瘾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程度越低這個結論,我在兩年前就通過論文得知了。我截了個圖。

...
社交媒體

社交媒體這個點,可以展開講講。我最早使用的社交媒體是知乎,大概是高中搜學習相關的内容被鍊接進去的。那時的知乎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非常感謝。而那時我使用知乎的方式是——搜索。搜索學習方法,搜索怎麼複習。而後來,我使用知乎的方式變成了浏覽,直接點進首頁,漫無目的地被推送,刷新,浏覽,周而複始.......成了一個時間killer。可見如何使用社交媒體也是很重要的。

後來大學畢業以後開始用豆瓣,相比于知乎這種話題主導的,一個話題底下很多人回答的。豆瓣更多地連接了人,首頁就可以看到很多想法。而豆瓣這個社交媒體,和知乎又很不一樣。

之前在知乎,大家向往高分,好工作,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後來刷豆瓣,很多自由職業,悠閑小日子,逃離内卷。

挺有趣的對吧。當然,我有這種印象,可能就是信息繭房的作用。打個比方,我在豆瓣上關注的A關注了有同樣價值取向的B,轉發了同類質的信息C。後來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在不同的被關注者的評論下都能看到很多同樣的人。

也就是,我在刷首頁的同時,也進入了一個由相同世界觀價值觀構建的世界。

我覺得這不是好事。起碼是我需要去思考的事。

行為

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自己的行為已經被社交網絡給默默地改變或塑造了。我甚至還沒有用微博抖音,隻用用豆瓣知乎,就已經感受到了。

我舉個例子,之前我在豆瓣勸分組看到一個帖子,大意是女朋友作怎麼辦。後來這個樓主更新,說聽從網友回複的建議分手了。我看了他描述的問題,覺得這是一個溝通問題。應該和她女朋友讨論,真的不明白為什麼要來這問網友,還聽從網友建議分手了。當時就反手評論“生活是你自己的還是網友的啊?”(我看他女朋友的反應也是一臉懵逼...)

這種例子太多了,很多生活中的事放到網上讨論,一下就變味了。人人都可以post,而人本來就是從衆動物,說的人多了,也就從了,甭管什麼目的吧。所以在網上理性讨論很難,被帶節奏很容易。

比如紀錄片裡的男孩沉迷極端主義的帖子的例子,真的不能再真實了......你可把它替換為賣假藥的,宣揚各種陰謀論的,各種“養生文”的,甚至各種成功人士的言論。

我覺得我今年最大的成長就是擁有了一定的批判意識。不容易再被表面的東西給套住了。

還有一點,網上得越多越容易杠。這就不用我多說了lol

我能做什麼

OK,我能做什麼。紀錄片最後,大家都提了一些建議,比如關掉通知欄,規定時間等等。

還記得我前面說的,那個失敗的眠眠項目嗎?今年我又做了一個有點類似的叫RefTime(真的不到黃河不死心呐)

在昨天看完這個紀錄片後,我就增加了這麼一項【使用社交網絡】:

...
首頁展示各個活動計時

因為我是多端多設備的,這樣計時,就可以知道我每天花在社交網絡上有多少時間了,當我堕落的時候一天可能要花4,5個小時吧...我還沒計時過這個。

這是我疫情時期開始萌發的想法,因為在家的時間很多,一天天過得也很快,我想知道自己的時間究竟花再哪了。後來計時了一下,發現自己真正做項目的時間可能就1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刷手機,玩遊戲,電子産品持續上瘾中......難怪我實現不了新年目标,因為我根本沒花足夠的時間呀。

所以做了RefTime,想讓自己的時間有迹可循。市面上有不少好産品,但我想要一個更簡單高效的。

可以看一天時間花費的分布:

...

然後做好第一版的時候,在豆瓣量化生活小組發帖了,收獲了很多支持與鼓勵(鞠躬),我才有動力繼續叠代下去的,不然可能就和眠眠一樣了。

這個是帖子的鍊接啦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5477559/?start=200#2685763635

小米商城也上架了,搜RefTime就可以了。

看了這部紀錄片以後,我後面還會上線一個分配時間功能,就是計劃好一天在這個活動上花多少時間,比如社交媒體一天最多刷1小時等等。

這是我能做的事情了,也是我一直,想做的。如今我也算實現了一個新年目标了。大學經曆的線索還連着。

如果你用了,歡迎給我反饋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