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在全球暢銷多年的《美食 祈禱 戀愛》這本書,接着看着由朱莉娅·羅伯茨主演的同名電影。

...

文字與影像确實是不同的兩種表現形式。因為已經知道故事的情節,在看電影時的關注點就會放到自己在看書時的想象與影片呈現的對比上。

書和電影的體量不同,所以書中的很多内容不可能事無巨細地都在影片中一一呈現,電影也不僅僅是用影像把文字再複述一遍,而是借助多媒體的手段的再創造。

就像“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任何一個看過原著的人對于改編電影也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對于同一個故事也會分裂出原著黨和改編黨。

在我看來,電影版的《美食 祈禱 戀愛》還是比較成功的。

從選角上看,朱莉娅·羅伯茨這位好萊塢巨星的傾情加盟無疑為影片增色不少,而其他重要人物的選擇和演繹也頗為出色,比如戀人大衛和費利佩,比如主人公的好友們,都恰到好處又自然地展現着人物的特點。唯一覺得有點不足的是在印度修行時的重要朋友理查德的演繹,覺得有點不符合預期,一是覺得顔值不夠、氣質也不夠超然,二是他在和莉茲對話時很多時候都用比較激動,帶着指手畫腳批評,覺得有點過頭。

在演員們的表演上,除了理查德之外,其他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在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對于朱莉娅·羅伯茨扮演的莉茲在浴室祈禱的那場戲,覺得演繹得有點用力過猛。那是主人公的一次重要祈禱和心理過程,經過了那次,莉茲堅定了離婚的念頭。

在第二次看這一段時,我好像可以理解為什麼自己會覺得朱莉娅·羅伯茨“用力過猛”了。

其實,離婚的這個過程可以說是整部影片中最難演繹的部分。因為在書中,作者出于尊重,沒有具體說明自己和前夫之間的存在的問題,我們不知道他們到底存在什麼問題。

因此,影片要表現這段就變得困難。特别是對于我們旁觀者來說,主人公要抛下一切出走,似乎一定要有這麼天大的理由,比如丈夫的背叛、有家庭暴力之類的問題,總之對方必須是個渣男。不然,有着優渥的生活、穩定又喜歡的工作、漂亮的大房子、看上去和諧的婚姻……還要放下一切離開去旅行一整年,簡直是作女無疑。

因此,在沒有任何矛盾鋪墊的情況下,影片中莉茲痛哭流涕地祈禱就變得有點“突兀”和“莫名其妙”。

但是,“鞋合不合适,隻有腳知道”,對于“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感情事真的隻有身處其中的當事人才知道到底開不開心、自不自在、幸不幸福。

顯然,在與前夫以及戀人大衛的互動中,莉茲漸漸感覺到不開心、不快活。她決意放掉一切的勇氣确實驚世駭俗,就連在西方社會中也是頗為大膽的。

從這個角度看,朱莉娅·羅伯茨這段“用力”的表演,似乎也順理成章了。感情問題上的孰是孰非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老娘我不開心”啊!

總有那樣的時候,莫名地難過、傷心、大哭一場,就像莉茲說的,這輩子沒有真正做自己過。于是,在影片的開端,與其說是巴厘島藥師的預言成真,不如說是主人公莉茲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開心,借由賴爺堅定了她勇敢抛下一切的決心。

賴爺告訴她:不要通過頭腦觀看世界,要通過你的心觀看,那樣你就會認識神。而我們有多少人是用心,而不是用頭腦觀看世界呢?

與其說我們用頭腦觀看世界,不如說,我們是在用我們認為的他人的眼光來看世界。我們始終在滿足他人的期待、迎合着他人認為對的标準:要有穩定體面多金的工作、到了年紀要結婚、結了婚要生孩子、沒事不要離婚……于是,無論是在意大利,還是巴厘島,離婚的莉茲都像個“問題兒”。

而我要說,莉茲才是真的勇士。正如影片中她的好友和即将開啟尋找真我之旅的莉茲告别時說的:我為什麼要勸告你不要抛下一切離開,其實,我也想去。

任何一位在生活、工作、孩子、家庭之間忙碌的女性,一定有一個瞬間是想逃離的,但頭腦裡的各種聲音會把我們拉回現實,壓抑住我們蠢蠢欲動、随時想飛的念頭。

勇敢的莉茲踏上了用一年時間重生的旅程,她的目的地是:意大利、印度和巴厘島。

和看書的時候的感受一樣,意大利的部分是最歡樂、最自在、最輕松的。各種意大利美食看得讓我直流口水,充滿曆史味道的街巷也讓人心生向往,“手舞足蹈”講意大利語的場景不禁讓人莞爾一笑,踐行着“無所事事的快樂”的意大利人讓人羨慕,和意大利朋友一家的感恩節大餐溫馨幸福之感滿溢。

印度之行,讓莉茲真正學會了冥想,真正學會了如何祈禱。雖然與原著有些不同以及“理查德”演繹得不夠理想,但正是在這裡,莉茲終于放下了戀人大衛。是大衛指引她來到了這個道場修行,她來了,大衛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在我們的人生中,一些人來了,一些人走了,我們必定會與他們産生這樣那樣的情感。但不是每一段感情,親情也好、友情也好、愛情也好,都要天長地久、開花結果。

也許是來教我們些什麼,也許是讓我們直面一些一直不願意面對的問題,也許是告訴我們一些訊息,也許是讓我們在痛苦中成長……

唯有面對、原諒、放下,站在更高的視角和更長遠的眼光的來看待走進我們生命中的每個人,無論好與壞,無論舍不得還是想一腳踢開,都是來讓我們做功課、過關的。

莉茲與大衛在莉茲的人生焦頭爛額之際相識相愛,以這種方式讓莉茲接觸到大衛的導師,進而來到印度道場修習。雖然他們的感情不能曆久彌堅,卻甚是想念,但當莉茲明白了大衛存在的意義,也就可以徹底放下這個人了。

而放下一段感情另一個好方法,莫過于開啟新的戀情了。但前提是,感情的開始不是為了填補空虛寂寞冷,于是,影片用了一個“不打不相識”的老橋段,讓莉茲和費利佩相遇。

橋段不怕老,好用就行。兩個離了婚的“倒黴蛋”,各自事業有成、身心成熟,男的玉樹臨風,女的脫俗有魅力,又是在“蜜月天堂”巴厘島,戀愛的部分自然在這裡開始并延續。

在這裡,莉茲用她的愛心、智慧和幽默回饋了幫助過她的兩位藥師,互相治愈的情誼讓人感動,倍感溫暖。

伴随着莉茲最後的頓悟,前夫找到新的愛人并有了可愛的寶寶,前男友大衛的戲劇事業迎來了高光時刻,而莉茲也敞開心扉,放下糾結,繼續和新男友雙宿雙飛,圓滿ending。

...

無戒學堂日更第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