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A One and a Two)是2000年台灣導演楊德昌的執導的一部義的電影,由楊德昌親自編劇,吳念真主演。

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一段生活故事,于2000年在法國首映;同年該片入圍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和《時代》周刊評選的年度十佳影片,楊德昌憑借該片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整部電影裡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讓你看到的全是猶如身邊發生的家長裡短,不知不覺就會被代入其中;頻頻出現的哲理性經典台詞,不時地撞擊着你的心,告訴着你:該好好地思考思考人生了。

雖然影片情節平淡,但近三個小時的影片信息量卻很大,很難下筆。隻能選擇有代表性的情節和經典的台詞這角度來描述。

情節一:簡南俊的中年危機

簡南俊回到家裡呆了半天,卻發現自己忘了回來找什麼。

簡南俊的朋友大大出了電梯,聊了一會又進了電梯,發現自己忘了下樓為了什麼。

簡南俊發現原本自己很有把握的事,現在看一看卻覺得很少!

事業的瓶頸,家庭的瑣碎,人生信念的堅持,以及對人生意義的确認,全部交彙在了中年這個年齡段。

經曆了夠多,錯過了夠多,對生命意義的迷茫到了峰值,身邊的中年哪個不是這樣。

但簡南俊的生活方式讓人讀懂了心中有自己堅守,才能讓自己有幸福感。


...

情節二:簡俊南和阿瑞的日本行

如果生活可以重新做一次選擇,應該會不一樣吧!

但真的讓人再去面對曾經的選擇,有機會去做出改變,卻發現生活選擇是不能夠重置的,生活是回不去的,不管對與否,選了就是選了,彼時的見識和心境和此時的見識和心境完全不同,歲月的流逝,慢慢地走到向自己曾經的對立面,卻發現竟然理解和接受了自己曾經的反對與不屑。

不管什麼時候,選擇了就是選擇了,怎麼也不能重來一次,用正确的态度去對待現實所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

情節三:每天跟婆婆講述自己的事

每個人都覺得好難,講着講着就覺得沒啥可說的。每天我們都在忙,但如果要你每天說出自己一天的經曆時,卻發現每天都平淡的像白開水一樣。

作為平凡的一員,或許你我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代表着中年女性的簡太太,生活平淡如水,事業一成不變,上有老下有小的煩悶,讓自己每天過得都隻是前一天的重複。

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内容好少好少,總把原因歸罪與環境,如果換一下環境生活應該會更好!

滾滾紅塵,哪裡有心中的淨土,環境的變化也隻不過是從一個圈子跳到另一個圈子,就像旅遊一樣,從你厭倦的地方到被人厭倦的地方去走一遭,日子久了,又開始平淡了。

心态不變,哪裡都一樣!

心态變了,其實生活也沒那麼複雜!

情節四:簡婷婷的憂郁

簡婷婷代表的青春期孩子,總有那麼多的憂愁,總有那麼多不能與别人講的煩惱,期待着愛情卻又理解不了,充滿困惑卻不想讓别人知道,将自己困在自己的空間。

怎麼會是這樣?

我又沒做錯了什麼?

最多的兩句自我對白概括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生活狀态,有一天會明白這世界就是這樣,有一天會理解有些東西不是對與錯能夠說明白的。

但是最美的年華在憂郁中已經過去了!

情節五:一對少男少女聊電影

因為有了電影,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不止三倍。這是我在這部電影裡面記得最深的一句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行為是受環境限制的,但是人的思想卻是無限的,我們可以通過電影可以通過音樂,可以通過文字或者是其他的形式來創造、享受、延展我們的生命。

這是多麼值得深思的生活态度,這是多麼值得實踐的生活方式!

可惜的是兩人的認知不在一個維度上。


...

情節六:阿弟的執着

等了大半年,才等到了一天好日子,雖然在這日子裡面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但是他卻相信難題都有解。說傻人有傻福也好,說有信仰也好,我們都習慣把好的東西都歸于我們的相信,把不好的東西都歸于我們的不相信。

無論怎麼樣,有信仰總是好的!

情節七:洋洋眼中的世界

我們都從孩子走過來,但是卻沒有真正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在沒有責任壓力,沒有道德束縛,無需未來思考的年紀,随心而活,這才是這年齡最真實的畫面。但是這最真的想法确不讓大人理解,小孩的世界充滿各種角度,而大人的“聽話”二字訣别了曾經是小孩的自己。

小孩期待長大,或者就是認識人生本質的開始。

影片中将太多的哲理通過洋洋表達出來,看到簡洋洋的最後發言,不禁深想了一下:或許我們該蹲下了,用孩子的角度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

最後一個:教導主任

看完竊笑:楊德昌到底小時候受了多少教導主任的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