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大有為之君!


上下五千年,配得上這個稱号的帝王并不少,比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但日慕君認為,能穩壓漢武帝一頭的隻有秦始皇。

從政治上看,武帝在位期間,繼承了“七王之亂”以後削藩的政策,利用“推恩令”這一看似和緩實則有效的政策,快速解決了藩王割據的不穩定因素,統一了中央集權,為後續對匈奴用兵奠定政治基礎。

經濟上武帝推行鹽鐵國營,統一貨币(五铢錢)鑄造,掌握了國家經濟命脈,一掃西漢開國以來經濟看似自由實則混亂的局面,為後續用兵奠定經濟基礎。

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秦始皇以來再次實現思想上大一統,統一思想不是目的,利用思想統一把權力收回才是目的。

軍事上廢除了“白登之圍”以後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大規模用兵,他知人用人,啟用了衛青霍去病等一大批起于寒微的将領,取得了對匈奴決定性的勝利,解除了自三代以來一直滋擾不斷的匈奴威脅,奠定了中原政權的版圖。

外交上實行通商政策,張骞出使西域大大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交流,為後來的絲綢之路奠定基礎,開拓西南,把貴州雲南等地納入勢力範圍,時至今日,依舊造福于萬民。


這些做法後世看似簡單,寥寥數語就做了概括,在當時實則千難萬難。以政治為例,自從文帝即位,藩王問題就剪不斷理還亂,淮南王劉長,濟北王劉興居接二連三的造反,賈誼早早提出《治安策》,文帝卻無力一一剪除,發展到漢景帝,着力削藩,結果引發“七王之亂”,差點皇位不保。滅了七王,自家弟弟梁王又鼓搗兄終弟及,搞的十分不愉快。而這一切在武帝即位後得到了解決,你可以說他是運氣,但能力同樣不能否認。

再說軍事,這算是武帝最大的手筆,高祖即位後希望一了百了,解決匈奴問題,結果因為輕敵被困白登城,如果不是陳平出謀劃策,多半要像宋朝徽欽二帝一樣被人擄掠,自此以後,高後、惠帝、文帝、景帝對匈奴一直采取隐忍不發、和親至上的綏靖政策,看似以最小的損失換取和平,實則養虎成患,讓匈奴坐大。而匈奴遊牧民族的性質注定雙方難以形成穩定的外交關系,軍事手段就不可避免。


而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遺餘力打擊匈奴,雖說後世認為漢武帝窮兵黩武,搞的國家空虛,但在這件事情上不能苛責漢武帝,如果沒有他的大力用兵,就不會有宣帝年間匈奴問題的徹底解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吃水不忘挖井人。

至于有人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緻文化上的故步自封,這點日慕君同樣不認同,中國曆史上百家争鳴多存在與分裂時期,例如春秋戰國百家争鳴,魏晉南北朝百花齊放,民國時期大師輩出,文化上的繁榮固然可喜,但應該看到繁榮背後是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縱然有少部分的精英可以自由發揮、天馬行空,但與絕大多數一日三餐不保的百姓來說意義有多大?何況從曆史角度來看,百家争鳴除了文學意義,并沒有推動社會進步,精英文化不過是一小撮人的玩具罷了。



寫到這不由想到餘秋雨的“遙遠的絕響”,中學時期看的十分帶勁,文筆煽情的厲害,尤其是“竹林七賢”,在餘大師筆下憂國憂民,簡直是中華文化的風骨,長大了再想想,實則是個個該殺,一群家财萬貫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每日飲酒作樂,喝多了就大哭大鬧到處罵街,做出憂國憂民裝逼狀,卻被包裝成名士,簡直是禍國殃民。縱然有“竹林一萬賢”,給百姓帶來的實惠也不如曹操一個人。

廣陵散再好,不如一個饅頭實在!



當然,漢武帝也并非盡善盡美,尤其是晚年,為了汗血寶馬,打着維護國家尊嚴的旗号大肆用兵,造成生靈塗炭,“巫蠱案”更是牽涉廣泛,連皇後衛子夫太子劉據都性命不保,受牽連的更是千家萬戶,而他自己一生行王霸之術,稍不滿意就要殺人,終其一朝,被殺的宰相就有五個,受牽連的大臣不計其數,搞的人人自危,後世趨之若鹜的宰相職位成了索命符,大臣聽說要出任宰相就吓的戰戰兢兢,可謂曆史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