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遊神
《海洋世界》這個片段,是我本集最喜歡的。效果和演技的好壞,大家都能看得出。我媽媽最好朋友的兒子,就是這樣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小時候,我們還常常在一起玩。後來上了初中,差異似乎也越來越大,而他的父母也漸漸不帶孩子出來聚會了。我時常還能聽到他的消息,可十二歲之後,終究沒能再見過面。

演員請就位 海洋世界
我很喜歡陳凱歌導演在這檔節目中的表現。他是一個很關注細節的人,一點點打磨,就像一個工匠。他也許不是最擅長叙事的導演,但他對于小處的敏感、記憶,令人印象深 刻。就像他的代表作《霸王别姬》,做戲,要做進骨頭縫子裡。
《情深深雨濛濛》這個片段,從節目效果上來看,争議似乎最大,因此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情深深雨蒙蒙 劇照
瓊瑤劇是小時候看的,隻有粗糙的印象。我不知道他們與原作的相像程度,但能感到這段落一定不好演。即使換最好的演員,和最好的導演,可能也很難直擊當下觀衆的心。這不是一段情感戲,而是一段叙事戲,不是最适合展現演員演技的段落。此外,标簽在上,很難不帶有色眼鏡。因此,有争議不令人意外。
老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藝作品,一時一刻,很難分個高下。就拿另一組競演中的演員李濱主演的作品《魔幻手機》來說,主流大家都覺得是個雷劇,而如今,豆瓣評分翻番,越來越多的人看見了這部當年雷劇中的預言性。
那是不是藝術作品,就沒法分個高下呢,我們觀衆就該做個和事佬呢。不是的。一時一刻分不出高下,不代表永遠分不出高下。
十幾年前,我讀高一,從表哥那裡拿來一本《幻城》,好幾個晚上,廢寝忘食,自習和就寝時偷偷的讀,很快就讀完了。同樣,那一年,我也坑坑巴巴,斷斷續續,讀完了一本語文推薦閱讀,《平凡的世界》。這兩本書,我之後 都沒有重讀一遍的機會。

霰雪鳥
十幾年過去了,對于《幻城》,我似乎隻能想到“霰雪鳥”這個詞,至于其他的劇情,劇中的人物,竟全都記不起了。而至于“霰雪鳥”是一種什麼鳥,也似乎沒什麼印象。當然這也是一種形象塑造的成功,至少是商業上的,能将一個沒什麼緣由的念頭放在了我的腦海裡這麼久,也很神奇。但與《平凡的世界》相比,少安 、少平、潤葉、曉霞、秀蓮、福軍、福堂、俊文、俊武······全書這麼多人物,我似乎依然能記起他們,就像記得起父母過去的同事,小區曾經的鄰居一樣。
好作品,是會讓人深深記住的。

路遙
當然,上面的比較是不公平的。一本是年輕作家的初出茅廬的商業小書,一本是老作家傾注畢生心血的長篇著作,本就不具備可比性。但以此做引,說明好作品應當是能在人們的心中刻下痕迹,多年之後你不是能回想得起。
要創造出能“餘音繞梁 ”和讓人“三月不知肉味”的作品,靈感和長年虛心積累大概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有天賦的年輕人可能也不該希求過多的表揚,而應多反省或善意或惡意的批評,這樣才能一直進步,不至于落下“傷仲永”的遺憾。