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源于網絡

距傑昆版的《小醜》全球上映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像我這些無法逃離工作去看首映的人也終于算是迎來了“網盤公映”。我也在不太空閑的空閑時間敲下這些文字,聊聊我的想法。


“‘隻是想到一個笑話。’

‘你想要說給我聽嗎?’

‘你不會明白的。也許看起來很好笑,但這就是人生。’”


這是影片最後兩分鐘亞瑟和醫生的部分聊天,他用慣有的、病态的笑聲出場,然後告訴所有人“我不會灰心喪氣的,我會用我的方式對抗。”

看過很多漫威的電影,在我看來迄今為止最立體的形象可能就屬亞瑟了,也就是小醜。

亞瑟擁有善良的天性和平易的身世,不同于其他漫威電影所塑造的英雄,在亞瑟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現今人們的影子。家庭的羁絆、社會的無門、夢想的支撐,從不斷希望到不斷破滅,好像一直在做一件一輩子也無法實現的事情。

電影中生活在底層的亞瑟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名喜劇人,雖然生活苦澀,但亞瑟依舊會在艱苦的生活中嘗試尋找快樂。比如自己堅持的夢想、自己深愛的母親和一直暗戀的女鄰居。這些是亞瑟心中曾經短暫留存的光芒,也是一直以來支撐他的源頭。

我想如果這些光亮真的可以一直存在,或許亞瑟并不會真正成為“小醜”。但是沒有人願意理解他,公司老闆認為他是個難相處的人、同事認為他是個好欺負的人、地鐵上嚣張跋扈的有錢人覺得他是個奇怪的人,甚至連一直治療他的醫生也從來沒有仔細聽他說的話,世人都覺得他瘋癫,殊不知,亞瑟才是對生活有着深刻了解和真正想要熱愛生活的人。正因為是真的熱愛,所以後來才會“用自己的方式對抗”。

在這個主張“生而平等”的社會中,其實一點都不平等。

他想成為一名可以讓人開心的諧星,卻沒有人記得他講的笑話,沒有人在意他一遍一遍反複練習的姿态,沒有人在意他的一切。亞瑟終于可以站上自己理想的脫口秀舞台時,不是因為亞瑟的笑話好笑,而是因為亞瑟這個人好笑。上層社會的人總是可以随意的去踐踏他人的人生和理想,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夢想,卻成為了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亞瑟說:“曾經我以為這個世界是個悲劇,現在才發現其實它是個喜劇。”這句話是亞瑟對着自己的母親說的,他曾經期望從母親哪裡獲得溫暖,直到發現自己不過隻是個被抛棄的可憐人。那個即将競選市長的大明星,張口閉口都是把哥譚市人民的幸福置于一切之上,但他卻對亞瑟這一自己的私生子采取冷漠處理,他威脅、嘲笑亞瑟的生活,将亞瑟和所有的底層人民稱為“小醜”,帶着自我優越的僞善說着為哥譚市着想,實際卻一直用踐踏别人的方式擡高自己。

家庭沒有給予亞瑟養分,社會選擇抛棄亞瑟,亞瑟成為了“小醜”。

生活不過是活在自以為是之下的幻象,揭開幻象看生活,才發現生活原來是永無止境的深淵,裡面摻雜着恐懼和惡意,而“小醜”隻是在這深淵中選擇用自己的态度去面對惡意的人的代表,也是反抗哥譚市舊秩序的一種象征。當無數人戴上小醜的面具走在哥譚市的大道上時,沒有超能力的“小醜”俨然成為了衆人心中的英雄。良知與哥譚市社會的不公相比,微不足道,隻有荒誕、殘酷才是整個世界的色彩。

之前看《蝙蝠俠大戰黑暗騎士》的時候,與正義的化身蝙蝠俠相比,我更喜歡善用人心的小醜,看2019版的《小醜》,更是明白了,階級的差異或許是一個人一輩子也無法逾越的橫溝,在這個不平等的世界裡從來都不缺英雄,缺的隻是一個勇于打破那些僞正義的人。

不是小醜有問題,而是這個世界有問題。

看完《小醜》電影我突然想到之前看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面談到:被人們所認可的瘋子我們叫他“天才”,不被人們所認可的人我們叫他“瘋子”。而那些不被世界認可的、又想被世界認可的,最後隻好用自己的辦法獲得認可的人,我們則叫他“小醜”。

所以我還記得最後亞瑟說:“也許看起來很好笑,但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