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一下為什麼很喜歡Ian和Mickey這一對CP。

1.

Ian是最不像Frank的孩子。他自律、勤勞,對絕大多數人都溫溫柔柔的,一些時候也會為了家人和朋友挺身而出;他甚至有些理想主義,腦海裡總有一幅更美好的生活圖景。無論在事業和愛情上,他都不想“小偷小摸”——Ian就像隔壁鄰居家,那個總是默默無聞又總是親切善良的小哥哥。哪怕當他患上躁郁症,心裡想的也全部都是“Mickey在等我,Yev在等我,還有Fiona。”

除了編劇的塑造,演員的表演也走對了方向。Ian的扮演者Cam曾經說:“我經常忘記我飾演的是一位同性戀角色,因為我的表演重點是在這個人的人生選擇和情感流露上,他的同性戀身份,并沒有使他有什麼不同。”(大意)

而Mickey則更是把“直男”的形象表演的入木三分。在充滿槍支彈藥的犯罪之家長大,動不動就打人,進出少管所和監獄是家常便飯,言語中甚至有些“那麼普通又那麼自信”的大男子主義,舉手投足間總透露着一股混混氣質。

Ian和Mickey,特别是Mickey,可能是美劇中最不具有LGBT刻闆印象的同性戀角色。

這是真正的“雙強”。

很多人說,看他倆談戀愛,就像是看兩個真正的直男搞基。這話确實有點道理,因為當我們撇除了一切刻闆印象,愛情顯得那麼閃亮而且偉大。

2.

南區,芝加哥貧民窟。這裡的“瑜伽店”是毒販用來洗錢的據點;高中辍學是南區人民的日常;女孩們早早就了解自己在未來将會意外懷孕的命運;南區的戀人們不會“約會”,因為他們去不起高檔餐廳,直接上床是廉價省時的相處方式。

當Fiona搞了自己上司的哥哥,當Lip在女教授、富家女同學、貧民窟真愛女孩Mandy之間搖擺不定,當戀愛上頭的少女Debbie隻想着和帥哥發生關系,成為“女人”,當自己的父母放棄了兒女,放棄了家庭,在外面不知道和多少人睡過多少次......

隻有Ian和Mickey用盡全部的勇氣兩情相悅,一起朝着一生一世而努力——《無恥之徒》是一部現實主義氣質強烈的作品,但誰能不說Ian和Mickey的故事是童話呢?

你愛的那個人,恰好也愛你——無論在任何階層,這樣的恰好何其困難,更别說是在南區,這樣一個充滿了犯罪、暴力、濫交的社會環境中。

但他們在污穢之地開出愛情的花。

3.

Ian的童年和青春,是被媽媽折磨的二十年。15歲那年,他知道自己不是Frank的親生兒子,因為和兄弟姊妹的羁絆,他選擇了留下,卻要面對那個瘋瘋癫癫的親生母親。而這“瘋瘋癫癫”也最終落在了他自己身上——他患上了母親遺傳給他的躁郁症,給他的精神健康、自我認同、人生理想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給他的一生都掩上了陰影。

Mickey的童年和青春,是被爸爸虐待的二十年。母親常年缺席,父親通過家暴對子女進行控制,也讓Mickey學會了犯罪和暴力。恐同和極端父權的家庭環境,壓抑着他的情感表達能力,閹割着他正常的性取向需求。如果沒有遇見Ian,Mickey就是南區的第二個Terry。

還好他們彼此遇見。因着相愛,拯救了彼此。

在最後一集,Ian鼓勵Mickey“你一定是個好爸爸”的時候,不會有人質疑他們。

兩個男孩,都出身于極端惡劣的原生家庭,但為了在一起,他們一點點地與原生家庭抗争、和解,與自己抗争、和解,最終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并相依相守,建立了全新的、健康的家庭。

4.

我覺得絕大多數的CP都隻描述了人生中的某一、兩個感情階段。比如某一對CP最能代表“初戀”,某一對CP最能體現“并肩戰鬥”的浪漫 等等。但Ian和Mickey走過了情侶能走過的幾乎所有階段:

初遇,心動,炮友,初戀,單戀,初吻,吃醋,

熱戀,同居,一起帶孩子,吵架,打架,相愛相殺,

分手,遠距離相思,偷情,私奔,破鏡重圓,

民政局領證,訂婚,婚禮,蜜月,一起奮鬥賺錢,搬新家......

他倆的故事,在編劇、演員和導演的共同努力下,天然帶有一種真實感。看完Ian和Mickey的劇情,有時候我并不處在一種眩暈的、甜蜜的“嗑CP”的心态中,而是一種更加感慨且平靜的狀态——Ian和Mickey就是一對我身邊的、真實存在的戀人,吵吵鬧鬧,跌跌撞撞,在一起十年,婚後依然情深不減,多麼令人羨慕,而我見證了這一切。

感謝演員,感謝編劇和《無恥之徒》的工作人員。

Gallavich女孩終于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