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影評的時候,我剛看完第十三集
我的第一個疑問是:為什麼劇中的人的手機都不會設置開機密碼。
(果之男朋友的手機可以直接劃開,而作為hacker的林緒之的手機竟然可以直接被田放打開?就算是因為她要報警而打開了手機而田放奪過去的時候并沒有關掉,可一個hacker會讓手機30s以上再睡眠嗎?)
繼而我發覺這個劇讓人有一種極度巧合和漏洞百出的感覺。
究其原因,我覺得是編劇太想把個體的成長/救贖盡可能多的放在一個貌似真實的故事裡面從而嚴重偏離了導演想要營造的這種僞紀錄片的寫實風格。
(警察家庭、林緒之的養母家庭、生母家庭以及穆蓮生家庭這不有點太多了嗎??無巧不成書但是情節的推動靠巧合和工具人不在線的智商和缺少基本安全意識的頭腦同時還要真實的噱頭隻會讓人覺得漏洞百出而且懸在空中。)

不完美的她
說到這裡,我想拿出另一部與《不完美的她》風牛馬不相及的一部劇:《性愛自修室》,同樣是把個體的成長盡可能地濃縮在一個校園之中,它卻并沒有給人一種不适感(極度巧合/漏洞百出),首先,這部劇的題材本就離我們這些生活在國内人的真實生活很遙遠,再有,影片的拍攝風格與故事情節相輔相成,不會産生矛盾的沖突感,最重要的是,學校是可以有機容納很多同時個體同時成長的最好容器,這與學校這一公共設施的定位是相一緻的。

性愛自修室
然而以上這些,《不完美的她》全都沒有,有的隻有導演和編劇的“貪婪”。這個劇有極好的聚焦點和演員陣容,也有想要拍出好劇改變國内影視圈浮躁現狀的想法和決心,但一部劇不足夠!
但不得不說!
編劇狠狠掌捆了國産劇慣有套路,終于全員智商掉線的是男性了!而且警察再也不是萬能的救世主,他們也有了血肉,也會不被信任,也會誤判,也會急躁冒進,也有着自己生活的煩惱。而劇中刻畫的每一個女性都個性鮮明而多樣(每個人自身行為的不确定性,比如穆靜明明想要抛棄卻又在失蹤後尋找。),在生活的糾結中做出或對或錯的舉動。
還有一個貌似不那麼重要的問題
劇中的她們都有自己的羁絆,但錢真的可以撫平大部分皺褶。(至少有錢的家庭可以讓你有底氣未婚生子并獨立撫養,至少有錢可以讓你永遠有個家,可以有機會去尋找生母,去尋求自我的救贖。)
那普通人怎麼辦,也許這是開不起那麼舒服的寶馬的我們的問題了。
這個社會是不是也該收起自己的說教,真的考慮下某些家庭中某一位家庭成員對于其他家庭成員各式各樣的虐待和暴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