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部电影开始像是《大佛普拉斯》结尾的延续和再发展,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大。要说我最关注的不同,这部片子中的讽刺与批判变得更加现实。
先说一下缺点。整部电影观影其实并不是那么的流畅,很像是《姜子牙》那样,开头很炸,主题很好,结果讲出的故事来又让人有些许膈应,整部看下来有种跳跳跳跳的感觉,四个人一段儿一段儿的。我觉的这与角色安排关系很大。
四个同学的强关联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也就是刮刮彩票,喝喝饮料,吹吹牛逼啥的。真正有意义的关系其实是通过闭结的死,对无明天这个最具代表性理想主义的讽刺,以及最后导演踹人之事暗示生活与电影边界的模糊性:你我他,皆是剧中之人。
Ok,接着说我喜欢的地方。其实是各个人物代表的特性,以及他们各自“亡”的历程。
罐头:爱情的消亡。
这个人物不知道有没有致敬王家卫的意思。王家卫在《重亲森林》里那个有保质期的“罐头”,到了《同学麦娜丝》里成了一个永远年轻、永远相信爱情的角色。只不过,当他真正的将爱情请下神坛的时候,发现现实里根本就没有爱情可以栖身的地方啊!
这个残破的人间,爱情太难了!女神身旁贴着的“开门见喜”,打开后,见到的不过是血红色的现实和女神衣服下众人一般的躯体。
罐头这个角色的故事中,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物——加藤鹰。加藤鹰与罐头的一段戏是很有意思的。加藤鹰用自己的手指将罐头的手心“弄出”液体来,嘴里说着罐头女神的工作不过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确实,虽然在伦理上这种工作很难让人接受,但是,在带来快乐的本质上,手掌和生殖系统并没有什么区别。
闭结:善良的横死。
最惨的一个人物。善良、专注、孝顺、却死于意外。
电风:正义的陨落。
电风这个人物是很有趣的,他最像一个初入职场未经改变的人。用他曾经的同学,现在的老板的话来说就是“你升不了职,是因为你做对的事,不做好的事”。
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电风和女友在漫画店“啪啪啪”的那一段。电风用右手捂住女友的嘴,然后两人xx。这一段其实是很好的体现人物性格的!深夜,虽然漫画店里没什么人,可是,电风的行为是注重影响的,毕竟他主动的将正向刺激减小,在热血上头的情况下,还在考虑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狗头)
无明天:真·理想的消亡。
对于无明天,一句话概括的很好:一腔热血最后喂了狗。
说无明天曾经是最纯粹的理想主义并不为过。他晚上做梦在当导演,虽然他很多导演的知识并不如他拍的演员,到是他还是坚持当导演。可是,权利的出现,以及权利的转移让他逐步的深陷其中。
第一场厕所的戏,委员叫无明天去厕所。这时候的无明天还算是一个小白,权利的出现加上自己的年轻,以及女人的诱惑,让他开始着迷。
第二场厕所的戏,无明天叫委员去厕所。这时候的无明天已经开始掌控局势,用金主、投资商等势力压委员。
加上选举过程中的民众呼声、咖啡诱惑、内裤把玩,一个理想主义的人最终沉醉于另一种“理想主义”,可以称它为“别人的理想主义”。
最后,“别人的理想主义”因为忽视了善良,让局内人与局外人唾弃。
整部看下来,《同学麦娜丝》算得上是好片儿,就是观感不太舒服。就拿我喜欢的画外音来说吧,我觉得恰如其分,却有人认为有些地方画蛇添足。这个见仁见智。
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理想主义的消亡并没有那么复杂,不过是爱情神坛破碎,正义之光入水,善良之人嗝屁,理想热血喂狗四个选项进行多选,括号,选一个也不算错罢了!我小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