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就像一杯烈酒,吞不下去是常态,吞下去了才是生活。


...

...


《立春》是顧長衛導演拍攝于12年前的一部電影。講述了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個小縣城裡,4個有着不符合時代的藝術追求青年人,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奮力掙紮的故事。

心中有個歌劇家夢想的大齡女王彩鈴;

覺得自己并不比專業播音員差的周瑜;

喜歡畫畫卻始終考不上美術學院的黃四寶;

還有對舞蹈有極高追求卻始終不被接受的”二胰子“胡金泉。

他們都是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人,不被認可,不被接納。時代的荒誕和生活的尴尬就像是他們身上一道明顯的疤痕,時時刻刻向社會彰顯着不同。

...

“每年的春天一來,我的心裡總是蠢蠢欲動,覺得會有什麼事要發生;但是春天過去了,什麼都沒發生。”當王彩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她已經磨平了自己,向這個時代妥協了。

生活在這個小縣城裡的大齡女王彩玲,一口龅牙、滿臉色斑、身材臃腫,卻天生有一副唱美聲的好嗓音。所以她心中一直有個歌劇家的夢,夢想着有天自己能進入北京國家歌劇院,能唱到巴黎去。她每年都去北京國家歌劇院自我推薦,因為相貌醜陋,又沒有立足于北京的戶口,即使央求以一名保潔的身份留下也一直被婉拒。

但她每次回到消息閉塞的小縣城後又在努力扮演着一個在北京有關系,夢想即将達成的”成功“人士。她總和别人說:“我去北京了,中央歌劇院正調我啦!”

...

她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始終與俗世保持着距離。但黃四寶的出現,卻将她一步一步的拉回了現實。

她欣賞着這個同樣才華橫溢的男人,心甘情願放下自己的清高給他做人體模特,在逼仄幽暗的小屋裡卸下厚厚的外衣,将自己最隐私的一面展現給黃四寶。

...

她毫不保留的将自己還是處女的秘密告訴黃,在黃一次次的失意中給他慰藉和陪伴,她以為她們之間是愛,所以她願意打破自己不想在這所城市戀愛的規定,與黃有了愛的實踐。

但在黃看來卻是她極大的侮辱侮辱了他,他跑到學校,在衆多師生的注目下對王彩玲實施了語言的斥責和嫌憎。

...

黃四寶粉碎了王彩玲的愛情和自我世界,王彩鈴毀了黃四寶那些許的關于理想和精神的追求。

如此,笑話更成了笑話。

如果說黃四寶是拉王彩鈴進現實的人,那胡金泉就是讓王彩鈴學會向生活妥協的人。

...

在一次文藝演出中,胡金泉精神抖擻的向周圍的群衆展示着優雅的芭蕾舞蹈,可就像黃金泉說的:在這樣一個小地方擁有才華的人就像“六指兒”,是注定不被平等對待的。一個從來沒有出過縣城、小地方的人,怎麼能接受胡金泉一個大男人穿着娘裡娘氣的緊身褲、踮着腳尖跳舞。

周圍的“觀衆”從開始的嬉笑慢慢變成了竊竊私語,後來幹脆轉身走人。

...

異樣的眼光讓他慢慢從足尖下滑下來,怏怏鑽進車子裡。而這種遭遇帶來的痛苦,經曆過很多次的王彩鈴實在太明白了。

兩個被大家視為異類的孤獨者因為同樣的境遇和對藝術的追求,自然成為了朋友。

他們聊藝術談理想,在被輿論擠壓的空間裡找到了共同尋找出口的夥伴,生命中那微弱的燭火似乎又重新發亮了。

但輿論并沒有因為兩個人的抱團停止。

胡金泉騎着三輪車載着老母親去公園曬太陽,一路上指指點點的譏笑和謾罵不絕于耳,男人罵他是二胰子,讓自己的女人離這怪胎遠一點,後座的老母親羞得連連遮面。

縱然内心再強大、無畏的人,也終敵不過流言蜚語的中傷。

流言的壓力,家人的連帶受辱,逼得一貫以優雅自居的八尺男兒不得不向王彩鈴尋求假結婚的幫助。

但内心同樣擁有自己堅持的王彩鈴不願意将她最珍貴的愛情變成胡金泉躲避輿論的保護傘,胡金泉被拒絕了。

王彩鈴的拒絕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終于,胡金泉繃不住了。

...

他做了一個将自己扔向深淵的瘋狂舉動,把舞蹈班的女學員帶到廁所猥亵,以此來擺脫小鎮人們對他的性歧視。

女學員掙脫逃跑後,他揚着優雅的脖頸像一隻天鵝一樣從一群圍觀的學生中走回教室,在燈光下跳了最後一支盛裝的芭蕾舞。

再次見到胡金泉,是在監獄裡,王彩鈴去探望了他。穿着囚服,剃了平頭的胡金泉似乎連氣質都變得不一樣了。

他帶着從來沒有過的輕松微笑對王彩玲說:”我在裡面挺好的,我這根魚刺 ,終于從那些人的嗓子裡拔出來了。我踏實了,大家也踏實了。這布鞋跟舞鞋差不多,還能立腳尖呢。”說着就穿着布鞋踮起腳尖慢慢的旋轉起來。

...

這一刻,他不再需要忍受那些異樣的眼光了,住在一座真實的監牢裡,總好過被囚禁在心靈的牢房裡。

生命和藝術之間本沒有藩籬,但時代的錯誤讓才華都成了一種累贅。

...

...

她不再執拗的堅持陽春白雪的歌劇夢,也不再執着于去北京發展。她開始走大多數人都會走的那條路,回歸細碎粗糙的現實:相親-生子(領養了一個孩子)-營生。

...

她給女兒取名小凡,或許是吃過曾自命不凡的苦,希望女兒做一個平凡人吧。去巴黎唱歌或許仍然是她的夢,也仍然是她永遠都實現不了的夢。

影片最後,她帶着女兒去了天安門,跟女兒一起唱着兒歌,原先時常被她唱起的《托斯卡》早已成為生命的底色,映襯着她曾擁有過的夢想。

她問了千百次的問題“為什麼對她如此殘酷無情”,也終無回音。生命于她變成一列穩定而循規蹈矩的列車,載着她走向終點。


作者簡介:蘇銘,可萌可甜可禦的超級瑪麗,可以信賴的情感閨蜜。更文比兔子還慢,思路比套路更深。個人公衆号:情感雜織(ID:qinggan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