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是神聖的。—梁秋實


...

640.jpg

前幾天《幸福一家人》結局了,當小雪羊水破了的時候,永福默念“時間到了,時間終于到了。”

大家都沉浸在新生命的喜悅,持了八個月的永福,終于還是倒下了。從開始子女們對父親的不關心與不理解,到與三個子女冰釋前嫌,這一路過程雖坎坷,結局卻是令人欣慰的。

當永福從昏迷中蘇醒,一句“我要回家”,竟無人反駁。永福坐在那看着三個孩子,往事一幕幕的浮現。

你們三個都是我的好孩子,我隻希望你們能好好的照顧自己。


...

6400.jpg

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看着孩子們都幸福,便是老人家最大的心願了。

一個平凡的父親,為子女勞碌奔波,把三個孩子拉拔大,無怨無悔奉獻一生。強忍疼痛的微笑,含淚的雙眼,默默合上。當主題曲響起時,我淚如雨下。

抱歉那些日子我沒能懂您,

多想還有時光讓我陪您,

祈禱光陰定格在苦與樂的夢裡,

我能靠在您那溫暖的懷裡。

這部劇,到底賺了我多少眼淚,已記不清。可能父母之愛便是所有人内心的共鳴吧。

...

64000.jpg

記得小時候,我們不會說話,一個眼神,父母就了解了我們的想法;我們不會走路,是父母抱着我們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們從來不會嫌棄,我們尿褲子了,我們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我們哭鬧耍脾氣,即使他們很生氣,用不了多久也會不藥而愈,依然把我們捧在手心。

從呱呱墜地到父母牽着我們的小手蹒跚學步,從走入學堂到成家立業,我們每一步的成長都凝聚了父母太多的心血。

當我們長大了,想展翅高飛了,我們與父母的角色卻慢慢對調了,我們從父母生活的信念,變成了父母生活的依靠。

...

640000.jpg

曾經我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空巢老人的自述》,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我們住院後,兩個孩子都回來了。以前我可能覺得,他們用不着回來,回來也不能改變我們需要救治的事實,也給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但是,這一次我不這麼認為了。當孩子們出現在病房門口的時候,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

那一刻,我居然有些傷心,就好像自己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一樣。

現實的殘酷,讓我們疲于工作,無暇回家,在外打拼的朋友更是一年也回不了兩次家。我們高薪聘請保姆,将父母照顧的無微不至,認為這就是讓父母老有所依。那麼贍養父母,僅僅是讓他們衣食無憂嗎?

...

6400000.jpg

2017年,重慶54歲的老段,不忍母親成天在家消磨時光,帶89歲母親自駕出遊,引來10萬網友點贊。

旅途中,母親高興的像個孩子,每到一個地方,就拍照發朋友圈,老段也把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可以讓母親盡情玩耍。

完整的生活不是隻有物質,還有精神。年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父母未曾參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同樣,子女不曾參與的老年,一樣不完整。

前些天,群裡小姐妹說,早上跟媽媽視頻,媽媽想她了,還發了一張截圖給我們。


...

1001.jpg

不要覺得這是矯情,世界上沒有不思念兒女的父母,隻是他們不善于表達。網上有一個帖子,過完年後,父母都給你們帶了啥。不少網友立刻分享了自家後備箱的故事,看得大家又溫暖又淚目。

土雞、土雞蛋、親手做的糕點、泡的小菜、去山裡采的野味等等,父母能給你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你全部,還生怕不夠。

離家時,父母久久不肯離去的身影,就這樣看着兒女慢慢走遠,開始下一個“一整年的期盼”。


...

01010.jpg

記得有這樣一個片段,如果按人均75歲算,人生不過短短的900個月,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足夠了。

如果每過一個月,在一個格子裡塗掉,全部人生就在這張紙上,假設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如果天天見面,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這樣的:


...

0101010101.jpg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面,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

01010101010101.jpg

假如你們一年見一次面,就會是這樣的:


...

010101010101010101.jpg

我們總以為還有很多時間,不成想被量化的人生竟如此短暫。父母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可我們卻渾然不覺。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有一對老人,不論多遠,都會牽腸挂肚,默默思念;有一個地方,隻要想起,就會溫暖滿滿,嘴角上揚。

再暖的陽光,也暖不過父母慈愛的懷抱;再美的風景,也美不過回家的道路兩旁。

過年回家嗎?回!爸媽在家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