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講述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基澤成天遊手好閑,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基宇靠着僞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樸社長的家應征家教,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因而被卷入一連串意外事件中 。
這部影片揭示了貧富差距之大,富人眼中的生活以及窮人眼中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這部片子之所以能引起了許多不同國家人民的共鳴,是因為貧富差距是每個國家都不可避免的。就像豆友有二十一個人所說:“而這部影片的精妙之處就在于社長一家做的事情都非常合理,但是從窮人眼光去看,就變味了。”
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幾個片段。其中一個是窮人一家四口蹭着主人家不在,在客廳裡喝酒說話聊天,想象着自己是這個房子的主人。後來進來了以前的保姆,鏡頭跳轉至在這棟豪宅下面有一個連主人都不知道的地下室,裡面住着保姆的丈夫,他們為了躲避債務甘願住在環境惡劣的地下室。我的腦海中浮出的想法就是:人可以窮,但是志不能短。他們住在這個地下室就好比寄生在富人家裡的寄生蟲,遊手好閑,等待别人養活,自甘堕落。他們在地下室就是富人的寄生蟲,在社會上就是社會的寄生蟲。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沒有志向,那就會變成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空殼,自會自毀。可怕就像他們一樣,企圖用非法手段來獲取幸福,而不想着用自己的努力成果來換取。我們生活中還是存在着這樣的人。有手有腳,有能力,但是他不務正業,去偷去搶,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人的意識是有待提高的,窮不能窮思想。為什麼富人和窮人之間會越來越大的差距,就是因為思想不同。富人吃過上千上萬的一頓大餐,而窮人可能一個月的生活開銷都成問題;富人在想明天去三亞旅遊還是去西雙版納,而窮人可能在想買材米油鹽的錢怎麼辦。這是生活所迫必須面對的問題,經曆的不一樣,所以眼界不一樣。而為什麼要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就是因為身體不能觸及的地方靈魂可以,讀書就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平台,是我們跳出這個屏障的跳闆。
然而,底層之所以底層是因為生活的壓力讓他們無法去接受更好地環境,沒有精力學習,沒有精力思考,也沒有精力去籌劃未來。生活最糟糕的地方就是,你想去改變它,但是你百般折磨之後發現根本無能為力,之後隻剩下筋疲力盡。
人都是有虛榮心和優越感的,虛榮心讓我們努力看起來不那麼糟糕,甚至很體面。優越感會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體會到優越所帶來的福利。影片中富人樸先生說基澤(指的是這一類窮人)身上有味道,他在偶爾擠地鐵時會聞到,這說明他會搭乘地鐵,或許他以前也是一名窮人,隻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越到了富人“階級”,而現在嫌棄窮人,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富人對窮人的蔑視。
我之前看過一個報道,一名好心人來到一名窮困潦倒的單親家庭裡,看到媽媽喂年紀尚小的孩子吃方便面,好心人說道:“孩子還小,不能經常給孩子吃這個。”媽媽回答道:“沒有經常吃,今天是因為是孩子生日,想吃這個念了很久才買的,平時都吃不到的。”一包方便面,在平常人生活中不就是幾塊錢的東西嘛,而這個家庭卻視為貴重的寶貝。這就是人與人之間,貧富拉出的鴻溝。
基于和多惠在房間時,多惠問基于在發呆想什麼,基于說:你看他們多自然,明明是剛剛才來的,可是他們看起來多麼自然,就好像就在這裡一樣。在他眼中,所有的一切與有錢人都十分融洽,而與他顯得格格不入。他怕自己不适合這裡,不适合多惠。這也折射出貧富之間不僅生活上不同,戀愛觀上也是不同的。
想起我身邊的朋友說,現在找對象都是要找能力和自己差不多的,不想明明在我能力範圍之内,我可以随時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旅遊,說走就走,而他卻要縮衣節食存很久才能和我一起去玩。雖然很殘忍,但确實是這個社會現在的狀況,越來越多的女孩考慮的不僅僅是感情還有家庭經濟。
貧富之間帶來的問題不是一點,這部片子能讓人們引起共鳴,也是因為貼切生活,越是底層的東西往往更能打動人們的内心。影片最後,基澤殺死了樸先生,所以隻能躲在地下室裡,過着以前保姆丈夫所過的生活,房子終究還是要賣掉的,那基澤是不是就是下一個保姆丈夫?這個現象會不會繼續循環下去?寄生在這個房子中的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