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中國人喜歡炒房這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共有知識”。

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鋪天蓋地的解讀。

不過,輝叔我作為一名金融農名工,有一個比較獨特的角度來看這事,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這個角度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說說。

了解點美國曆史的人基本都知道美國七十年代,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周期。

性解放運動、嬉皮士文化、垮掉的一代、失落的一代,各種焦慮的情緒在美國社會交織,這跟國内當前浮躁的風氣不盡相同。

...

除了思想文化上的湧動,美國在70年代正在經曆越戰的升級以及中東出現的石油危機。

同時,美國不合理的福利政策,也催生了一批人不去工作,在家拿着社會津貼,結果就是導緻财政赤字問題的加劇、通貨膨脹盛行、經濟停滞,失業率不斷攀高。

經濟的停滞直觀的反映在當年的美國股市中,從1969年到1979年這十年間,美國的标普500和道瓊斯指數基本原地踏步。

如果當時你投資了美國股市,那麼這十年下來,就算長期拿着不動,最終的結果也可能是虧的,就算不賺不盈,通貨膨脹也都讓你的資産迅速縮水。

這十年間,還曾出現了幾次莫名其妙的大跌,整個市場都處在一種恐懼的狀态,就好像我們散戶經曆的A股熊市,看不到希望和生氣。

“失落”的十年過去後,了解點金融曆史的老鐵都知道,美國的80年代是股市曆史投資回報率非常好的一個黃金十年。

可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現象出現了,美股股市迎來十年長牛,但美國家庭投資在股票上的配置比例,不僅沒升反而下降了。

時間來到美國的90年代,股市繼續走強,走出了一個牛市行情;

結果卻是,美國家庭配置在股市的比例繼續減少,從上世紀60年代的40%,到80年代的25%,到了90年代僅剩17%。

不光是股票出現了配置比例下滑的現象,美國的股票基金也同樣如此,曾經美國家庭配置股基的比例超過70%,到了90年代也隻剩下40%。

80年代、90年代這段時間,整個美國股市翻了三四倍,美國的小散戶卻不斷把錢從股市中抽走,完全沒有分享到國家經濟發展的紅利。

這點跟咱們A股小散們追漲殺跌的風格,完全不同。

說完這個案例,你大概能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出生在50、60年代的人,在自己的青年時期遭遇了美國經濟的滑鐵盧,在股市被割韭菜;等他們到了三四十歲,個人經濟增長,家庭情況穩定,他們再也不會相信股市能帶給他們财富的增長。

所以,我想說的結論就是:童年記憶影響成年決策!

說回到房市,第一批中國樓市的投資者已經賺得朋滿缽滿,而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基本就是:買房子=大賺特賺!

作為兒童時期的80後、90後,聽到賺錢最快最容易的方式也就是炒房了。

...

這個童年記憶深刻的烙印在我們的大腦中,使得這代人等到年富力強時,最具“好感”的投資莫過于樓市了。

明天,我還有一個關于日本樓市的案例,也能說明這個問題,咱們明天再聊。

最後,由于這是我新開的号,暫時還沒有留言功能,有什麼想和我交流的,可以在後台留言,我會一一回複。

...

更多曆史精彩文章:

歎息!582.6億資金即将被埋,這些股民徹夜難眠!

世紀收購案!對沖基金最想忘記的日子(上)

世紀收購案!對沖基金最想忘記的日子(中)

保時捷vs大衆收購和反收購!對沖基金最想忘記的日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