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第二階段發展到《銀河護衛隊》以前,很多人看漫威的電影基本都是帶着看爆米花大片的心态,為什麼呢?

因為漫威電影宇宙在這之前,即便塑造了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等一批“複仇者聯盟”主要角色,即便把故事劇情和人物對話像着生活化、平常化的方向轉變,卻始終沒有走出和DC漫畫不一樣的風格與路線,我們所看到的依舊一個又一個英雄奮不顧身拯救世界。就好像英雄隻有拯救了世界,才能稱之為英雄。

可真的是這樣嗎?《銀河護衛隊》用無比生動诙諧的劇情告訴我們,其實做一個真實的自我,你也同樣可以成為自己夢寐以求所想要成為的英雄。

邁向銀河、走向宇宙的新時代英雄

...

按照好萊塢超級英雄商業電影的基本套路,英雄角色在一出場往往就會自帶主角光環,所以在《銀河護衛隊》開頭,大秀尬舞的星爵一出場,很多人就把他作為整部電影的主角。

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基本的叙事模式也始終是按照傳統模式。直到故事的結尾,當所有觀衆看到一衆配角都完成自己的任務,以為接下來就是星爵和羅南的對決時,電影卻在這時候報出了自己最大的反轉和驚喜。

...

電影的結尾,在星爵尬舞吸引羅南注意力的同時,火箭浣熊和德克斯默契配合打掉了羅南手中的紫寶石,星爵搶到寶石和衆人齊心協力的攜起手來共同消化了寶石所産生的巨大能量,并最終把不可一世的羅南消滅。

這樣的劇情安排,相較于讓星爵獨自一人單打獨鬥,更能把“銀河護衛隊”這個英雄團隊所應具有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每個成員特有的風格體現的淋漓盡緻。也就是從這裡開始,标志着漫威電影宇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銀河護衛隊》中,一群在電影開頭時看似弱到掉渣的廢柴用直面自我、發揮優勢、齊心協力的方式最終成功打敗反派。

這樣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結局在無形之中也像觀衆傳達了人人皆可為英雄的思想。

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最大的挑戰往往是在于自己,在于自己是否敢于去做一個真實的自我。

...

同時,相較于DC漫畫和傳統好萊塢大片中所塑造的孤膽英雄、硬漢角色,漫威從《銀河護衛隊》開始,真正走出了新時代的道路,合作與團結才是英雄真正緻勝法寶。

在漫威的電影中,世界并沒有那麼黑暗與沉重,充滿着樂觀與希望,英雄們對抗邪惡與反派,就好像是一個小團體進行周末集體活動,永遠帶着樂觀與昂揚的心态。

...

在全球化與和平化的新時代,人們渴望開放,渴望友情與愛情,追逐并放飛夢想,那個在沉重的黑暗現實中成長的布魯斯·韋恩已經不再那麼容易被人理解。

就像今天的我們,距離昔日的戰火紛飛,距離六七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已然漸行漸遠。

英雄的再度集結:令人難受的價值觀滲透

在《複仇者聯盟1》中,我們會發現衆英雄的首次組隊打怪依然帶有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團隊意識的松散險些讓他們在電影的前半程遭遇巨大的危機。

...

或許是因為有過一次合作之後的熟練,或許是漫長時間下的磨合,又或許是因為《銀河護衛隊》所取得意外大賣,到了《複仇者聯盟2》時,相比第一部中一開始的各自為戰,第二部在一開始就是衆人齊心合力打擊九頭蛇。

...

鋼鐵俠對未來世界危機的恐懼,對逝去戰友的内疚,讓他造出了一個自己無法控制的人工智能奧創,從而制造了一個更加巨大的危機。原本鐵闆一塊的複仇者聯盟也因為團隊成員對待世界局勢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理念,開始暗影浮動。

...

電影的故事劇情和動作場面、特效制作由于進一步增加的制作費用,顯得比第一部更加氣勢磅礴、恢宏壯闊。

而不斷增加的英雄角色和愈顯複雜的人物關系更是為電影增加了别有的風味和氛圍。

如果從商業領域和漫威電影宇宙的總體布局上來看,《複仇者聯盟2》無疑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說是圓滿完成了自身任務,但是思想價值觀念與實質内核上來看,本作卻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之作,連前作都不及。

...

為什麼呢?因為這部電影并沒有像前作一樣将自身的價值觀念大部分建立在普世價值觀念之上,而是完全建構了美國本國價值觀之上。

這就導緻了電影帶有對殘酷現實的洗白,對美國的頌揚。影片中,鋼鐵俠創造了一個無法控制的惡魔奧創,在發現奧創無法被控制的情況之下,又向奧創發起毀滅的行動。

...

這樣的行動和劇情,是不是有些眼熟?

想一想中東、西非和阿富汗,想一想聖戰組織和本·拉登,簡直是如出一轍的發展。就拿聖戰組織來說,七八十年代的阿富汗面臨着前蘇聯的武裝侵略,其國内包括“聖戰組織”在内的的一衆反抗勢力,大部分軍事和武器援助實質上是來源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

...

這樣的援助一直持續到了東歐劇變,蘇聯撤兵之後,當美國發現自己無法對這些反抗組織實現有效的控制之後,又開始與之對立,并最終為後來的“9.11”事件埋下禍根,成為了美國阿富汗戰争的緣由。這樣的荒誕現實卻在《複聯2》變成了美國英雄們再一次拯救世界的情節。

...

而影片在最後決戰中穿插的神盾局使用空天母艦轉移安置大量平民的情節更是看的渾身難受,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進行軍事行動的過程中誤殺了多少平民咱們暫且不議,就影片中的這個戰地疏散什麼時候真實出現過?

...

一部漫改電影有着這樣的思想價值觀念,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

所幸在後來的漫威電影宇宙作品中,沖淡現實,回歸漫畫的基調再一次成為漫威電影宇宙的主創思想。

小格局下的新世界

在《複仇者聯盟2》這部巨作之後,為漫威電影宇宙第二階段畫上完美句号的是貌不驚人,卻又别有洞天的《蟻人》。

...

創作于20世紀60年代初的“蟻人”系列漫畫一開始隻是編劇斯坦·李以及畫家傑克·科比結合新時代科技發展,面向青少年群體的漫畫讀物,甚至其在複仇者聯盟中都沒有正式的地位。

然而,憑借着漫畫天馬行空、奇思妙想的故事情節和超能力設置,蟻人很快從貌不驚人的小人物變成了漫威漫畫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英雄角色,也是因為《蟻人》系列漫畫的發展,漫威宇宙世界觀開啟了量子宇宙的新紀元。

...

在《蟻人》電影上映之前,估計沒有幾個人知道蟻人這個英雄角色,在普通人看來蝼蟻是能是用來比喻弱小和無助的,怎麼可能會有能力成為英雄呢?

...

然而,電影卻用趣意盎然的打鬥場景、生動有力的形象塑造使得那些并不看好這部電影的人打臉了。

相比《複聯2》沒有清晰明确的對自身進行合理定位,劇情散亂,思想内核崩塌,《蟻人》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能夠在影片開頭就明确電影所想要達到的效果和要求。

...

首先作為一部投資成本并不算太高的超級英雄電影,它把大量的預算都投入到了影片的特效部分制作,這就導緻影片其實在外景拍攝和實景拍攝上的制作費用并不是很充裕。

怎麼辦呢?經費不夠,劇情來救。結合蟻人輕松诙諧的人物基調,導演和編劇把《蟻人》電影定位為一部輕喜劇類型電影。

...

影片在前半段設置了很多自然而深刻的笑點,讓電影雖然明顯能夠感覺到前半部分劇情故事一直在拖沓,但是始終沒有讓觀衆感覺到無聊,各種笑點、各種包袱可以說拯救了這部電影的同時,更成為了《蟻人》系列特色與亮點。

...

而為了使得人物的舉動與搭配的笑點能夠産生應有的效果,就不得不提電影的另一個成功之處:選角。

新老戲骨的搭配和貌美的女主使得電影演員的演技在一開始就有所保證。而為了角色更富有生命力和真實感,影片給蟻人安排了不堪的人生遭遇和令人動容的父女情深,蟻人和女兒的家庭情感戲份成為了支撐這部電影的另一個有力支點。

...

或許是由于《蟻人》情感戲的穿插成功,在後面的漫威電影之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家庭情感戲和團隊情誼成為了促使電影形成轉折的重要元素,例如鋼鐵俠與蜘蛛俠、鷹眼一家、鋼鐵俠與女兒。

...

總而言之,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二階段高潮之作的《複仇者聯盟2》最終并沒有達成應有的效果,反而是别有一番風味的《蟻人》擔起了階段圓滿結束的重任。

而滅霸在這一階段電影中的不斷露面也意味着複仇者聯盟即将面臨的巨大危機終于要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