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網絡
“當你凝視着深淵之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FBI的行為分析部BAU(Behavioural Analysis Unit)地處于美國聯邦調查總局匡提科分局,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部門,是國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的一部分。《犯罪心理》這部劇就是圍繞行為分析師的工作展開的。不似其他許多犯罪類的電視劇着重突出犯罪手法和破案過程,該劇的側重點在于分析師探員的側寫和罪犯的生活經曆與心理活動。
或許大家會對側寫這個詞彙感到陌生。側寫(profile,也譯為剖繪),指根據罪犯的行為方式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态,從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環境,職業,成長背景等。在心理分析的初期,側寫師就根據犯罪事實将罪犯分成“有組織型”與“無組織型”,然後再根據不同類型的共性對罪犯進行進一步的剖析。
作為一集講述一個故事的單元劇,犯罪心理在節奏上的掌控力是很強的。狂歡的夜晚、尖叫的人群、飛馳的警車、親人的悲鳴……45分鐘的時長,說是把每一集都拍成了一部電影也不為過。當然這也存在着弊端,那就是如果你不小心錯過了某個句子,就不能理解探員們側寫的理由了。
犯罪心理裡的案件都帶有鮮明的人性符号。孩子的親生母親因他入獄,母親會打破孩子内心中對于家庭的美好印象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還是緘口不言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三個女孩一同被殺人魔囚禁,如果隻有兩人可以活着出來,你會怎麼做?當然,世界不止是混亂邪惡。強迫症連環殺手與盲人小男孩的故事剛剛賺足我的眼淚,兄妹之間相互扶持的情誼又令我眼眶發酸。可是一轉眼,又有個故事告訴你,有的人就是生來殘暴,無可救藥。
很多事情,我們無能為力,從來就沒有正确的選擇。
而主角們,也就是每一集裡都會出場的分析師探員們,更是一直支撐我看下去這部劇的根本動力。千人千面,他們每個人獨特的人格使BAU完整而充滿了魅力。
G叔,作為創始人之一,最開始時,他就是BAU的靈魂核心;H叔是名副其實的領導者,一位不苟言笑,一旦笑起來卻很暖的帥大叔;對外聯絡官JJ,後來也成了側寫師,與家屬溝通擔當,卻也能為自己的孩子舉起冰冷的槍;E姐頂替了L姐,可是漸漸用她的勇氣與智慧征服了我,使我淪陷;對于烹饪與黑手黨都得心應手的意大利老男人R叔、用罪犯的角度思考的巧克力帥哥M哥、小天才團寵R寶、黑客女孩Garcia……人人角色鮮明,設定飽滿獨特,如此,組成了BAU的斑斓色彩。
單元劇的好處在于不會出現斷斷續續記不住之前的劇情的現象,但這就意味着你可以無限延長看這部劇的時間,或許也意味着追劇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出新一季的速度……(犯罪心理第14季正在熱播中!)
這部劇裡還有一個可以稱之為亮點的特點——每一集的開頭和結尾,從與本集案件最密切相關的探員之口中念出兩句名言,名言的内容也是切合案件的。而這正如本篇文章。
結尾的畫面,基本上都是探員們破案之後,返回匡提科的飛機機翼。大地反射着奇妙的色彩,陽光給茫茫的雲朵覆上一層光輝,而探員的聲音在這時恰好出現,時而溫情,時而無奈。就像罪犯可以順理成章地用幾個描述性詞彙尋得,人性卻不能草草概括。
請讓我用莎士比亞的句子作結:
“Love all, trust a few, do wrong to none.”
文/雲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